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5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做中国年轻人的外国“心理咨询师”

——本报独家专访多丽丝·奈斯比特

○本报记者 刘坤喆文并摄 《 青年参考 》( 2014年05月07日   17 版)

    多丽丝·奈斯比特和她的新书《勇敢追梦》

    “和读者通信,是很好地和中国年轻人沟通的过程,从中我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烦恼是什么、面临哪些选择……这些于我而言,也是教育和启发,让我能思路更清晰地去写下一篇专栏,因为我不想写那些我认为重要而年轻人不感兴趣的东西。”4月23日,谈及自己在《中国青年报》上开设了近3年的专栏,多丽丝·奈斯比特这样对本报记者说。

    近日,多丽丝出版了新书《勇敢追梦》。这是一本关于人生蓝图的书,收集了她在2011年4月到2014年1月在《中国青年报》成长版双周专栏“名师大讲堂”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这样评价这本书:“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如何找到你生命中的‘奶酪’,那么这本书将帮你从迷惑中找到出路。”

    专栏为她赢得无数中国“粉丝”

    在写专栏的过程中,多丽丝赢得无数中国“粉丝”,收到近千封电子邮件,以至于她的邮箱经常爆满,而她“不得不时常清理邮箱,以便收到新邮件”。

    “我尽量争取每封信都回复,虽然这很耗时,但非常重要。可有时也确实无法面面俱到,因为来信实在太多了,我为没能回复的邮件感到抱歉。此外,还有一些读者,会和我有来有往地写上好几封信,进行多次交流。”

    多丽丝对本报记者说,来信的读者大部分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倾吐他们繁重的学业压力、父母的殷切期待、沉重的精神负担、对爱情的蠢蠢欲动、对职业的无从选择、对前途的憧憬迷茫……但也有不少来自老师、家长。

    “一名河南郑州的中学英语老师,大约40多岁。我们通过邮件探讨怎样和如今的青年人更好地沟通、帮他们做到最好,怎样既当老师、又做朋友。我俩很谈得来,后来成了好朋友,还互换了照片。”

    “还有位父亲,他希望鼓励孩子生活得更自信,内心更强大。他发现儿子很爱看我的专栏,便把我当成家长、孩子之外的更客观的‘第三方’,因此他愿意倾听我的建议。”多丽丝对本报记者说。

    的确,很多人都从这个专栏中获得了中肯的建议和指导,甚至一名来自浙江桐乡的年轻商人,由于受到多丽丝一篇关于学外语的文章的鼓励,从而大胆张口讲英语,拓展了自己的出口生意。

    而多丽丝本人也从中受益匪浅,“和他们认识、建立联系,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读者心中的“心理咨询师”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的中国青年面临的压力和困惑,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沟通不畅”是多丽丝感受到的一个大问题。“最可怕的是,当年轻人产生绝望情绪时,没人可以倾诉,既不能和家长老师谈、也不愿和同龄人说。”

    在多丽丝的“粉丝”中,有个男生,父母希望他选法律专业,将来当律师,但他更喜欢文学写作。“他给我写信,诉说了自己的问题,我鼓励他和家长好好说,后来他来信说,家长尊重了他的选择。”在多丽丝看来,中国的家长其实并非思路狭窄、固执己见,很多时候问题出在沟通上;如果家长和孩子沟通得当、充分,两者间完全能达成一致。

    有个学生写信给多丽丝,“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像个怪圈,恶性循环着,一直希望找到精神导师,现在找到了——您的专栏”。

    多丽丝觉得,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最需要的是“被倾听”,可中国的家长、老师往往更注重“告诉他们怎样做”,这使孩子们没有足够机会倾吐心声,因此很容易被误解或曲解,这一点可能是他们最苦闷的。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多丽丝的专栏就扮演了“倾听者”角色:“通过读者来信去‘听’,让他们把想‘吐出来’的吐到我这里,我再通过专栏‘说’出我这个西方人的看法。”

    或许正是因为倾听的功能,多丽丝的专栏在某些读者心中就像“心理咨询师”,帮中国年轻人解开心结,克服那些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心理路障。

    一张指出不同人生方向的地图

    通过多丽丝来了解西方人的观念,也是专栏受欢迎的原因之一。“由于我来自奥地利,我先生来自美国,我能把西方视角、世界视角提供给中国的年轻人。”

    通过这个专栏,“中国人能看到西方人怎么表述和解决问题,从中不难感受到,西方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更直接、更直奔主题、在点头的同时也会质疑,而非全盘接受”。

    因此,除去阅读专栏涉及的内容(运用了许多欧美事例)外,中国读者通过专栏中的语言表达、行文方式,也可感受到西方世界的交流风格,这对他们日后出国留学或同外国人直接打交道,也有帮助。

    此外,多丽丝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人通常都有较强的长幼尊卑观念,这一方面是好事,让他们有礼貌,但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因过于顺从而缺乏了自我主动思考的意识、及挑战权威的勇气。一个人在到社会上工作后,更需要的其实不是被动和顺从,而是主动出击,当他们发现自己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时,就会感到挫败和迷惑。”

    对此,多丽丝的先生、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表示,“在爱与纪律、规则与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很困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多丽丝认为,不能依靠强力,而是要一点点培养他们说“不同意”。年轻人自己也要明白,人生不能指望别人设计好道路,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设计、自己走。在此过程中,可以参考过来人的经验,但最终的决定要自己拿,家长老师的建议不能强大到越过年轻人自己想法的底线。

    最后,当记者请多丽丝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这本专栏精选集时,她说:这本书就像一张地图,指出了不同的人生方向;但是否沿着这个方向走,取决于你自己。

 

做中国年轻人的外国“心理咨询师”
多丽丝·奈斯比特:找到你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