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相与莫迪政府增进关系
谭中
《
青年参考
》(
2014年08月27日
03
版)
今年第四季度印度将成为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角之一,莫迪在新德里接待习近平以后会访问美国、日本、中国。他在国内发愤图强,也决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世界经济三巨头之一的角色。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形容我们生活在“治世”与“乱世”的“两个世界”。所谓“乱世”,除中东与非洲一些多年难以安定的地区外,又增加了乌克兰“内战”(其背后美俄两国退回“冷战”年月)。所谓“治世”,欧洲、北美、东亚(包括东南亚)这三大块基本稳定,而且伸延发展。
印度莫迪政府正努力把南亚发展为“治世”的一大基地。他最近在尼泊尔国会说,“边界应该是桥梁,而不是两个邻国之间的屏障。”把这一理论伸延,他是不会认为仍然存在边界纠纷的中印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屏障”的。
《印度教徒报》8月10日刊载对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高振廷的采访。高振廷说,中国当前提倡“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制定了具体“计划”以后,将与印度政府商量两国如何合作去实现它。
9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国时,这一课题一定会成为热门话题。我认为中国当前提倡“一带一路”应该把南亚当作重点,有三点想法。
首先,要弄清“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我们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看出,因为四川、云南、缅甸、印度经济文化紧密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古希腊人到印度口岸买丝绸才知道古蜀国这个“丝国/蚕国”。印度古典《治国安邦术》记载中国蚕茧和中国丝绸所用的“cina”(“China”的古字),可能是“锦”的对音(其“cina/锦-bhumi/国”指的是“蜀国/蚕国”),当时中国本土尚无“中国”称呼。
其次,要把以“丝绸之路”为象征符号的国际交往,和中印两个次大陆过去一千多年来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相提并论,证明“一带一路”可以促进地区繁荣。
最后,要把中印25亿以及中国-南亚30亿人口这两个数字装进“一带一路”计划之中,把30亿人的世界发展成文明昌盛、经济繁荣的“治世”。
7月3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中东炮声隆隆之际,却有闲情逸致在新德里主持美印战略对话,又抽空去参观德里的著名“印度理工学院”,并到国营“工艺品宫”购物。他在美国女商务部长普利茨克陪同下访问印度,名义上是去主持例行的美印战略对话,实际上要和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印度新政权建立亲密关系。8月1日,克里与普利茨克拜会印度总理莫迪时强调,奥巴马已经准备好“雄心勃勃的新计划”要与莫迪开展崭新的美印关系。
克里访印一周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又到印度访问三天。哈格尔离开后,印度执政党党报《先锋报》8月9日发表社论说,哈格尔此行是“对莫迪政权增加熟悉以帮助奥巴马政权洞察印度新政府的轮廓与奥妙”。一切都是为9月下旬莫迪访美与奥巴马会晤,美国急于要和莫迪抹掉过去(2005年拒绝发给他签证)的不快,建立新关系。
经贸是美印关系的主轴。印度是美国高新技术的重要国际市场,美国是印度软件服务业与轻手工业产品的重要国际市场,经济互补性高。美印贸易长期居印度首位,但2013年至2014年度中印贸易额达到495亿美元,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8.7%;美国以460亿美元(8.1%)退居第二。随着美国经济回暖,美国对印度的进口需求亦随之上升。
莫迪政府把外资投放在国防工业的限额从26% 提高到49%,让美国工业界极为兴奋。俄罗斯仍是印度军火进口的大户,法国与以色列也很起劲。
莫迪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全国电气化发展,争取实现在2019年每家农户至少有太阳能发电的照明设备。克里在印度强调美国可以帮助印度全国电气化。但美印十余年的发展核电协议,因印度拒绝向美国保证美印合作的核电能不运用到印度核武器发展(还须提供监督)而搁浅。莫迪政府估计不会对此让步。
美国对印度的一大抱怨是印度的巨大医药仿制品工业侵犯美国知识财产权,这也是短期无法解除的疙瘩。印度的仿制药品工业不但使印度医疗保健能够有高效现代药品供应(比中国强得多),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以价廉物美畅销。
今年第四季度印度将成为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角之一,莫迪在新德里接待习近平以后会访问美国、日本、中国。他在国内发愤图强,也决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世界经济三巨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GDP,仅次于中美两国)之一的角色。
印度与美国和中国 “三巨头”之间不是等距离的。中印是贴身近邻,有其近邻关系的旋律,美印是隔洋远友,有其远友关系的旋律。美国与印度之间似乎可以引当年朱镕基总理谈中美“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的话,但中国若主动和印度增进关系,那么潜力是非常大的,主要应该把习近平“命运共同体”的思维贯彻到贸易、战略、边界纠纷、领土争议等具体细节上去,真正做到习近平说的“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与 “中印携手合作”。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华人学者,现居芝加哥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
今年第四季度印度将成为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角之一,莫迪在新德里接待习近平以后会访问美国、日本、中国。他在国内发愤图强,也决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世界经济三巨头之一的角色。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形容我们生活在“治世”与“乱世”的“两个世界”。所谓“乱世”,除中东与非洲一些多年难以安定的地区外,又增加了乌克兰“内战”(其背后美俄两国退回“冷战”年月)。所谓“治世”,欧洲、北美、东亚(包括东南亚)这三大块基本稳定,而且伸延发展。
印度莫迪政府正努力把南亚发展为“治世”的一大基地。他最近在尼泊尔国会说,“边界应该是桥梁,而不是两个邻国之间的屏障。”把这一理论伸延,他是不会认为仍然存在边界纠纷的中印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屏障”的。
《印度教徒报》8月10日刊载对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参赞高振廷的采访。高振廷说,中国当前提倡“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制定了具体“计划”以后,将与印度政府商量两国如何合作去实现它。
9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国时,这一课题一定会成为热门话题。我认为中国当前提倡“一带一路”应该把南亚当作重点,有三点想法。
首先,要弄清“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我们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看出,因为四川、云南、缅甸、印度经济文化紧密交往,开辟了“丝绸之路”,古希腊人到印度口岸买丝绸才知道古蜀国这个“丝国/蚕国”。印度古典《治国安邦术》记载中国蚕茧和中国丝绸所用的“cina”(“China”的古字),可能是“锦”的对音(其“cina/锦-bhumi/国”指的是“蜀国/蚕国”),当时中国本土尚无“中国”称呼。
其次,要把以“丝绸之路”为象征符号的国际交往,和中印两个次大陆过去一千多年来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相提并论,证明“一带一路”可以促进地区繁荣。
最后,要把中印25亿以及中国-南亚30亿人口这两个数字装进“一带一路”计划之中,把30亿人的世界发展成文明昌盛、经济繁荣的“治世”。
7月3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中东炮声隆隆之际,却有闲情逸致在新德里主持美印战略对话,又抽空去参观德里的著名“印度理工学院”,并到国营“工艺品宫”购物。他在美国女商务部长普利茨克陪同下访问印度,名义上是去主持例行的美印战略对话,实际上要和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印度新政权建立亲密关系。8月1日,克里与普利茨克拜会印度总理莫迪时强调,奥巴马已经准备好“雄心勃勃的新计划”要与莫迪开展崭新的美印关系。
克里访印一周之后,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又到印度访问三天。哈格尔离开后,印度执政党党报《先锋报》8月9日发表社论说,哈格尔此行是“对莫迪政权增加熟悉以帮助奥巴马政权洞察印度新政府的轮廓与奥妙”。一切都是为9月下旬莫迪访美与奥巴马会晤,美国急于要和莫迪抹掉过去(2005年拒绝发给他签证)的不快,建立新关系。
经贸是美印关系的主轴。印度是美国高新技术的重要国际市场,美国是印度软件服务业与轻手工业产品的重要国际市场,经济互补性高。美印贸易长期居印度首位,但2013年至2014年度中印贸易额达到495亿美元,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8.7%;美国以460亿美元(8.1%)退居第二。随着美国经济回暖,美国对印度的进口需求亦随之上升。
莫迪政府把外资投放在国防工业的限额从26% 提高到49%,让美国工业界极为兴奋。俄罗斯仍是印度军火进口的大户,法国与以色列也很起劲。
莫迪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全国电气化发展,争取实现在2019年每家农户至少有太阳能发电的照明设备。克里在印度强调美国可以帮助印度全国电气化。但美印十余年的发展核电协议,因印度拒绝向美国保证美印合作的核电能不运用到印度核武器发展(还须提供监督)而搁浅。莫迪政府估计不会对此让步。
美国对印度的一大抱怨是印度的巨大医药仿制品工业侵犯美国知识财产权,这也是短期无法解除的疙瘩。印度的仿制药品工业不但使印度医疗保健能够有高效现代药品供应(比中国强得多),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以价廉物美畅销。
今年第四季度印度将成为世界外交活动的主角之一,莫迪在新德里接待习近平以后会访问美国、日本、中国。他在国内发愤图强,也决心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世界经济三巨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GDP,仅次于中美两国)之一的角色。
印度与美国和中国 “三巨头”之间不是等距离的。中印是贴身近邻,有其近邻关系的旋律,美印是隔洋远友,有其远友关系的旋律。美国与印度之间似乎可以引当年朱镕基总理谈中美“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的话,但中国若主动和印度增进关系,那么潜力是非常大的,主要应该把习近平“命运共同体”的思维贯彻到贸易、战略、边界纠纷、领土争议等具体细节上去,真正做到习近平说的“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与 “中印携手合作”。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的华人学者,现居芝加哥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