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世界杯结束了,不满和愤怒会否演变成一场合法的社会运动

巴西:世界杯落幕,反思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16日   06 版)

    7月13日,在巴西落幕的世界杯被国际足联(FIFA)誉为“史上最佳世界杯”,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在巴西热土上书写了新的辉煌。当球迷返回家乡,足球的狂热冷却下来时,生活在巴西的普通人,依然要继续着他们被世界杯打断的平静生活,和不曾被打断的示威抗议。

    球场外的抗议者

    7月13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内,正举行世界杯决赛。两公里外,示威者与警察扭打作一团,示威者手中的标语质疑着巴西举行世界杯的合法性。

    世界杯进行期间,几乎每天都能在里约看到抗议人群,他们手中的牌子上写着“我们需要学校,不需要体育场”,“FIFA滚出去”,“世界杯到底为谁而办”等。

    民众的抗议从2013年世界杯热身赛——联合会杯之前,就开始了,一直断断续续地持续到世界杯正式开幕之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称,2013年6月20日,100万巴西人走上街头,要求改善公共交通和政府服务,迫使巴西政府在过去一年里重新定义了国家治理的主要矛盾。

    世界杯举办期间的抗议,与一年前的和平游行有所不同。如今,示威群体规模更小,但更具针对性、更暴力。

    世界杯淘汰赛期间,福塔莱萨的示威者掀翻了警车,砸碎了两家银行的玻璃。13日决赛前,里约的警察不得不用眩晕手榴弹和催泪瓦斯阻止示威者在体育场外游行。抗议者的核心是一个自称“黑色组织”的无政府主义团体,他们多是年轻人,戴着兜帽,蒙着面,打砸抢时下手狠毒。这样的组织曾在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出现过。

    “人们仍然不满,但出于对暴力和‘黑色组织’的恐惧,中产阶级已退出街头游行。”巴西经济学家阿曼多·皮涅罗对《外交政策》说,“人们想要抗议政府的政策,并不想毁坏公物。”

    “作茧自缚”的巴西工人党

    1985年巴西结束军事独裁后,正是巴西工人党唤醒了公民社会。每次示威游行,工人党和中央工会总是走在抗议最前列,手把手地教会了人们“抗议的技巧”。当工人党成为执政党后,传授给民众的抗议技巧却让他们作茧自缚。

    触动巴西人的,是政府为世界杯花费的110亿美元真金白银。虽然足球是巴西人的骄傲,但他们不愿为了这项运动牺牲改善教育和医疗的机会。

    持续1年的抗议动摇了工人党在左派中的牢固地位。美国《迈阿密先驱报》称,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多塞尔,在巴西的民众示威中看到了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子;巴西民众的抗议可能无法左右10月总统选举的结果,但可能塑造未来几十年巴西的政治生态。

    《外交政策》称,如果主办世界杯和巴西国家队的惨败发生在4年前,情况可能大不一样。当时,巴西的GDP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巴西内外谈论的都是这个南美国家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2014年,巴西经济的预期增长率为1.3%,通胀率却在3年内第11次超过了政府的警戒线,达到6.5%。

    多家智库最近联合公布的报告《巴西能否从世界杯中获得预期收益》认为,巴西民主化后建立的政治体系效率低下,缺乏透明度,无法满足人们对公共政策的需求。如今的疑问是,世界杯结束后,人们对公共医疗和教育体系的不满、对政府腐败的痛恨、对因兴建场馆强制民众拆迁的愤怒……会不会演变成一场合法的社会运动。

    输球的耻辱在生活中蔓延

    7月8日,巴西国家队惨败在德国队脚下,中场休息时,电视镜头扫过观众席,巴西观众纷纷泪洒球场。一些球迷用暴力宣泄了心中的愤懑,在圣保罗烧毁了20多辆公交车。在举办那场半决赛的城市贝洛奥里藏特,几千人在集会中烧毁了巴西国旗,还有人向警察扔石头。

    巴西上次举办世界杯是在1950年,巴西当时输给了乌拉圭。时隔64年,那场失利仍是巴西人心头之殇。很多民众支持巴西举办世界杯,就是为了一雪前耻。巴西国家队在64年前的比赛后甚至抛弃了惯用的白色球衣,改用了后来成为巴西队标识的黄色球衣。尽管此后巴西队多次举起大力神杯,辉煌仍不足以埋葬那场失败的幽灵。如今,巴西有了新的耻辱柱。

    巴西队的惨败再次将足球与“严肃话题”联系起来。中产阶级将失落转化为对政治和经济现状的不满。在那让人煎熬的90分钟里,巴西人目睹了他们的国球经历了与社会经济相似的崩溃。

    半决赛开始前,球星内马尔的受伤和国家队的乏善可陈,已引起巴西人的反思和自省。半决赛第二天,3个大写的单词几乎占据了巴西《环球报》头版的一半:耻辱、悲痛、羞愤。巴西的主要报纸上刊登的都是“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走出比赛创伤”之类的心理教程。

    “足球给了我们自尊,也能毁掉我们的尊严。”巴西作家达马塔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7比1不是普通的失败,显示出我们生活在幻象中——无论是国家队的实力,还是社会的繁荣。失败促使我们清醒,认真地面对在医疗、安全,特别是政治上的问题。”

    不愿让人看到的真正的巴西

    世界杯落幕后,巴西的社交媒体上仍充满了愤怒的言论,人们不仅因为国家队的失败而沮丧,还不断发表反对世界杯、国际足联和总统罗塞夫的言论。

    在巴西,超过10%的人口每日的生活费不足两美元,为得到得体的医疗和教育而挣扎。圣保罗的街头艺术家伊托的作品在网上引起轰动:饥饿的男孩因为没有食物而哭泣,他面前的盘中只有一个足球。

    从巴西获得世界杯举办权那天起,社交媒体就记录了巴西民众的矛盾心态。有人为巴西而骄傲,希望参与其中,即便那意味着要去丑闻缠身的FIFA担任志愿者。另一些人感到羞耻,他们因为迟迟无法竣工的场馆、混乱的交通和狼狈的公共设施而抬不起头。还有人担心成千上万的游客会看到真正的巴西:无学可上的孩子和设施简陋的医院,通往体育场的道路颠簸不平……公开向世界展现巴西最羞于见人的一面,让许多网民感到丢脸。

    不会影响罗塞夫连任?

    7月11日,巴西总统罗塞夫宣布,巴西队在世界杯的失利并不会对10月5日的大选构成影响,也不会妨碍她寻求连任。“将足球和政治分开是巴西的传统。”她在总统官邸说。

    2013年6月前,罗塞夫连任还是一件十拿九稳的事。但她的支持率从联合会杯时,开始稳步下跌。

    四年一次的巴西总统大选,总是踩着世界杯的步点到来,通常情况下两件事的关联并不大。但今年,巴西是东道主,比赛开始前有专家预测,组织工作中的任何失误都可能成为罗塞夫连任的绊脚石。

    所幸,比赛顺利进行。7月初,罗塞夫的支持率从6月份的34%缓慢回升到38%,相比之下,支持率为20%的中间偏右政党领袖内维斯和支持率为9%的坎波斯,无法对她构成威胁。

    然而,巴西队在半决赛的惨败很快抵消了罗塞夫支持率上升带来的乐观预测。民众的不满和失望,从足球蔓延到了巴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这些年来,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一直在膨胀。”里约热内卢的证券分析师克劳迪奥告诉英国《金融时报》。

    但是,罗塞夫支持增加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的政策,为她在低收入群体中赢得了坚定的拥护,而且失业率仍接近历史最低水平。

    不过,买得起球票的巴西人几乎都反对罗塞夫的福利政策。一些经济学家甚至提出,罗塞夫在竞选中落败,才能促进巴西经济发展。

    《金融时报》称,罗塞夫政府只能寄希望于选民把成功举办世界杯看得比国家队的失利看得更重要。

 

巴西:世界杯落幕,反思刚刚开始
“国际足联欠巴西一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