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书评

国际准则框架不支持民族分离主义

《 青年参考 》( 2014年05月07日   33 版)

    冷战结束以来,在全球化的推波助澜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民族分离主义浪潮,有的分离运动还走上了暴力恐怖主义的道路。就如何从国际政治角度反击这些民族分离主义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冲突研究专家王剑峰副研究员,在最近出版的新著《族群冲突与治理——基于冷战后的国际政治视角》中提出了理论武器。

    作者认为,从根本上说,当代国际准则框架对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通常会冒犯国际体系的两个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原则和民族自决原则。一方面,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主权国家才能对领土行使排他性的控制权,民族分离主义者没有这个资格;合法的国家必须经由各国承认,而国家是否承认一个政治实体为国家时,通常以自己国家的利益及政策考虑为主。实践已经证明,国际体系设计的领土主权原则,是需要民族分离主义者跨越而又几乎不可能被其跨越的障碍。不干涉和不使用武力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一旦冲突出现,这一准则使民族分离主义分子很难获得外部支持,因为其不具有寻求外部支持甚至邻国亲属族群支持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联合国宪章虽然承认民族自决权,但在实践上,联合国倾向于把自决当成“政治原则”而非“法律权利”使用。民族冲突的事实揭示了国际准则与民族分离运动之间的张力。以战争手段实现民族分离是解决民族冲突的最糟糕的选择,政治解决才是国际社会的主流。由此可见,分析国际体系变化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当代国际准则框架对民族分离主义持否定态度。国家的形成和广受认可的国际法律框架、不干涉原则,以及对自决原则的解释,都在合力抵制分离主义行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所在国往往利用国家主权原则为自己作为统一的国家辩护,寻求分离和独立的族裔民族主义者则拿起民族自决原则为自己争取国家身份辩护。民族冲突的事实揭示了既定国际准则与民族分离运动之间存在的张力。总体来看,国际法框架、准则和现实的国家实践共同抵制民族分离主义分子。

    当然,族裔政治运动的目标或许是分离,但也有可能不是。有许多选择并不是分离性质的,但也能满足族裔政治要求,例如政治的联合安排、地方自治、多元文化、族群吸纳、肯定性行动等。但是,对于多数族裔政治运动来说,他们想获得的“头彩”仍然是分离并取得独立的国家身份,而不是以上策略性的满足。在应对国内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上,学者们应该拿起国际准则的理论武器,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为创新民族和谐的机制献计献策。  

    □立天

 

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将置人于死地
国际准则框架不支持民族分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