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2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人父母者为何愈发不快乐?

○作者 [美] 玛丽莎·贝拉克 ○译者 姜琳 《 青年参考 》( 2014年02月26日   32 版)

    《只有喜悦,没有乐趣》(All Joy and No Fun),艾科出版社2014年1月,320页。

    当今社会给为人父母者施加了远超以往的压力,也就剥夺了他们养育儿女的快乐。

    珍妮弗·西尼奥的新书《只有喜悦,没有乐趣》是由她2010年发表的一篇杂志文章扩展而来的。正如标题显示的那样,本书探究了孩子们如何影响父母,以及为人父母者为何不比没有子女的人更快乐——从许多方面看,根本不如没孩子的人快乐。

    本书分六章,西尼奥用四章剖析了为人父母的无趣之处。刚当上父母的人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很多可供自主支配的时间。“以前,你们是典型的唯我主义者,来去随意;后来,你们成了父母,有了很多羁绊,再也不能像单身男女那般自由了。”

    她也强调了孩子对婚姻的压力,尤其是当小家伙们还无法自立的时候——有孩子的夫妇明显地比没孩子的夫妇吵架更多,吵架的主题多数是关于孩子的。她还探究了父母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自我怀疑,称青少年和父母的斗争对后者伤害更大。“这些斗争加重了已存在的危机,尤其是在工作和婚姻方面,有时揭示了父母们多年未能认识到的问题。”

    我曾是少年,但还不是少年的父母,不是很了解少年令父母多么头疼。然而,我认同西尼奥说的初为人父母之辛苦——我是在一个照顾病儿的不眠之夜后写这篇评论的,我知道自己最终会淡忘这段时间的辛苦,但现在做不到。我觉得,大多数父母也会同意她的观点,即:若痛苦的记忆能够很快被淡忘,你就从育儿中得到了更多快乐。

    为了更好地表达为人父母的苦乐,在本书的发布会上,作者提到了她所见的许多情景。“厨房里突然传来一阵咝咝声,路可(爸爸)让艾贝相信,那是锅里的土豆煮开了。路可喊道,“它们在尖叫,‘啊——’”接着举起手在空中摇摆,说,“你要吃我们了,你这个只有四岁的小不点儿!”西尼奥写道,“这个男子汉如此模仿绝望的土豆。”

    和很多有关育儿的论文相比,西尼奥的文字同样能吸引男性家长的目光。除了路可,她还写了休斯敦郊区一位酷爱足球的爸爸和明尼苏达州玫瑰山一名两个孩子的父亲。那位明尼苏达州的父亲接近她所说的“模范家长”——他对孩子们很关心,但并不总是刺激他们,也注意给自己留足休闲时间,相信自己的判断,宣称,“我就是标准。”

    西尼奥想让读者从她的书中意识到,二战后,现代儿童与父母已被“重新定义”。她论证了“游手好闲的孩子的增多”,将今天的孩子与过去要出去工作赚钱贴补家用的孩子相比较,称21世纪的孩提时期“很漫长,父母得全程提供庇护,全力支持孩子的教育和情感发展”。换个角度看,“我们当父母的职责变得更加复杂,但始终没有一套新的脚本来指导我们怎样培养子女。这几乎注定了,个人和家庭层面的不愉快将源源不断。”

    即便和儿童经常死于疾病的年代相比,当代社会的种种负累依然让父母快乐不起来。尽管如此,西尼奥提到的一些论点,听起来多少有点过火。

    她指出,“美国人正为子女们准备一种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生活”。不过在我看来,即使两位教师的后代变身为新新人类,即使数字时代的孩子让对新技术不甚熟悉的父母无所适从,父母的收入和所受的教育仍然会影响后代的收入和所受教育的多少。  

    同样,西尼奥说青春期的焦虑是过度受宠的童年引起的不良后果,这也经不起琢磨。毕竟,我们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同样的行为,想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或者《傲慢与偏见》中的莉迪娅·班纳特,或者由愤青们激起的政治革命吧。

    西尼奥认为,因为更多地实施优生学规划,父母的婚育年龄比以前大,他们“对孩子应为父母做的事情抱更大的期望,没有把孩子当成生活中平常的一部分,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成就感的来源之一”。不幸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希望、梦想和周密计划的结果。书中提到,每年有40%的美国初生婴儿——约170万——是因意外怀孕来到世上的。

    尽管不足之处不少,西尼奥的书还是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比如,她建议用“待在家里的妈妈”代替“家庭主妇”,因为专门在家照顾孩子会让女性受到的压力增大。另外,她观察到,大多数育儿博客是由幼儿的父母写的,“因为一个小宝贝讨厌豌豆并不会让父母感到丢脸,但一个少年如果不正派就会让父母很难受”。

    本书末尾又提到了快乐与它难以琢磨的性质。西尼奥主张,父母不会时时刻刻都快乐,当快乐在我们的回忆中愈发鲜明的时候,它“可能不是那种日复一日的欢愉,而是我们基于想象的产物,是我们唤起和回忆的特定片段,组成了半虚构的生活故事”。

    这本书的一些内容令人忧愁,但我更赞成它倡导的——不仅应该努力捕捉重要时刻的快乐,而且要努力去意识到每日的快乐。上周末,我跟女儿一起观察一只停在家门前的猫头鹰。我们有几本猫头鹰的图画书,却是头一次亲眼见到这种怪模怪样的鸟儿在树上与我们对视;那一刻,母女二人就像看到童话作家笔下的故事成为现实,几乎同时欢呼起来。

    □美国《华盛顿邮报》

 

物种大灭绝再度降临,导演是人类
为人父母者为何愈发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