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3月0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奥运场馆赛后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05日   21 版)

    衰败的雅典奥运村

    索契冬奥会场馆在建设之初,就已规划好今后的用途。图片来源CFP

    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赛事,在举办前,主办城市要花费7年的时间和巨额资金进行场馆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在比赛过后,如何利用这些设施,避免曾经风光的场馆成为摆设,是每个东道主都面临的课题。

    索契:已经做好规划

    主办一届成功的奥运赛事往往需要巨额投入。为索契冬奥会,俄罗斯政府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先后建设了15座体育场馆,迁走2000余户当地居民,花费2140亿卢布(约合458亿元人民币),才将这个曾经的海边小镇变成世界级滑雪胜地。

    尽管花销不菲,对一个城市而言,很少有什么事能比举办奥运更荣耀。一旦申办成功,这座幸运的城市有7年的时间做准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崭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场馆,然后在奥运期间将城市的风采展现给世界。

    而奥运过后,世界各地前来观赛的游客散去,留下的除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不少花巨资建立的奥运遗产。理论上讲,主办方很清楚这些场馆该怎样利用,它们大多在建设前就已被规划好。

    俄新网称,开工之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表示,希望索契冬奥会建成的场馆可以成为传世之作。他在俄罗斯一台播放的纪录片中说:“我十分希望这些工程能供大家使用百年以上。我指的不仅是基础设施,还有体育场馆。”

    2月23日,这场有史以来“最贵”的冬奥会闭幕,如普京所言,大部分场馆在赛后仍保留作体育用途,但也有一些俄罗斯人并不热衷的冰上项目场馆将被改造成购物中心、娱乐场所或会展中心。据美国gizmag网站介绍,有的场馆还会被拆除。

    其中,速滑馆将被改造成俄罗斯南部最大的展览中心;举办开闭幕式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则改建成一座足球场,作为俄罗斯国足的训练基地,并成为2018年世界杯的比赛场地之一;波尔肖冰宫将变身为一座集体育和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馆;冰壶中心使用了可拆卸的材料,冬奥会后,该馆将被移往另一个俄罗斯城市。

    此外,位于海滨的奥运村将被改造成公寓,提供给当地居民居住;新闻中心未来的用途主要是会展中心,还有一部分会被改造成酒店和高级公寓;位于高加索山区的几座滑雪赛场将保留原有用途,作为公共的滑雪场和度假地对外开放。

    尽管已有了良好的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的扶持也很重要。曾前往多个奥运主办城市,拍摄场馆赛后利用情况的加里·哈斯维特,在接受美国《沙龙》杂志网站采访时说:“如果俄政府继续注入资金,国家队也将训练基地定在索契,那么索契的繁荣还是有可能延续下去。”

    伦敦:为后来者提供了榜样

    索契冬奥会对赛后场馆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伦敦奥运会的方法。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大多数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希望自己笔下的大楼能数十年屹立不倒,但2012年,万众瞩目的伦敦奥运会体育馆的设计理念恰好相反,主办方希望这些建筑需要易于拆解,在经过“瘦身”之后,能够用作其他用途。

    建造多座可拆除的临时场馆是伦敦奥运会的一大创新。为避免场馆闲置,节约资源,根据“只留下需要的场馆”这样的原则,在伦敦14座为奥运兴建的新场馆中,有8座是临时的。

    能容纳1.2万名观众的篮球馆是其中最大的临时场馆,比赛后,这座场馆已经消失。拆卸下来的1000吨钢材构件和外表可循环使用的PVC薄膜,计划转售给巴西奥组委,有望在4年后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发挥余热。

    此外,还有部分场馆经过改造,以全新的面貌投入使用:自行车场馆改建成一座自行车公园;新闻中心则成为拥有餐厅、酒吧、咖啡厅和商场的综合娱乐场所;奥林匹克公园也冠上了女王的名字,进行扩建后,将于今年春天开放。

    造价高达4.29亿英镑(约合42.9亿元人民币)的奥运主场馆“伦敦碗”,在建设之初,就设立了5.5万个可拆除的临时座位。如今,这里正被改造成足球场。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英超劲旅西汉姆联队已获得“伦敦碗”的租用权,每年支付200万英镑的租金,租期为99年。从2016~2017赛季起,这里就将成为他们的主场。

    奥运场馆还解决了伦敦的住房压力,赛会期间,曾为1万名运动员提供住宿的奥运村,正被改造成2818套住宅,其中1349套为廉价房。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马丁繁荣研究所主任理查德·佛罗里达的观点称,这样的规划能缓解伦敦的住房紧张问题。“伦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压力,奥运村将为拥挤的城市创造一片新区域。”

    “节俭办奥运”的英国人为他们对奥运遗产的充分利用感到自豪。在奥运一周年之际,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伦敦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遗产》报告中骄傲地宣布,这场体育盛事留下的不仅是“盛夏的美好记忆”。伦敦市长约翰逊也表示:“2012年奥运会已对伦敦和英国经济产生了持久影响,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伦敦的成功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榜样。“美国之音”撰文称,伦敦奥运会为里约热内卢上了一课。里约热内卢市长爱德华多·佩斯表示,2016年的夏奥会不打算浪费金钱建造大量的建筑。“我们也会像伦敦一样,尽可能多建一些临时性场馆。除非有后续的使用计划,否则我们将简化场馆。”

    北京:申办冬奥会,奥运遗产焕发“第二春”

    虽然有伦敦这样成功的事例,但也有部分国家的奥运遗产没有得到好的利用。美联社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花费90亿欧元(约合762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建设奥运村和几个崭新的运动场馆。不过自奥运会结束后,新建场馆中有很大一部分被遗弃了——伟大的奥林匹克遗址变成了一堆衰败的钢筋水泥。

    美国《赫芬顿邮报》在8年后走访了雅典奥运场地。报道称,希腊的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不仅造成了贫困和失业率的激增,也令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奥运村里的运动员训练池中漂浮着碎片和垃圾,这里甚至成了青蛙的家;南部的垒球场杂草丛生;特质的沙滩排球场已很少使用。

    《沙龙》杂志网站称,一些城市原本不需要这些设施,但为了举办奥运会而大兴土木。在兴建每个场馆前,应该考虑好它们可能的用途,否则最终的情况可能会像雅典:20座曾经令人惊叹的场馆,现在被铁丝网和涂鸦包围,10年未被使用。

    北京在奥运会后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路透社称,两个令人惊叹的、曾被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美轮美奂”和“无与伦比”形容的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如今的主要作用不是举办赛事,而是作为景点吸引川流不息的游客。2011年,这两座主场馆大约接待了461万人。

    然而,随着奥运会的脚步逐渐远离北京,奥运场馆的吸引力开始下滑,单纯的参观已无法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曾由单位组织参观过鸟巢的王阿姨表示,当老家的亲戚来北京游玩时,他们只在鸟巢外合影,不会买门票进去参观。

    “花50块钱进去也只是看一些座椅,没什么特别的东西,30元的水立方门票只能参观,不能游泳,在外面当背景照张相,表示来过就可以了。”王阿姨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体育场的管理层表示,如果以目前的状况,收回鸟巢高达30亿元的建造成本至少需要30年。而与它近在咫尺的水立方在有国家补贴,并于夏天开放水上公园的情况下,在2011年还亏损了1100万元人民币。

    “建造奥运场馆的成本相当大,但主办方在建设之初并没有进行全盘的考虑,”网易传媒集团首席体育编辑严强认为,“对于体育场馆,要频繁使用方能显现价值,这也是其长久保存利用之道,而北京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但如今,随着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部分奥运场馆有可能焕发“第二春”。新华社撰文称,北京申冬奥的优势在于奥运遗产的充分利用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已经成功举办过夏奥会的北京,在面临规模较小的冬奥会时,已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设施完善的奥运场馆。

 

奥运场馆赛后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