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科研合作,英国学者应学好中文

作者 James Wilsdon 译者 高文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07月02日   27 版)

    在英国,与中国有关的科研经费,2012年首次超过1万亿人民币,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相比增加了10%。

    这并不意外,英国政府已将科研当作中英经济合作的助推器。2013年10月以来,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前后3次到访中国,商讨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的细节。

    今年4月,英国启动了为期5年、金额高达3.75亿英镑(约合39.8亿人民币)的“牛顿基金”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出资,用于与15个新兴大国的科研合作,包括巴西、智利、中国、印度、土耳其和越南等国。其中,中国占的比例最大。

    近日,中英两国达成了价值5300万英镑(约合5.6亿人民币)的联合创新研究项目,旨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可再生能源供应以及人类疾病等全球性问题。

    从传统的科技援助,到如今的平等合作,这是一个显著转变。现在,合作资金已经到位,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根据中英双方的优势,优化合作机制;同时还要警惕风险,如侵犯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和网络安全问题。

    去年,英国创新慈善机构NESTA的一份报告指出,如何设计和管理协作过程,是处于“吸收发展期”的中国的首要任务。报告除了回顾中国科研体系的发展、提出更具战略性的措施外,还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数据,如英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与中国共同撰写论文最多的国家(仅次于美国)。

    然而,双方合作的领域有所倾斜:8%的英国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研究所与中国有合作,但社会科学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跨学科交流最受欢迎,毕竟中国最注重科学和工程研究。

    不过,社会科学研究是英国的强项,中国相对较弱,在这方面展开合作对中国很有利。此外,城市可持续发展、公共健康和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英国也可以为中国提供独特的跨学科资源。

    牛顿基金将带来大量合作研究机会。明智的英国研究者应该学好中文,花更多时间在北京和上海,与中国同行打交道。      

    英国《卫报》

 

为科研合作,英国学者应学好中文
中国农村儿童营养状况仍待改善
6个北京居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