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分别与澳达成自贸协定 汽车产业将受惠
中国车企需为中澳自贸协定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4年04月16日
47
版)
上周,韩联社报道,经过五年谈判,韩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取消主要贸易产品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此前一天,日本也与澳大利亚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日韩两国分别同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对两国汽车业意味着重大利好。
根据韩澳协议,澳大利亚即将取消对70%从韩国进口的汽车的关税,并将在未来三年内取消对所有韩国汽车的关税。协议实施后10年内,两国将取消对方大部分产品进口关税。韩联社认为,这意味着韩国汽车业的重大胜利。去年,韩国汽车对澳出口额超过19.6亿美元,占韩国对澳出口超过五分之一。
无独有偶,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日澳就自贸达成一致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为换取澳大利亚降低对日产汽车和家电征收关税,日本将降低对澳农产品的贸易壁垒。此举,也使惟一一家在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日本汽车企业丰田,下了关停澳大利亚工厂的决心。
不过,日韩汽车业尤其是韩国汽车业,或许“高兴得太早”。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谈及中澳自贸区谈判进展时表示,去年11月澳大利亚新政府组成后,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和中国商务部负责人会晤时提出,期盼能够在一年内结束中澳自贸区谈判。高虎城也希望两国“早日达成一个全面、高质量的自贸协定”。其中,汽车行业势必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将为中国车企真正规模性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创造机会。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FCAI)公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车市2013年全年销售创历史新高,销量总计达到113.6万辆,虽然经济形势不佳,但同比增长2.2%。汽车销量微增的同时,由于本地生产的综合成本过高,通用、福特和丰田等跨国汽车巨头纷纷宣布关停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将以进口方式维持该市场。
相比之下,中国车企的产品较上述发达国家汽车制造商更具性价比优势。一位任职于澳大利亚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更看好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在澳和全球的发展,他在澳大利亚开过四辆车,其中中国制造的皮卡非常结实耐用,他周围也有一些朋友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做出了合理的选择。而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全球第二大变速器生产商DSI公司,为当地创造就业,也给澳大利亚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由于汽车材料使用石棉的风波,奇瑞、长城等在澳大利亚召回超过2.5万辆汽车。由于澳大利亚是中国车企进入更大国际市场之前的“试验田”,该召回对中国车企的海外扩张雄心一度造成了沉重打击。
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自主品牌负责海外事业的高管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在海外发展,这种打击对所有自主品牌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车企登陆的国家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进口标准和监管措施。
此次,中澳自贸协定为中国车企再度出击发达国家吹起东风,但中国车企需未雨绸缪。另外,随着中国汽车产能阶段性过剩,跨国巨头也极有可能选择外销,值得中国车企警惕。
上周,韩联社报道,经过五年谈判,韩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了取消主要贸易产品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此前一天,日本也与澳大利亚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日韩两国分别同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对两国汽车业意味着重大利好。
根据韩澳协议,澳大利亚即将取消对70%从韩国进口的汽车的关税,并将在未来三年内取消对所有韩国汽车的关税。协议实施后10年内,两国将取消对方大部分产品进口关税。韩联社认为,这意味着韩国汽车业的重大胜利。去年,韩国汽车对澳出口额超过19.6亿美元,占韩国对澳出口超过五分之一。
无独有偶,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日澳就自贸达成一致的过程中,日本政府为换取澳大利亚降低对日产汽车和家电征收关税,日本将降低对澳农产品的贸易壁垒。此举,也使惟一一家在澳大利亚本土生产的日本汽车企业丰田,下了关停澳大利亚工厂的决心。
不过,日韩汽车业尤其是韩国汽车业,或许“高兴得太早”。今年3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谈及中澳自贸区谈判进展时表示,去年11月澳大利亚新政府组成后,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和中国商务部负责人会晤时提出,期盼能够在一年内结束中澳自贸区谈判。高虎城也希望两国“早日达成一个全面、高质量的自贸协定”。其中,汽车行业势必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将为中国车企真正规模性拓展发达国家市场创造机会。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联合会(FCAI)公布数据显示,澳大利亚车市2013年全年销售创历史新高,销量总计达到113.6万辆,虽然经济形势不佳,但同比增长2.2%。汽车销量微增的同时,由于本地生产的综合成本过高,通用、福特和丰田等跨国汽车巨头纷纷宣布关停在澳大利亚的工厂,将以进口方式维持该市场。
相比之下,中国车企的产品较上述发达国家汽车制造商更具性价比优势。一位任职于澳大利亚某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更看好中国汽车企业未来在澳和全球的发展,他在澳大利亚开过四辆车,其中中国制造的皮卡非常结实耐用,他周围也有一些朋友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做出了合理的选择。而吉利收购澳大利亚全球第二大变速器生产商DSI公司,为当地创造就业,也给澳大利亚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由于汽车材料使用石棉的风波,奇瑞、长城等在澳大利亚召回超过2.5万辆汽车。由于澳大利亚是中国车企进入更大国际市场之前的“试验田”,该召回对中国车企的海外扩张雄心一度造成了沉重打击。
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自主品牌负责海外事业的高管指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在海外发展,这种打击对所有自主品牌都是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车企登陆的国家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进口标准和监管措施。
此次,中澳自贸协定为中国车企再度出击发达国家吹起东风,但中国车企需未雨绸缪。另外,随着中国汽车产能阶段性过剩,跨国巨头也极有可能选择外销,值得中国车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