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2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大排档仅剩26家 香港修法抢救

作者 赖廷恒 《 青年参考 》( 2014年06月25日   26 版)

    香港大排档

    近日在《舌尖上的中国2》亮相的香港露天大排档,其实在当地已濒临绝迹,截至去年底仅剩26家持牌大排档,为此香港政府展开“抢救大作战”,最终促成港岛中西区9个大排档小贩牌照成功转让,抢救“香港人共同记忆”的行动暂告成功。

    源远流长的大排档,堪称香港传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上世纪50年代起,港府为便于执法管理,给固定摊位的小贩发放牌照;相较一般路边摊,大排档的牌照为一张大纸,经营者予以装裱后悬挂于摊位显眼位置,故称为“大牌(大牌照)档(档口)”。

    粤语中“档(档口)”与“摊(摊位)”均有流动、不固定之意,即位置或门市建筑物非固定的商铺。大排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兴盛,70年代起数量递减,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透露,去年底全港的持牌大排档仅存26家。

    为避免大排档在数十年后彻底消失,香港自2005年启动“保育大排档”项目,立法会通过动议、促请政府制订大排档文化承传政策。2009年,港府正式宣布大排档的保护方案,建议把大排档牌照由当时仅可转给配偶名下,改为直系亲属均可接收。

    此次港府再度出手,日前决定在区议会支持继续让某大排档于原址经营的前提下,考虑放宽其牌照的继承及转让规定,允许持牌人的直系亲属继承或转让牌照,并考虑向其他有兴趣的经营者签发新的牌照。此举最终让香港中西区9张大排档的小贩牌照成功转让或重新签发,当中包括出现在《舌尖上的中国2》的港式大排档。

    港府食环署同时也建议斥资约20万港元(约合16万元人民币),为中环一带10个大排档进行保育工程,并鼓励档主自主出资更换檐篷,铺设煤气管道,以改善卫生环境。食环署还主动联系全港约百位街头无牌工匠,如修鞋、钟表、理发匠等,协助其搬入附近固定的小贩档,提供“原地画位”、“就地合法”的发牌经营机会。

    台湾《中国时报》

 

大排档仅剩26家 香港修法抢救
中国:不轻言经济刺激
节俭运动使演出行业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