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人们在将网络拟人化

不!互联网不爱任何事

作者 马修·麦乐迪 译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4年06月11日   34 版)

    我们愈发喜欢以“网上说”开始某个话题,好像互联网是个无所不知的人类似的。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开始为其赋予人性特质,但现实是互联网并非人类,或许我们不该将自己的思想交由一个没有生命、高度抽象的事物去传达。

    互联网对一切都不满

    “互联网喜欢猫!”这是肯定的。根据最近的新闻标题,你知不知道互联网还对什么感兴趣?培根、拜登、怎么织企鹅毛衣、兔子吃水果,以及关于自然灾害的视频。

    这当然不是网络的全部,互联网充斥着负能量——美国足球运动员兰登·诺多万没能参加世界杯,让互联网不开心了。甚至有人说互联网疯了,他对一切都不满。

    互联网不喜欢美国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与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合并、不待见有钱人、对流行歌手不满意。互联网还为巴基斯坦维权少女马拉拉没能赢得诺贝尔和平奖感到失望,为福克斯电视台取消了喜剧《军旅轶事》而怨声载道。

    无论是互联网喜欢还是厌恶的事情,都是我们在办公室或社交媒体上的谈资,我们会以“网上说……”开始每一天。当某个名人做了些出人意料或令人尴尬的事,我们会在推特网上留言,责怪“互联网迷失了自己”。而当不幸的事情通过网络传播,世界各地人民伸出援手之际,我们会兴奋地感叹网络的力量,“互联网做了正确的事情”,“互联网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但一个“将世界各地的电脑设备组织起来”的、没有生命的物体,是怎么表达喜憎和善恶的呢?

    人格化是为了创造情感纽带

    我们愈发倾向于为网络赋予人的品质——通过新闻标题、网上的留言——这当然有其道理,心理学称之为人格化。不只是网络,我们也这样对待宠物、汽车、高科技产品等事物。

    “人有这样一种特质:对待复杂事物,我们会将其简化为人类来理解。”曾撰写大量有关人格化论文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亚当·维特兹说。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我们希望借此创造出与事物的情感纽带。“人类有关于归属和联合的内在需求。”维特兹补充说,“我们将宠物人格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有为我们提供友谊的可能。毫无疑问,我们独处越久,越有这种需求。

    “人与人之间缺乏联系时,人们就会将情感转向非人类,把它们当作人来对待。”从这个意义上看,将互联网人格化往往涉及社交层面。“人们将社交与互联网混为一谈。有些人无法区分互联网究竟是交流手段,还是朋友本身。”

    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我们成了不善交际的傻瓜,无法区分真人和冰冷的机器。事实上,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也经常将报纸、电视人格化,他们会说“电视上说”、“电视就是这么演的”。

    “互联网太邪恶了”

    美国诺特丹大学的新闻媒体历史专家乔希·瑞兰德教授称,上世纪中期开始,人类就习惯于向媒体赋予人类的特质。我们过去常说“媒体报道X”,或是“媒体对Y格外追捧”,这都为我们现在将互联网人格化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在网络人格化的思想下谈论丰富、多层面的信息传递系统时,就会产生另一种可能:人格化的物体通过具体方式发挥作用。

    某些情况下这是好事。谁不爱听“互联网刚刚让一个孩子梦想成真”,或是“互联网让无辜之人免受牢狱之灾”?作为互联网用户,这样的评论让我们开心。

    但通过网络交流也存在缺点。一方面,互联网的虚拟性可能隐藏遭到利用;另一方面,网上那些令人不快甚至可怕的事,让我们的注意力转向现实中的黑暗面,变得更加沮丧了。

    我们时常表达对不平等的失望。我们会在网上感慨,“真是太可怕了”。想起没有电脑的日子时,我们抱怨“互联网真是太邪恶了”。

    互联网是人类的“替罪羊”

    《锥子》杂志的联合创始人亚历克斯·巴尔克早就通过一系列推文,阐述了互联网的这一特性。“互联网就是你用脚踢到了椅子,然后诅咒椅子。”他写道,“椅子不在乎,它是没有生命的物体,你则是用脚踢椅子的笨蛋。”

    后来他又表达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互联网就是人,而问题正在于人类,人类是可怕的,包括你也包括我。既然大家半斤八两,互联网也就没那么糟糕了。”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网络,每天人们都创造、分享故事、视频和信息,我们通过社交媒体从朋友那里获得大量“新闻”。当我们不高兴时就指责互联网。

    将互联网拟人化,可以让我们将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它,远离自责,也不会对他人产生反感。“这是个有趣的假设,人们将互联网拟人化,以此逃避自己的责任。”维特兹说。

    从这个角度看来,互联网相当于超级“替罪羊”。但我们要知道,互联网不是种族主义者,不歧视女性,也不讨厌同性恋者;互联网不是暴力的人,也没有卑鄙的想法,并不可怕。真正具有这些思想的是人类,但现实是,如今有太多事情借“互联网”之口表达出来了。

    美国《Slate》杂志

 

不!互联网不爱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