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名流见面时,你看不到他们交换名片。就算他们交换了名片,我也怀疑,他们是否会保存别人的名片。
几年前,一个国际会议结束后,有人到一位身价上亿的会议发言人的房间,检查后者是否落下了什么。这位客人收拾了房间——床铺整理过了,家具摆放整齐。他曾在这个房间住过的唯一证据,就是垃圾桶里的几十张别人的名片。
他把新结识的人的信息抄写下来。就算他没有抄录就把名片扔掉,也可以理解。如果你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任何一部总机都会帮你接通电话。你不需要一张小卡片来提醒自己别人的电话号码。
数字通信诞生后,人们一直在预言名片的死亡。然而如今,名片依然流行。
Cardworks是英国《金融时报》的名片制作商,这家公司称,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人们对名片的需求增加了。公司经理丹尼斯·西科拉说:“对许多公司来说,名片就是公司的展示橱窗。”
事实比这复杂,也更有趣。
节俭行为和互联网确实减少了企业想要打印的宣传单数量,其中一部分预算转移到了名片的制作上。互联网保持着名片的生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虚拟世界中联络,会面的交际价值增加了,随之增加的还有名片的重要性。
在日本等国的商务交际中,交换名片的动作被精雕细琢。礼节性的交换是名片持久魅力的一部分。经此交换过程,名片的价值增加了,如同一封手写的信。
从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的不锈钢名片,到除臭剂制造商生产的一经摩擦就会发出香味的吸汗名片,各种奇异的名片仍然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我的一位朋友是企业高管,曾到许多地方出差,他说:“每个人都试图集齐一整套CEO名片。”
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名片上的信息不再那么重要。名片出现了极简化趋势,有些名片上只有网站地址、电子邮箱,或是推特网账号。
多年来,我把联系人信息整理进日记、通讯录、活页记事本、名片整理夹、掌上电脑、黑莓手机和iPhone,使用了笔、纸和名片扫描仪。但最后我发现,时间大多白花了。从谷歌对Gmail联系人功能的忽略等来看,谷歌认同这一观点:和傻傻地列出电话号码和地址相比,运用搜索和云功能可以把更多的人联系起来。
名片仍然是面对面交流的一枚魅力持久的徽章。如今,互联网成了人们的大数据名片整理夹。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尼廷·诺里亚3年前告诉我,他不递名片,因为大多数人可以轻松地在网上找到他。我曾经认为,只有你掌管着世上最知名的商学院时,这才是个好主意。现在我意识到他是对的,但他预言的不是名片的死亡,而是通讯录的死亡。
□英国《金融时报》
○作者 安德鲁·希尔 ○译者 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