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流行的线上百科全书到了思考下一步往哪里走的时候了。
维基百科,谁来写你的未来?
○编译 王紫京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26日
39
版)
|
|
光环背后暗藏危机
2012年,在印刷了244年后,《大英百科全书》转为在线版。如今,维基百科——这家由用户主导的线上百科全书的德国粉丝们,正筹集资金,准备走向相反的方向。英文版维基百科的印刷本——共1000多卷、1193014页,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举办的维基人聚会上展出。随后是一系列的环球展览:这是对众家智慧结晶的一场全球庆功宴。
即使这套书很快就会过时,因为哪怕只有一秒,维基百科上的某一篇文章也可能经历数次的在线修正。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由吉米·威尔斯与拉里·桑格于2001年创立的维基百科,有资格如此炫耀。它的词条内容丰富多样,既有Spaghetti code(直译为“意大利面条代码”,是对源代码的一种蔑称),也有SpaghettiOs(美国罐装意面品牌),总数量是《大英百科全书》的1600倍。维基百科也是世界上五大流行网站之一,拥有287种语言版本(其中尤以英文版的词条最多,达4400万条)。每天,互联网用户中有15%会访问维基百科,其读者量一个月就能达到4.95亿人次。
维基百科的总部位于旧金山市中心,不远就是推特等互联网巨头喧闹的办公地,游客来到这里,会发现前者安静得出奇。非营利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运营着维基百科,它拥有约170名员工。但其真正的生命血脉,是一个拥有超过7.6万名志愿者、通过远程方式创建并更新各类条目的“社区”。
“我们的任务是将所有知识整合,再提供给大家。”维基媒体基金会副主人埃里克·默勒称。然而,正如瞬息万变的知识一样,维基百科自身也需要更新升级。经过一年的寻找,该基金会预计在近日重新任命新领导。应聘要求很苛刻,就连遴选委员会日前都承认,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人才如“独角兽”般稀有。他或她必须保证这家非营利机构未来的财务收入,重新平衡网站内容,并且想出办法吸引足够的条目创作者,而且是正确的那一拨人。
基金会现任领导苏·加德纳曾成功挽救了维基百科一度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当她2007年走马上任时,该基金会还只是一个12人的团队,所有资金不过730万美元,而且总部挤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市一座昏暗的购物中心里。去年,它靠用户捐赠与资助筹得了5000万美元。平均每位读者捐赠了11美分。她的继任者将不得不决定是否发起一项捐助活动,以保证维基百科未来的财务状况稳定。那么,卖广告怎么样?“我从不说绝不,但眼下不行。”基金收益主管丽莎·塞茨·格鲁维尔表示。
维基百科最艰巨的任务是找到并留住条目贡献者,董事会成员菲比·艾尔斯称。英文版的编辑人数7年来已经下滑了1/3。维基百科初创时,其一大魅力就在于人们可以即时看到更新后的版本;现如今,脸谱网上任何年轻人都能轻易体会这种兴奋。与此同时,志愿者如何分配上网时间,也给维基百科带来了更多挑战。
急需更多样的维基人
“维基人”博客的作者威廉·博伊特勒说,维基百科的“唯志愿者模型已经出现局限性”。其中一个原因是,网络编写者寒了心:虽然维基百科在公告栏上贴出“不要伤害新手”的提醒,但似乎总被无视。去年,它添加了“感谢”功能,这样编写者可以因为他们的贡献获得赞扬,而不是看到信息板上一味纠错的责骂。然而,博伊特勒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多,比如给贡献者报酬——尽管很多维基人会对此表示抗议,他们担心这样做将助长商业化风气。10年前,仅仅是关于贴放广告的讨论就导致维基人的分裂,力求纯粹的西班牙语版本因此分离出去。
维基百科还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撰写者。目前的编辑人员90%为男性,多数来自富裕国家。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网站上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报道相当全面,关于贫穷地区及社会事件的报道却寥寥无几。一项最新的分析发现,仅有2.6%带有地理位置标签的维基文章涉及非洲,这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地区。各个群体都在努力通过不同方式减少维基百科内容覆盖不全的情况。3月4日,英国皇家学会举办了一场活动更新关于女性科学家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很少,甚至没有。
维基百科还需要更多读者,尤其是来自信息缺乏地区的读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伊坦·扎克曼说,对于某些语言——如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国语马达加斯加语——维基百科几乎是其惟一的参考工具,也是弥足珍贵的“文献库”。马来西亚、南非以及西非国家喀麦隆等25个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将通过一个名为“维基百科零”的项目,为移动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维基百科信息。肯尼亚的一个实验项目,让不会上网的基础手机用户通过短信的方式接收词条信息。
也许以上所说仍远远不够,维基百科的新领导还需要想方法,让知识的转化赶得上消费模式的变化。举个例子,维基百科正努力让人们能在移动设备上更简易地编辑文章,以紧跟个人电脑时代过后的潮流转变。然而,只有最忠实的志愿者才愿意把玩“愤怒的小鸟”的时间花在编辑词条上。此外,来自纽约城市大学新闻系的杰夫·贾维斯也质疑,当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或谷歌眼镜等可穿戴式设备传播时,维基百科又将如何应对?如果那时它仍像现在这么流行,将有另一轮全球庆功宴等着它。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
光环背后暗藏危机
2012年,在印刷了244年后,《大英百科全书》转为在线版。如今,维基百科——这家由用户主导的线上百科全书的德国粉丝们,正筹集资金,准备走向相反的方向。英文版维基百科的印刷本——共1000多卷、1193014页,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举办的维基人聚会上展出。随后是一系列的环球展览:这是对众家智慧结晶的一场全球庆功宴。
即使这套书很快就会过时,因为哪怕只有一秒,维基百科上的某一篇文章也可能经历数次的在线修正。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由吉米·威尔斯与拉里·桑格于2001年创立的维基百科,有资格如此炫耀。它的词条内容丰富多样,既有Spaghetti code(直译为“意大利面条代码”,是对源代码的一种蔑称),也有SpaghettiOs(美国罐装意面品牌),总数量是《大英百科全书》的1600倍。维基百科也是世界上五大流行网站之一,拥有287种语言版本(其中尤以英文版的词条最多,达4400万条)。每天,互联网用户中有15%会访问维基百科,其读者量一个月就能达到4.95亿人次。
维基百科的总部位于旧金山市中心,不远就是推特等互联网巨头喧闹的办公地,游客来到这里,会发现前者安静得出奇。非营利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运营着维基百科,它拥有约170名员工。但其真正的生命血脉,是一个拥有超过7.6万名志愿者、通过远程方式创建并更新各类条目的“社区”。
“我们的任务是将所有知识整合,再提供给大家。”维基媒体基金会副主人埃里克·默勒称。然而,正如瞬息万变的知识一样,维基百科自身也需要更新升级。经过一年的寻找,该基金会预计在近日重新任命新领导。应聘要求很苛刻,就连遴选委员会日前都承认,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人才如“独角兽”般稀有。他或她必须保证这家非营利机构未来的财务收入,重新平衡网站内容,并且想出办法吸引足够的条目创作者,而且是正确的那一拨人。
基金会现任领导苏·加德纳曾成功挽救了维基百科一度岌岌可危的财务状况。当她2007年走马上任时,该基金会还只是一个12人的团队,所有资金不过730万美元,而且总部挤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斯堡市一座昏暗的购物中心里。去年,它靠用户捐赠与资助筹得了5000万美元。平均每位读者捐赠了11美分。她的继任者将不得不决定是否发起一项捐助活动,以保证维基百科未来的财务状况稳定。那么,卖广告怎么样?“我从不说绝不,但眼下不行。”基金收益主管丽莎·塞茨·格鲁维尔表示。
维基百科最艰巨的任务是找到并留住条目贡献者,董事会成员菲比·艾尔斯称。英文版的编辑人数7年来已经下滑了1/3。维基百科初创时,其一大魅力就在于人们可以即时看到更新后的版本;现如今,脸谱网上任何年轻人都能轻易体会这种兴奋。与此同时,志愿者如何分配上网时间,也给维基百科带来了更多挑战。
急需更多样的维基人
“维基人”博客的作者威廉·博伊特勒说,维基百科的“唯志愿者模型已经出现局限性”。其中一个原因是,网络编写者寒了心:虽然维基百科在公告栏上贴出“不要伤害新手”的提醒,但似乎总被无视。去年,它添加了“感谢”功能,这样编写者可以因为他们的贡献获得赞扬,而不是看到信息板上一味纠错的责骂。然而,博伊特勒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多,比如给贡献者报酬——尽管很多维基人会对此表示抗议,他们担心这样做将助长商业化风气。10年前,仅仅是关于贴放广告的讨论就导致维基人的分裂,力求纯粹的西班牙语版本因此分离出去。
维基百科还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撰写者。目前的编辑人员90%为男性,多数来自富裕国家。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网站上科学与技术方面的报道相当全面,关于贫穷地区及社会事件的报道却寥寥无几。一项最新的分析发现,仅有2.6%带有地理位置标签的维基文章涉及非洲,这个拥有世界14%人口的地区。各个群体都在努力通过不同方式减少维基百科内容覆盖不全的情况。3月4日,英国皇家学会举办了一场活动更新关于女性科学家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很少,甚至没有。
维基百科还需要更多读者,尤其是来自信息缺乏地区的读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伊坦·扎克曼说,对于某些语言——如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国语马达加斯加语——维基百科几乎是其惟一的参考工具,也是弥足珍贵的“文献库”。马来西亚、南非以及西非国家喀麦隆等25个国家的移动运营商,将通过一个名为“维基百科零”的项目,为移动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维基百科信息。肯尼亚的一个实验项目,让不会上网的基础手机用户通过短信的方式接收词条信息。
也许以上所说仍远远不够,维基百科的新领导还需要想方法,让知识的转化赶得上消费模式的变化。举个例子,维基百科正努力让人们能在移动设备上更简易地编辑文章,以紧跟个人电脑时代过后的潮流转变。然而,只有最忠实的志愿者才愿意把玩“愤怒的小鸟”的时间花在编辑词条上。此外,来自纽约城市大学新闻系的杰夫·贾维斯也质疑,当信息可以通过声音或谷歌眼镜等可穿戴式设备传播时,维基百科又将如何应对?如果那时它仍像现在这么流行,将有另一轮全球庆功宴等着它。
□英国《经济学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