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俄乌相争:分裂前外借的克里米亚文物该还给谁?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27日   10 版)

    正在荷兰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原本毫无疑问地隶属克里米亚,现在其归属问题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正在荷兰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展出的珍贵文物原本毫无疑问地隶属克里米亚,现在其归属问题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来自公元1世纪的中国漆盒,是一名塞西亚晚期的贵妇人的陪葬品。

    这个来自公元前4世纪的纯金头盔重量超过一公斤,是塞西亚时期的产物。

    8月31日,“克里米亚:黄金与黑海的秘密”展览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落下帷幕,但从克里米亚借出的文物该还给谁,成了两难的抉择。因为无论选择乌克兰和俄罗斯中的哪一方,都可能面临被另一方起诉、索赔的巨大风险。

    面对这一“独特而复杂”的形势,8月20日,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陷入法律困境的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宣布“暂时”保留这批展品,直到俄乌在宝物所有权上争出高下。

    宝物一夜间成了烫手山芋

    青铜剑、重量超过一公斤的纯金头盔、价值连城的宝石,以及汉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来到克里米亚的漆盒,静静躺在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的灯光下。

    2月7日,来自乌克兰5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从德国辗转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展览“克里米亚:黄金与黑海的秘密”上的展品。

    据《爱尔兰时报》报道,此前乌克兰从未向国外的博物馆借出这么多文物。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一共借走了一千多件公元前600年到公元300年的文物,只占其收藏总数的1%,但其中一些是克里米亚最有价值的历史宝藏。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多月后。克里米亚地区通过公投宣布脱离乌克兰,转投俄罗斯的怀抱,一夜之间,阿拉德·皮尔逊博物馆手中的珍贵宝藏成了烫手山芋。

    “宝物离开时属于一个政府,回来时是另一个政府。”克里米亚的历史文化保护者奥克萨那·阿尔帕什吉娜告诉《华尔街日报》,“这种局面前所未有。”

    几千年来,克里米亚地区一直是欧亚大陆上文明的十字路口,塞西亚人、希腊人、罗马人、哥特人和拜占庭人都曾在黑海半岛定居,因此,这里出土了大量奇珍异宝。出借文物的5家博物馆中,就有4家位于克里米亚。

    阿姆斯特丹大学艺术史学家、宪法专家英格·弗里斯告诉《土耳其民族》报,无论借出文物时是由乌克兰政府还是博物馆本身同意,对文物所有权的争夺都将持续下去,难以了结。

    克里米亚博物馆:文物应还给最直接的所有者

    “失去这些文物,对我们来说将是巨大的悲剧。”阿尔帕什吉娜对《华尔街日报》说。

    “德国之声”网站称,克里米亚的博物馆似乎确信,这些文物应当属于自己——尽管它们如今属于俄罗斯。

    坐落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部的切索尼斯是著名的古希腊城市,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所在地。这里的博物馆负责人拉里萨·赛迪科娃尤其担心她借给阿姆斯特丹的古希腊墓碑。

    “重要的是,它不是从我们这里被偷走的。”她指出,按照展出合同,遭遇不可抗力时应把文物交还乌克兰。但她并不认为如今的局势称得上“不可抗力”,毕竟,切索里尼没有面对任何威胁。

    特瑞德博物馆馆长安德烈·马尔金告诉法新社,荷兰方面应根据协议归还展品,如今的问题只是它们有了“两个主人”。

    “我们的立场是,博物馆的所有权高于国家的所有权。”他说,“这些文物是在克里米亚被发掘的,属于该地区的文化遗产,与乌克兰领土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他认为,文物应被还给它们最直接的所有者——博物馆。

    这听起来不无道理,但正如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亚沙·朗厄所说,事情“没这么简单”。至少,基辅政府不认为这个“前省份”有资格掌握这些文物的所有权。正如荷兰《尼德兰时报》所说,此事如今受制于政治力量,已经超出博物馆的控制。

    俄罗斯的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瓦伦缇娜·莫尔德文特塞娃曾帮助这些文物踏上欧洲之行。“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向人们展示一个社会大熔炉,许多种文化如何在这里和谐共存。”她说,现在一切都与展览的最初目标背道而驰了。

    乌克兰:博物馆珍宝首先是国家财产

    8月21日,乌克兰文化部宣布,所有在阿姆斯特丹参展的文物都将回到基辅,因为它们是乌克兰的国家财产。对此,阿拉德·皮尔森博物馆既不证实,也不否认。

    在基辅新政权看来,文物不应回到克里米亚的博物馆,因为它们属于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

    朗厄告诉“德国之声”网站:“对乌克兰而言,将文物还给克里米亚意味着它们落入了俄罗斯手中。”

    早在3月24日,乌克兰负责人文社会事务的副总理奥列克桑德尔·希奇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正试图抢走克里米亚博物馆借到国外的珍贵展品,正打算将它们直接送到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而不是还给克里米亚。”

    在朗厄看来,合同是博物馆代表国家签署的,文物自然就该还给名正言顺的所有者——国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都比博物馆之间签订的合同重要得多。

    “所有在国外展出的博物馆文物都必须回到乌克兰。”乌克兰文化部长耶夫亨·尼施恰克告诉《华尔街日报》,他称之为“涉及乌克兰政府文化财产的国家安全问题”。

    俄罗斯:为克里米亚敲边鼓

    据荷兰《国家日报》报道,乌克兰、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争端持续已久,而且这不是塞西亚人的黄金第一次引发俄乌冲突。

    今年3月,俄媒指责乌克兰临时总理阿尔塞·雅琴尼克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偷运塞西亚的黄金作为担保,获得了美国的贷款。乌克兰当局驳斥称,这是“俄罗斯智囊团的一种幻想”。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展览原计划持续到5月18日,但由于俄罗斯临时插手,不得不延长至8月底。

    事实上,尽管乌克兰将抢夺文物的矛头直指向俄罗斯,后者却从未亲口承认过企图占有这批文物,而是始终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为克里米亚敲边鼓。

    据俄记者利亚·诺沃斯基报道,俄罗斯文化部认为,荷兰博物馆私自保管克里米亚地区文物的决定,是“不负责任的”;这些黄金珠宝和文物,应当还给那个已属于俄罗斯的地区。

    7月初,俄文化部长弗拉基米尔·梅金斯基就已聘请好律师,随时准备在可能启动的庭审程序中,捍卫俄罗斯的利益。“我希望我们在荷兰的合作伙伴不纠结于小政治,而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问题。”他说。

    8月21日,俄文化部官员基里尔·雷巴克援引合同法、民法和国际博物馆法,向俄新社表示,展品应还给“一直保存它们的机构”;荷兰不愿这么做,对克里米亚而言“不公平”。

    俄罗斯驻海牙使馆文化专员费奥多·沃罗宁则拒绝评论此事:“谈判是在博物馆层面的,与外交无关。”

    荷兰:拖延战术,以不变应万变

    让阿拉德·皮尔森博物馆陷入两难境地的,是荷兰拒绝承认克里米亚地区已从乌克兰分裂出去。因此,它只能誓言保护好文物,直到其“合法所有者”身份明晰。

    “我们将调查这批宝物在法律上的主人到底是谁,然后再决定交还对象。”博物馆发言人安布尔·范沙根-法因告诉美联社。但很显然,目前博物馆也不清楚这意味着文物被运回乌克兰,还是克里米亚。

    鉴于问题的复杂性,阿拉德·皮尔森博物馆不仅就返还文物的方式咨询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法律顾问,还向荷兰外交部通报了情况。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博物馆已“决定不作决定”,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争议双方。只要双方能接受“合理的判决或仲裁”,或各方之间达成进一步协议,博物馆都乐见其成,并声称不再就此事的预期诉讼结果置评。

    雷巴克指出,荷兰人只是“希望避免担任仲裁员的角色,保护自己免遭任何诉求伤害”,但这违背了合同与相关国际法律的规定。

    弗里斯认为,要解决此事必须先深入研究乌克兰法律,因为荷兰尚未承认克里米亚半岛的分裂。克里米亚当局则宣布,如果荷兰决定将文物送交基辅,将毫不含糊地诉诸国际法庭。

 

俄乌相争:分裂前外借的克里米亚文物该还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