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经验教训
反恐新课题:车载爆炸袭击怎样防
本报特约撰稿 樊豹
《
青年参考
》(
2014年05月28日
18
版)
|
1995年俄克拉荷马政府大楼爆炸现场,设施几乎全毁,汽车残骸遍地。 |
车辆与爆炸物的结合,给各国反恐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公众而言,在全力防范的同时,也需要他们在恐怖袭击已经发生的场合掌握更多自救措施。
工业化社会客观上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更多可资利用的手段。近年来,暴力恐怖分子愈发频繁地利用车辆等高速交通工具,结合爆炸物制造事端,使得公共场所的安全保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参照马来西亚《亚洲防务月刊》、香港《亚太防务》等专业杂志的分析,并结合各国执法机关和军队的经验教训,可对此类暴力恐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
车辆加爆炸物威胁甚巨
在公共场所遭袭的恐怖主义事件中,爆炸物是行凶者最常用的武器之一。同时,在规划重要场所的安保措施过程中,车载爆炸物(VBIED)的严重威胁绝不应当被忽略。要想了解这种攻击手法究竟有多致命,有必要通过一些著名案例予以考察。
首先是1983年贝鲁特美国海军陆战队营区爆炸事件。当时,一辆载重卡车在清晨闯进营区,加速碾过近两米高的铁丝网后,越过两道岗哨,撞穿主体建筑前方的警卫室(美军当时在执行维和任务,子弹未上膛,哨兵根本无从抵御),然后直接冲入大批陆战队员休息的大厅,自杀式袭击者随即引爆威力达9.5吨TNT当量的爆炸物,瞬间,爆炸的冲击波将钢筋水泥连根拔起,伴随着巨大的火球,整栋建筑物顷刻间化为废墟。据联邦调查局事后调查,即使卡车被阻挡在大门与建筑物之间,爆炸威力仍足以让整栋楼房倒塌。
至于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楼爆炸案,主谋麦克维将重达2.2吨,由硝酸铵肥料、硝基甲烷和柴油燃料制成的爆炸物装上卡车,开往预定的目标并启动引信后,便将其停放在大楼内儿童活动中心下方的接送区,然后逃离。威力等同于2.3吨TNT的汽车炸弹在大楼北侧引爆时,除了毁掉1/3的建筑物,还留下宽达9米、深达2.4米的大洞,并造成数百人伤亡。冲击波则损毁了遍及16个街区的324栋建筑物,还震碎多达258栋房屋的玻璃,不仅有5%的死者死于这些飞溅的破片,更有高达69%的伤者系因此受害。
“150/400法则”需牢记
不难想见,要应对车载爆炸物对公共区域的威胁,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可能放置爆炸物的地点(车辆)与重要设施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以各种方式,让攻击者无法将爆炸物接近到能波及目标的范围内。其中两大最重要的概念,便是美国反恐人员提出的所谓“最短疏散距离”(MED)和“安全疏散距离”(PED):前者是指未经强化的建筑物能在爆炸后不产生严重损坏甚至倒塌的距离;后者则是户外人员能免于被飞溅的破片或掉落物杀伤的距离。
美国的安保措施中还有一个著名的“150/400法则”,即通过量化分析各种爆炸袭击案例,建立起简单的数学模型;若发现(疑似)手持爆炸物时,至少要将方圆150英尺(1英尺约合0.305米)内所有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万一发现车载爆炸物,则至少要将方圆400英尺内所有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进一步分析,鉴于恐怖分子可能利用一枚小型爆炸物,引诱人员疏散到建筑物外之后,再以另一枚更大的爆炸物进行攻击,疏散的距离需以安全疏散距离为准:手持爆炸物应退到至少1850英尺外,车载爆炸物为2400英尺外。
同样,要建立安全保护区,就应构筑多重防线,让手持爆炸物无法接近到距潜在目标150英尺的范围内,车载爆炸物无法接近到400英尺内。值得注意的是,据“全球安全组织”2012年的研究,车载爆炸物的重量有增加趋势,故面对此类威胁,必须做出前瞻性布局。
普罗大众如何积极应变?
公共场所防范恐怖爆炸袭击,首要一点是注意周围环境,普通民众也应保持警觉,注意并通报异常情况。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都要拟定并了解紧急事态发生后的应变程序(广播等通讯手段可能失灵),如通往医院的多条路线,在原有交通方式瘫痪的状况下如何离开现场,如何急救,家人间的联络方式,并准备至少三天份的食物、饮用水等。
万一恐怖袭击已经发生,如人员当时身在建筑物内,应立即在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方隐蔽,确认安全后再和其他人员彼此协助,利用楼梯(而非电梯)尽快撤离高层建筑,不要企图收拾个人物品或打电话(避免持续使用电话,以免造成通讯系统占线)。行进间要注意物品掉落以及楼板是否松动,远离窗户或玻璃门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并依照相关单位人员指示继续疏散到安全处。若不幸被困在建筑物内,则应利用手边的纺织品遮掩口鼻,避免吸入过多有害物质,然后利用电话、手电筒、哨子、敲打等方式吸引搜救人员,避免大声喊叫或挣扎——那样只会扬起更多粉尘,且令体力消耗得更快。
倘若爆炸就发生在附近,应在采取行动前先观察环境,不要因为好奇而接近现场,这样除了可能遇上二度爆炸并妨碍救援,还有可能为有害物质所伤。如有援兵抵达,应立刻按照其指示行动。而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则尽可能远离门窗,然后往建筑物内移动。假使当时身在公用交通工具内,除非有即刻性的危险,否则应留在车厢内,并在安全的状况下打开门窗(万一发生爆炸,在封闭空间里伤亡会更惨重),然后利用通讯系统获得指示。若必须离开车厢,则应留意轨道上的危险,小心地前往最近的一站或紧急出口。
如前所述,因为现场可能会藏有不止一个爆炸物,在规划时必须考虑救援单位可能会前往多处地点。在这类恐袭现场,人们除了会因爆炸威力、破片、撞击或高温而受伤,有毒烟雾、损坏的交通/电力系统或其他意外,也会造成二度伤害。
事实上,一般民众若能在现场进行一些如施压止血类的基本急救,便有机会挽救不少生命。假如要将伤势不重的患者送医,也应考虑前往距现场较远的医院,一来是较近的医院可能已经人满为患,二来是出于将更近的医疗资源保留给那些亟需救治的重伤者的考虑。
车辆与爆炸物的结合,给各国反恐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公众而言,在全力防范的同时,也需要他们在恐怖袭击已经发生的场合掌握更多自救措施。
工业化社会客观上为恐怖主义提供了更多可资利用的手段。近年来,暴力恐怖分子愈发频繁地利用车辆等高速交通工具,结合爆炸物制造事端,使得公共场所的安全保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参照马来西亚《亚洲防务月刊》、香港《亚太防务》等专业杂志的分析,并结合各国执法机关和军队的经验教训,可对此类暴力恐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
车辆加爆炸物威胁甚巨
在公共场所遭袭的恐怖主义事件中,爆炸物是行凶者最常用的武器之一。同时,在规划重要场所的安保措施过程中,车载爆炸物(VBIED)的严重威胁绝不应当被忽略。要想了解这种攻击手法究竟有多致命,有必要通过一些著名案例予以考察。
首先是1983年贝鲁特美国海军陆战队营区爆炸事件。当时,一辆载重卡车在清晨闯进营区,加速碾过近两米高的铁丝网后,越过两道岗哨,撞穿主体建筑前方的警卫室(美军当时在执行维和任务,子弹未上膛,哨兵根本无从抵御),然后直接冲入大批陆战队员休息的大厅,自杀式袭击者随即引爆威力达9.5吨TNT当量的爆炸物,瞬间,爆炸的冲击波将钢筋水泥连根拔起,伴随着巨大的火球,整栋建筑物顷刻间化为废墟。据联邦调查局事后调查,即使卡车被阻挡在大门与建筑物之间,爆炸威力仍足以让整栋楼房倒塌。
至于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楼爆炸案,主谋麦克维将重达2.2吨,由硝酸铵肥料、硝基甲烷和柴油燃料制成的爆炸物装上卡车,开往预定的目标并启动引信后,便将其停放在大楼内儿童活动中心下方的接送区,然后逃离。威力等同于2.3吨TNT的汽车炸弹在大楼北侧引爆时,除了毁掉1/3的建筑物,还留下宽达9米、深达2.4米的大洞,并造成数百人伤亡。冲击波则损毁了遍及16个街区的324栋建筑物,还震碎多达258栋房屋的玻璃,不仅有5%的死者死于这些飞溅的破片,更有高达69%的伤者系因此受害。
“150/400法则”需牢记
不难想见,要应对车载爆炸物对公共区域的威胁,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可能放置爆炸物的地点(车辆)与重要设施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以各种方式,让攻击者无法将爆炸物接近到能波及目标的范围内。其中两大最重要的概念,便是美国反恐人员提出的所谓“最短疏散距离”(MED)和“安全疏散距离”(PED):前者是指未经强化的建筑物能在爆炸后不产生严重损坏甚至倒塌的距离;后者则是户外人员能免于被飞溅的破片或掉落物杀伤的距离。
美国的安保措施中还有一个著名的“150/400法则”,即通过量化分析各种爆炸袭击案例,建立起简单的数学模型;若发现(疑似)手持爆炸物时,至少要将方圆150英尺(1英尺约合0.305米)内所有建筑物中的人员疏散;万一发现车载爆炸物,则至少要将方圆400英尺内所有建筑物内的人员疏散。进一步分析,鉴于恐怖分子可能利用一枚小型爆炸物,引诱人员疏散到建筑物外之后,再以另一枚更大的爆炸物进行攻击,疏散的距离需以安全疏散距离为准:手持爆炸物应退到至少1850英尺外,车载爆炸物为2400英尺外。
同样,要建立安全保护区,就应构筑多重防线,让手持爆炸物无法接近到距潜在目标150英尺的范围内,车载爆炸物无法接近到400英尺内。值得注意的是,据“全球安全组织”2012年的研究,车载爆炸物的重量有增加趋势,故面对此类威胁,必须做出前瞻性布局。
普罗大众如何积极应变?
公共场所防范恐怖爆炸袭击,首要一点是注意周围环境,普通民众也应保持警觉,注意并通报异常情况。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都要拟定并了解紧急事态发生后的应变程序(广播等通讯手段可能失灵),如通往医院的多条路线,在原有交通方式瘫痪的状况下如何离开现场,如何急救,家人间的联络方式,并准备至少三天份的食物、饮用水等。
万一恐怖袭击已经发生,如人员当时身在建筑物内,应立即在桌子等坚固的物体下方隐蔽,确认安全后再和其他人员彼此协助,利用楼梯(而非电梯)尽快撤离高层建筑,不要企图收拾个人物品或打电话(避免持续使用电话,以免造成通讯系统占线)。行进间要注意物品掉落以及楼板是否松动,远离窗户或玻璃门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体,并依照相关单位人员指示继续疏散到安全处。若不幸被困在建筑物内,则应利用手边的纺织品遮掩口鼻,避免吸入过多有害物质,然后利用电话、手电筒、哨子、敲打等方式吸引搜救人员,避免大声喊叫或挣扎——那样只会扬起更多粉尘,且令体力消耗得更快。
倘若爆炸就发生在附近,应在采取行动前先观察环境,不要因为好奇而接近现场,这样除了可能遇上二度爆炸并妨碍救援,还有可能为有害物质所伤。如有援兵抵达,应立刻按照其指示行动。而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则尽可能远离门窗,然后往建筑物内移动。假使当时身在公用交通工具内,除非有即刻性的危险,否则应留在车厢内,并在安全的状况下打开门窗(万一发生爆炸,在封闭空间里伤亡会更惨重),然后利用通讯系统获得指示。若必须离开车厢,则应留意轨道上的危险,小心地前往最近的一站或紧急出口。
如前所述,因为现场可能会藏有不止一个爆炸物,在规划时必须考虑救援单位可能会前往多处地点。在这类恐袭现场,人们除了会因爆炸威力、破片、撞击或高温而受伤,有毒烟雾、损坏的交通/电力系统或其他意外,也会造成二度伤害。
事实上,一般民众若能在现场进行一些如施压止血类的基本急救,便有机会挽救不少生命。假如要将伤势不重的患者送医,也应考虑前往距现场较远的医院,一来是较近的医院可能已经人满为患,二来是出于将更近的医疗资源保留给那些亟需救治的重伤者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