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改革降速,重回分房时代?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4年03月05日
17
版)
|
古巴哈瓦那街头,年久失修的建筑随处可见。 |
|
根据“格拉玛工程”计划新建的住宅 |
|
“军人之城”住宅的外观色彩明快 |
古巴于2008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后,部分私营经济从业者“先富起来”。为了保护体制内人士的工作热情,古巴政府决定为他们建造住房。批评者认为,在大多数人面临住房难题的情况下,这么做是不公平的,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为,是古巴经济改革放缓的信号。
“特别的福利”
“20年前,我们的薪水还算不错,可现在世道变了……”51岁的古巴内政部官员罗伯托·罗德里格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罗德里格斯所说的“世道变了”,指的是过去几年古巴的经济改革让一些私营经济从业者“先富起来”。他们开着豪华车,住在装修一新的房子里,不时到首都哈瓦那的日本餐馆里用餐。
为了保护体制内人士的工作热情,古巴政府决定给他们“特别的福利”——名为“格拉玛工程”的住房开发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现代化建筑群在哈瓦那拔地而起,罗德里格斯就是第一批入住的人之一。古巴政府计划为这些公寓修建配套的电影院和学校。
“军人之城”项目和“格拉玛工程”类似。去年12月20日,古巴《哈瓦那时报》称,“军人之城”项目由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部负责,于2011年启动,目的是在哈瓦那、圣克拉拉和圣地亚哥等地建造数千套公寓,分配给中层军官。《哈瓦那时报》发稿时已有约1500套带有阳台和空调的公寓建成。
“这是过去20年间革命武装力量部承担的规模最大的建筑项目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对《哈瓦那时报》说,“虽然此前在古巴一些地方建过类似的住宅,但数量远远不及这次。”这位消息人士还说,“军人之城”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中的两室和三室公寓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
《纽约时报》称,这些举措表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正在努力提升忠诚党员的地位”。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
大多数古巴人的住房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法新社称,哈瓦那街头的住宅多为三四层楼,外观破旧,其中很多年久失修,漏水严重。
这样的现实让古巴人对“格拉玛工程”和“军人之城”项目颇有微词。
“现在有这么多人面临住房难题,他们却毫无顾忌地当着我们的面大谈特谈这些(新建的)房子质量有多么好,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就像富人在乞丐面前谈论山珍海味似的。”69岁的退休工人鲁道夫·乌尔塔多说。
一位哈瓦那市民透露,有的军人家庭的每位成员都分到了房,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那家人分到了5套房,因为他们家有5个军官。这让我们这些为住房伤透脑筋的人难以接受。”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气愤地说。
美联社称,那些从政府得到住房的人强调,他们通过辛勤工作换来了这一切。
约尔丹·卡拉马少校是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部的一员,他分到了一套在圣地亚哥市的两居室。谈起这套舒适的公寓,卡拉马对《哈瓦那时报》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我们(分到房子的人)付出了很多,日夜辛苦工作,对革命领袖保持忠诚。我们受之无愧。”
分析人士认为,军方在古巴政府的“安居工程”中获益较多,是因为政府需要靠军方推行经济改革并维持稳定。
“劳尔知道,在这个时刻,他绝对需要军队的忠诚,无论改革成功还是失败。”密切关注古巴军方的加拿大学者哈尔·克列帕克告诉《纽约时报》。
中下级军官颇感失落
在古巴,极少数高级军官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商业特权,“比绝大多数古巴人过得好”。曾在古巴工作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成员布莱恩·拉特尔说。
在推行经济改革的今天,古巴一些经济部门和国有公司仍由有军方背景的人士掌控。《纽约时报》称,劳尔·卡斯特罗的女婿路易斯·阿尔贝托·罗德里格斯上将,在隶属军方的Gaesa公司担任高管。这家公司的业务几乎涉及古巴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巴启动经济改革后,中下级军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优越感十足了。
很多古巴人在海外有亲属,可以用海外亲属汇来的钱改善生活,或者做小生意。但军人必须上报收到的所有汇款,未经允许不得接触外国人或生活在国外的古巴人。这意味着,军人无法通过“外援”改善生活。
75岁的豪尔赫·达马索是位退休上校,经常在博客中抨击政府。谈起中下级军官的生活,达马索对《纽约时报》说:“军队中的大多数人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了。”
很多政府雇员有同感,失落感也在增强。
经济改革给古巴社会带来了不少变化。健身房、水疗中心、餐厅、舞蹈学校、电影院等纷纷出现,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提供了享受生活的好去处。但这些场所收费昂贵。哈瓦那的一名教师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理发的价格从1.2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7.38元)涨到20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122.93元),月薪五六百古巴比索的政府雇员大呼“吃不消”。
在失落感的驱使下,一些人扔掉“铁饭碗”,辞职“下海”。
埃尔维斯·阿方索曾是哈瓦那一家医院的医生,月薪750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4609.71元),属于中上等。但他有4个孩子,为了多赚点儿钱,他在2013年年初辞掉工作,做服装生意。“生意有赔有赚,总体上比上班挣钱多。”阿方索笑着对美国《国际财经时报》说。
古巴“有意给改革降速”?
古巴政府向体制内人士发放住房,对于缓解他们的失落感到底有多大作用,目前不得而知。批评者认为,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做法,显示出古巴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
英国广播公司称,2011年之前,古巴人只能买卖1959年以前生产的汽车。2011年,古巴政府出台新规,允许古巴人私下买卖二手车,从国营商店购买新车或二手车,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能优先获批买车的人大多“对政府有贡献”,比如医生、外交官等。2013年12月18日,古巴取消了购车审批。
国营商店里的新车,价格如何?《经济学人》称,一辆2013款标致508标价25万美元。看着价签,机械师厄内斯托说:“他们根本不打算卖这些车,只是展出罢了。”
有分析认为,车价高昂是古巴经济改革的“成果”之一。《国际财经时报》称,2012年,古巴三分之一的新车在卖出后又被转手。购车审批被取消后,新车黑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后,国营商店里的车价和此前的黑市价格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更高。
今年1月1日是古巴革命胜利55周年纪念日,劳尔·卡斯特罗在圣地亚哥发表讲话,不点名地批评某些国外组织“试图将‘新自由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引进古巴”。
“此前劳尔多次提到改革不应操之过急,”驻哈瓦那的一位外交官对《国际财经时报》说,“这些迹象说明,他在有意给改革降速。”
古巴于2008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后,部分私营经济从业者“先富起来”。为了保护体制内人士的工作热情,古巴政府决定为他们建造住房。批评者认为,在大多数人面临住房难题的情况下,这么做是不公平的,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为,是古巴经济改革放缓的信号。
“特别的福利”
“20年前,我们的薪水还算不错,可现在世道变了……”51岁的古巴内政部官员罗伯托·罗德里格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罗德里格斯所说的“世道变了”,指的是过去几年古巴的经济改革让一些私营经济从业者“先富起来”。他们开着豪华车,住在装修一新的房子里,不时到首都哈瓦那的日本餐馆里用餐。
为了保护体制内人士的工作热情,古巴政府决定给他们“特别的福利”——名为“格拉玛工程”的住房开发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现代化建筑群在哈瓦那拔地而起,罗德里格斯就是第一批入住的人之一。古巴政府计划为这些公寓修建配套的电影院和学校。
“军人之城”项目和“格拉玛工程”类似。去年12月20日,古巴《哈瓦那时报》称,“军人之城”项目由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部负责,于2011年启动,目的是在哈瓦那、圣克拉拉和圣地亚哥等地建造数千套公寓,分配给中层军官。《哈瓦那时报》发稿时已有约1500套带有阳台和空调的公寓建成。
“这是过去20年间革命武装力量部承担的规模最大的建筑项目之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对《哈瓦那时报》说,“虽然此前在古巴一些地方建过类似的住宅,但数量远远不及这次。”这位消息人士还说,“军人之城”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中的两室和三室公寓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
《纽约时报》称,这些举措表明,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正在努力提升忠诚党员的地位”。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
大多数古巴人的住房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法新社称,哈瓦那街头的住宅多为三四层楼,外观破旧,其中很多年久失修,漏水严重。
这样的现实让古巴人对“格拉玛工程”和“军人之城”项目颇有微词。
“现在有这么多人面临住房难题,他们却毫无顾忌地当着我们的面大谈特谈这些(新建的)房子质量有多么好,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就像富人在乞丐面前谈论山珍海味似的。”69岁的退休工人鲁道夫·乌尔塔多说。
一位哈瓦那市民透露,有的军人家庭的每位成员都分到了房,这“实在太不公平了”。
“那家人分到了5套房,因为他们家有5个军官。这让我们这些为住房伤透脑筋的人难以接受。”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气愤地说。
美联社称,那些从政府得到住房的人强调,他们通过辛勤工作换来了这一切。
约尔丹·卡拉马少校是古巴革命武装力量部的一员,他分到了一套在圣地亚哥市的两居室。谈起这套舒适的公寓,卡拉马对《哈瓦那时报》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我们(分到房子的人)付出了很多,日夜辛苦工作,对革命领袖保持忠诚。我们受之无愧。”
分析人士认为,军方在古巴政府的“安居工程”中获益较多,是因为政府需要靠军方推行经济改革并维持稳定。
“劳尔知道,在这个时刻,他绝对需要军队的忠诚,无论改革成功还是失败。”密切关注古巴军方的加拿大学者哈尔·克列帕克告诉《纽约时报》。
中下级军官颇感失落
在古巴,极少数高级军官拥有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商业特权,“比绝大多数古巴人过得好”。曾在古巴工作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前成员布莱恩·拉特尔说。
在推行经济改革的今天,古巴一些经济部门和国有公司仍由有军方背景的人士掌控。《纽约时报》称,劳尔·卡斯特罗的女婿路易斯·阿尔贝托·罗德里格斯上将,在隶属军方的Gaesa公司担任高管。这家公司的业务几乎涉及古巴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古巴启动经济改革后,中下级军官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优越感十足了。
很多古巴人在海外有亲属,可以用海外亲属汇来的钱改善生活,或者做小生意。但军人必须上报收到的所有汇款,未经允许不得接触外国人或生活在国外的古巴人。这意味着,军人无法通过“外援”改善生活。
75岁的豪尔赫·达马索是位退休上校,经常在博客中抨击政府。谈起中下级军官的生活,达马索对《纽约时报》说:“军队中的大多数人觉得生活质量下降了。”
很多政府雇员有同感,失落感也在增强。
经济改革给古巴社会带来了不少变化。健身房、水疗中心、餐厅、舞蹈学校、电影院等纷纷出现,为那些“先富起来的人”提供了享受生活的好去处。但这些场所收费昂贵。哈瓦那的一名教师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理发的价格从1.2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7.38元)涨到20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122.93元),月薪五六百古巴比索的政府雇员大呼“吃不消”。
在失落感的驱使下,一些人扔掉“铁饭碗”,辞职“下海”。
埃尔维斯·阿方索曾是哈瓦那一家医院的医生,月薪750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4609.71元),属于中上等。但他有4个孩子,为了多赚点儿钱,他在2013年年初辞掉工作,做服装生意。“生意有赔有赚,总体上比上班挣钱多。”阿方索笑着对美国《国际财经时报》说。
古巴“有意给改革降速”?
古巴政府向体制内人士发放住房,对于缓解他们的失落感到底有多大作用,目前不得而知。批评者认为,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做法,显示出古巴的改革“雷声大雨点小”。
英国广播公司称,2011年之前,古巴人只能买卖1959年以前生产的汽车。2011年,古巴政府出台新规,允许古巴人私下买卖二手车,从国营商店购买新车或二手车,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能优先获批买车的人大多“对政府有贡献”,比如医生、外交官等。2013年12月18日,古巴取消了购车审批。
国营商店里的新车,价格如何?《经济学人》称,一辆2013款标致508标价25万美元。看着价签,机械师厄内斯托说:“他们根本不打算卖这些车,只是展出罢了。”
有分析认为,车价高昂是古巴经济改革的“成果”之一。《国际财经时报》称,2012年,古巴三分之一的新车在卖出后又被转手。购车审批被取消后,新车黑市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后,国营商店里的车价和此前的黑市价格相差无几,有的甚至更高。
今年1月1日是古巴革命胜利55周年纪念日,劳尔·卡斯特罗在圣地亚哥发表讲话,不点名地批评某些国外组织“试图将‘新自由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引进古巴”。
“此前劳尔多次提到改革不应操之过急,”驻哈瓦那的一位外交官对《国际财经时报》说,“这些迹象说明,他在有意给改革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