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世界之外的生活可以很惬意
隐居避世于墨西哥“穷乡僻壤”
○作者 [美]艾伦·福尔 ○编译 董小源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12日
42
版)
|
加勒比海之滨的黄昏 |
|
草棚下玩耍的孩子 |
|
新鲜的渔获晾晒在海边 |
色拉克镇地处墨西哥的“穷乡僻壤”,却吸引了不少异乡人来此隐居。他们的经历说明,即便远离现代物质文明,生活中仍然有许多精彩值得寻觅。
感恩节前一天,正当朋友们在锅碗瓢盆间忙碌,准备烤火鸡时,我在墨西哥的一个偏远小镇上闲逛。进入一间厨房,我发现了一只火蜥蜴,这个饥肠辘辘的家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一只蚊子发起了进攻,长长的舌头又快又准,像皮鞭一样甩了出去。
我对聚餐之类的活动很反感,不过,就这么看着这个小家伙左一只、右一只的吃东西却是件乐事。这里没有电视节目,没有家庭聚会,没有没完没了的寒暄,没有梅西百货门前的游行,没有时报广场拥挤的人群,像这条蜥蜴般不被打扰地享受生活,当真很惬意。
追求的就是远离文明
色拉克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居民点之一。我特意选择在假日来到这里,为的是远离暴饮暴食和派对上无意义的闲谈,找回真我。这个小渔村只有几百户,多数没有电,也没有像样的卫浴设施。你能找到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器,但看不到银行和自动取款机,连手机也搜不到信号,最近的加油站则在30英里外。
从切图马尔国际机场出发,我租了辆雪佛兰汽车,从大路到小路,从喧闹到静谧,开始还能参考下地图,后来不仅地图没用了,由于飓风刚刚过境,尚未损坏的路牌也所剩无几。
到得色拉克,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物质匮乏——没有路,地面坑坑洼洼,满眼尽是胶合板做的茅屋、搁浅的破船、鸡舍,甚至着火后废弃的建筑物……一副无政府主义的模样。
然而,在我这个纽约人看来,真正贫穷的是我自身,因为村民们拥有的绿色与自由要多得多。开车在镇上兜了一圈,我从为数不多的饭馆里挑了惟一亮灯的一家。接下来,我不仅欣赏到了火蜥蜴捕食的全过程,还遇见了托比·安米拉——一个土生土长的色拉克人。
晚餐是干酪馅的油炸玉米饼和海鲜墨西哥薄饼。安米拉一边做饭,一边操着带点口音的英语,道:“追求无为的人才会来到这里。外国佬还好啦,他们跟本地居民接触不多——你属于例外。既然来到这里,我想你追求的就是远离文明。”
住店有不少特殊规矩
我先前从没想过这么多,不禁愣了一下。可第二天一早,当灿烂的阳光在6点整穿透窗棂,我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已在外面等待:棕榈树,鹈鹕,成群的蜻蜓,一条木板搭成、随时像要散架的码头,从旅店所在的海岸延伸至波光闪耀的加勒比海。
我投宿的地方名叫卡萨·卡洛林纳,简陋但提供早餐。7点不到,老板娘卡罗琳和丈夫鲍勃就把咖啡、小松饼还有新鲜切片的木瓜摆上了桌。而我已经将住店的特殊规矩牢记在心:务必小心翼翼地使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离开房间前一定要把吊扇关闭,冲厕所的时候确保水箱使用正常,不然第二天早晨洗漱时,很可能发现存水不够。
物质供给如此匮乏,色拉克的魅力有多大?店主夫妇的经历或许能说明问题。他们1994年来这里玩潜水,4天后变得恋恋不舍起来,索性购买了这栋房产。彼时,卡罗琳是一名社工,鲍勃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他俩在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就把3万美元交给了原房主。老板娘说:“我不是个赌徒,却觉得这是此生一定要下的赌注。”
这段对话发生的同时,她丈夫正用老式电话机联系一名船长,安排后者带我去浮潜。我被告知,出海的小船一个钟头后才返回码头,索性先回房间整理行头。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机居然成了惟一可以用来确认时间的工具——它已经快没电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到处找插座,可转念一想,这趟旅行本来就是要寻找非同以往的感觉啊,这是天意在教我忘记时间呢!于是,我随手把手机丢回了床头柜上。
水下世界比岸上热闹
乘船远观岸上的红树林,它与随风摇曳的罂粟花丛酷似。整整一上午,我们都被繁茂的植被挤在一条窄小的水道里——如果有谁患有幽闭恐惧症,恐怕会比较难过。
植物的叶片从我身上扫过。船长路易斯·拜图一边转动舵柄,一边指出附近有哪些野生动物:浅水处带斑点的是鹞鲼,头顶上飞着的是鱼鹰和篦鹭。不仅如此,他还简单给我介绍了色拉克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作为前往邻国伯利兹的中转站,小镇一度人丁兴旺,可惜,1955年的一场飓风吹散了繁华,却也令这里成为隐居者钟情的所在。
要说暴风过后,加勒比海为居民们留下了什么,那就是横亘在我面前的暗礁了。水下世界的热闹与岸上的空寂景象截然相反:繁忙,拥挤,海洋生物成群结队。我不厌其烦地向船长询问这些生灵的尊姓大名:獅鱼、石斑鱼、太阳鱼……很快就数不过来了。
浮潜后的归途中,飞起的浪花拍打着我的脸颊。等到旅店近在眼前,我禁不住转过身,激动地对同行者说了一句:“感恩节快乐!”对方瞥了我一眼,“我可没打算在此时考虑这些。”
餐厅内外,两个时空
尽管与文明世界隔绝,色拉克总能不断给予外来者惊喜:旅店前面是片裸体海滩;有一天,我还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被门外的响动惊醒,原来当地人正在开展全镇规模的铁人三项赛;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镇上居然有家名叫Leaky Palapa的高级餐厅。
高级餐厅?一点不错,就在这种穷乡僻壤。早先来墨西哥游玩期间,我就听到过关于这家店的传言。它是两个加拿大女人卖掉故乡的产业后,在丛林中开设的。她们将法式餐点和墨西哥风味有机融合在一起,可谓独树一帜。而且,Leaky Palapa需要提前通过网络预约——需要预约的餐厅,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角落?不可思议。
餐厅门前破败的停车场与排水沟有碍观瞻,但只要走进大门,看到姹紫嫣红的植物、日式花园、折叠得无比精致的餐巾,你绝对会以为自己置身于纽约市中心的高档食肆。店主向我推荐了菠萝油龙虾,如果是素食主义者,佐以南瓜花和奶油的西班牙风味也不坏。
三天后,百无聊赖地等待回美国的飞机时,我突然回忆起第二次光临Leaky Palapa的情景。当时,店主用得意的口气强调:“新客人来到这家店,总会进来后又出去转转,而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哪里啊?我在哪儿呢?我还身处丛林吗?我回到文明世界了吗?’”
想到这儿,我有点儿开窍了。色拉克的独特吸引力在于,作为隐居者们的安乐窝与旅游地图上的新大陆,它在不受任何外力干涉的前提下,微妙地维持了自身的平衡。
□美国《纽约时报》
色拉克镇地处墨西哥的“穷乡僻壤”,却吸引了不少异乡人来此隐居。他们的经历说明,即便远离现代物质文明,生活中仍然有许多精彩值得寻觅。
感恩节前一天,正当朋友们在锅碗瓢盆间忙碌,准备烤火鸡时,我在墨西哥的一个偏远小镇上闲逛。进入一间厨房,我发现了一只火蜥蜴,这个饥肠辘辘的家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一只蚊子发起了进攻,长长的舌头又快又准,像皮鞭一样甩了出去。
我对聚餐之类的活动很反感,不过,就这么看着这个小家伙左一只、右一只的吃东西却是件乐事。这里没有电视节目,没有家庭聚会,没有没完没了的寒暄,没有梅西百货门前的游行,没有时报广场拥挤的人群,像这条蜥蜴般不被打扰地享受生活,当真很惬意。
追求的就是远离文明
色拉克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无数默默无闻的居民点之一。我特意选择在假日来到这里,为的是远离暴饮暴食和派对上无意义的闲谈,找回真我。这个小渔村只有几百户,多数没有电,也没有像样的卫浴设施。你能找到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器,但看不到银行和自动取款机,连手机也搜不到信号,最近的加油站则在30英里外。
从切图马尔国际机场出发,我租了辆雪佛兰汽车,从大路到小路,从喧闹到静谧,开始还能参考下地图,后来不仅地图没用了,由于飓风刚刚过境,尚未损坏的路牌也所剩无几。
到得色拉克,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物质匮乏——没有路,地面坑坑洼洼,满眼尽是胶合板做的茅屋、搁浅的破船、鸡舍,甚至着火后废弃的建筑物……一副无政府主义的模样。
然而,在我这个纽约人看来,真正贫穷的是我自身,因为村民们拥有的绿色与自由要多得多。开车在镇上兜了一圈,我从为数不多的饭馆里挑了惟一亮灯的一家。接下来,我不仅欣赏到了火蜥蜴捕食的全过程,还遇见了托比·安米拉——一个土生土长的色拉克人。
晚餐是干酪馅的油炸玉米饼和海鲜墨西哥薄饼。安米拉一边做饭,一边操着带点口音的英语,道:“追求无为的人才会来到这里。外国佬还好啦,他们跟本地居民接触不多——你属于例外。既然来到这里,我想你追求的就是远离文明。”
住店有不少特殊规矩
我先前从没想过这么多,不禁愣了一下。可第二天一早,当灿烂的阳光在6点整穿透窗棂,我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已在外面等待:棕榈树,鹈鹕,成群的蜻蜓,一条木板搭成、随时像要散架的码头,从旅店所在的海岸延伸至波光闪耀的加勒比海。
我投宿的地方名叫卡萨·卡洛林纳,简陋但提供早餐。7点不到,老板娘卡罗琳和丈夫鲍勃就把咖啡、小松饼还有新鲜切片的木瓜摆上了桌。而我已经将住店的特殊规矩牢记在心:务必小心翼翼地使用太阳能和雨水收集系统,离开房间前一定要把吊扇关闭,冲厕所的时候确保水箱使用正常,不然第二天早晨洗漱时,很可能发现存水不够。
物质供给如此匮乏,色拉克的魅力有多大?店主夫妇的经历或许能说明问题。他们1994年来这里玩潜水,4天后变得恋恋不舍起来,索性购买了这栋房产。彼时,卡罗琳是一名社工,鲍勃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他俩在什么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就把3万美元交给了原房主。老板娘说:“我不是个赌徒,却觉得这是此生一定要下的赌注。”
这段对话发生的同时,她丈夫正用老式电话机联系一名船长,安排后者带我去浮潜。我被告知,出海的小船一个钟头后才返回码头,索性先回房间整理行头。
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手机居然成了惟一可以用来确认时间的工具——它已经快没电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到处找插座,可转念一想,这趟旅行本来就是要寻找非同以往的感觉啊,这是天意在教我忘记时间呢!于是,我随手把手机丢回了床头柜上。
水下世界比岸上热闹
乘船远观岸上的红树林,它与随风摇曳的罂粟花丛酷似。整整一上午,我们都被繁茂的植被挤在一条窄小的水道里——如果有谁患有幽闭恐惧症,恐怕会比较难过。
植物的叶片从我身上扫过。船长路易斯·拜图一边转动舵柄,一边指出附近有哪些野生动物:浅水处带斑点的是鹞鲼,头顶上飞着的是鱼鹰和篦鹭。不仅如此,他还简单给我介绍了色拉克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作为前往邻国伯利兹的中转站,小镇一度人丁兴旺,可惜,1955年的一场飓风吹散了繁华,却也令这里成为隐居者钟情的所在。
要说暴风过后,加勒比海为居民们留下了什么,那就是横亘在我面前的暗礁了。水下世界的热闹与岸上的空寂景象截然相反:繁忙,拥挤,海洋生物成群结队。我不厌其烦地向船长询问这些生灵的尊姓大名:獅鱼、石斑鱼、太阳鱼……很快就数不过来了。
浮潜后的归途中,飞起的浪花拍打着我的脸颊。等到旅店近在眼前,我禁不住转过身,激动地对同行者说了一句:“感恩节快乐!”对方瞥了我一眼,“我可没打算在此时考虑这些。”
餐厅内外,两个时空
尽管与文明世界隔绝,色拉克总能不断给予外来者惊喜:旅店前面是片裸体海滩;有一天,我还在睡觉的时候,突然被门外的响动惊醒,原来当地人正在开展全镇规模的铁人三项赛;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镇上居然有家名叫Leaky Palapa的高级餐厅。
高级餐厅?一点不错,就在这种穷乡僻壤。早先来墨西哥游玩期间,我就听到过关于这家店的传言。它是两个加拿大女人卖掉故乡的产业后,在丛林中开设的。她们将法式餐点和墨西哥风味有机融合在一起,可谓独树一帜。而且,Leaky Palapa需要提前通过网络预约——需要预约的餐厅,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角落?不可思议。
餐厅门前破败的停车场与排水沟有碍观瞻,但只要走进大门,看到姹紫嫣红的植物、日式花园、折叠得无比精致的餐巾,你绝对会以为自己置身于纽约市中心的高档食肆。店主向我推荐了菠萝油龙虾,如果是素食主义者,佐以南瓜花和奶油的西班牙风味也不坏。
三天后,百无聊赖地等待回美国的飞机时,我突然回忆起第二次光临Leaky Palapa的情景。当时,店主用得意的口气强调:“新客人来到这家店,总会进来后又出去转转,而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哪里啊?我在哪儿呢?我还身处丛林吗?我回到文明世界了吗?’”
想到这儿,我有点儿开窍了。色拉克的独特吸引力在于,作为隐居者们的安乐窝与旅游地图上的新大陆,它在不受任何外力干涉的前提下,微妙地维持了自身的平衡。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