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上,25岁的泽维尔·多兰的影片《妈咪》获得了评委会奖。这并非这位美男导演第一次在戛纳获得荣誉。
“当他说我们会去戛纳时,我不忍心给他泼冷水”
第67届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上,泽维尔·多兰获奖的消息让坐在他身边的加拿大演员安娜·多瓦尔热泪盈眶。
回到蒙特利尔后,多瓦尔向加拿大广播公司描述了多兰在戛纳受到的追捧:“你完全无法想象。人们喊着他的名字,男孩子们喊着‘我能摸摸你吗’……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简直不可思议。现在,整个世界都认识他,喜欢他,向他致敬。这就是他希望得到的一切了。这就是他为什么拍电影。”
2005年的一天,多兰敲响了多瓦尔工作室的门,颤抖的手中拿着剧本。
多瓦尔对这个说话轻声细语的16岁小伙儿心生好感。“他太紧张了,他在颤抖。我打算读一读剧本。”多瓦尔回忆道。
剧本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给这个男孩打电话提出建议,却被告知可以将那个剧本抛在脑后。多兰说,他有了新的构思,是一个16岁的同性恋男孩与母亲之间爱恨交加的故事。他邀请多瓦尔扮演母亲,他饰演那个男孩。
多兰从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这个故事的很多情节源自他的生活。
两年后,这部电影开拍时,多兰告诉多瓦尔,他们很快就能走在戛纳的红地毯上。“当他说我们会去戛纳时,我不忍心给他泼冷水。有这样的梦是件美好的事。”多瓦尔告诉加拿大《环球邮报》。
2009年,这个梦成了现实。《我杀死了我妈妈》入选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大受追捧。
这让20岁的多兰措手不及。“我们只是来展示电影,到海边散散步,看些电影。这只是我人生的开始。我现在十分激动,因为我并没有期待任何奖项。”
由于导演的“年轻貌美”和片名的冲击力,《我杀死了我妈妈》在展映之前就引起了关注。展映开始一个半小时前,就有观众在放映厅外排队。展映结束后,观众起立,鼓掌欢呼。在观众的掌声中,多兰流着泪拥抱了多瓦尔。
评论界的赞美滚滚而来。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这部影片“展示了了不起的天分”。
被称为“又一个伍迪·艾伦”
第一部电影的成功让多兰产生了更多期待,他希望尽快带着下一部作品重回戛纳。
从2009年到2014年,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导演贡献了5部作品,得到了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重量级电影赛事的肯定。
多兰的第二部电影《幻想之爱》继续探讨同性恋的世界。影片再次得到了戛纳的青睐。2010年,该片入选戛纳“一种关注”单元。
他的第三部影片《双面劳伦斯》入选2012年戛纳“一种关注”单元,获得“一种关注”最佳女演员奖。
他的第四部影片《汤姆在农场》在2013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
2014年,多兰携电影《妈咪》再闯戛纳,获得评委会奖。与他分享这份荣誉的是84岁的法国电影大师戈达尔。“这个奖项奇妙地将两个电影人联系在一起,一个正值华年,另一个即将结束职业生涯。我非常尊重戈达尔,与他分享这个奖项让我非常激动。”多兰告诉欧洲新闻网。
美国《赫芬顿邮报》将多兰称为“又一个伍迪·艾伦”,二人都集编、导、演于一身,只不过,多兰比艾伦“更年轻,更养眼,更gay”。那些至今没听说过多兰的人不必着急,要给这个年轻人名扬四海的时间。
“又一部值得称赞的成功作品”
多兰说,在戛纳电影节上,“来自公众和记者的排山倒海的爱意,令人感动”。
英国《卫报》称,如果多兰没有期待过赢得金棕榈奖,他就不是多兰了。很多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妈咪》是金棕榈奖的有力竞争者。
戛纳电影节带给多兰的除了影评人的认可,还有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多国电影公司表现出对《妈咪》的兴趣。
“很高兴能参与泽维尔的新电影。我发自内心地相信他作为编剧和导演的才华。”法国Rezo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对美国《综艺》杂志说,“发行商和评论家都认为他是值得被关注的电影人,他找到了取悦大众的方法。”
在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两个选项中,多兰选择了后者。第一部令他倾心的电影是法国导演特吕弗的《四百击》。“这部电影基本上在展现我的童年。它是特吕弗的巅峰之作,他创造了自己的表演规则和学派,为很多演员打开了大门。”多兰说,这部电影让他产生了当导演的念头。
在《妈咪》中,多兰继续探讨了艰难的母子关系。
《卫报》称,这部电影是多兰“又一部值得称赞的成功作品”。《好莱坞报道》称,《妈咪》征服了评委和影评人。“多兰的第5部电影向前迈了一大步,展现出他在风格和内容上的平衡,虽然腔调有些矫情,但具有直抵人心的深度。”
多兰告诉《好莱坞报道》,他一直认为故事优先,然后才是风格。《妈咪》讲述了工薪阶层的单身妈妈和她正值青春期的儿子的故事。“风格对我来说是次要的。我认为这部电影非常简单,我希望它适合在银幕上放映,能触动观众的情绪。”因此,多兰避免在片中注入不必要的华丽。
对于这个年轻人在戛纳的生活,当地媒体直率地描述为“派对、派对,还是派对”。
经历了戛纳的喧嚣,回到加拿大的多兰希望过一段安静的生活,比如回到学校读书,和同龄人一起玩,直到下一部作品的灵感催促他又一次出发。
○本报记者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