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如何保证粮食安全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4年02月19日
26
版)
|
河南驻马店市英才少年学校老师杨艳,正在麦田给学生讲解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
|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10年)》强调,在重视食物数量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
2月1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再次重申去年中央经济会议中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概念。
英国《金融时报》惊呼,中国“放弃了其最神圣的信条之一,实际上摒弃了粮食完全自给自足的政策”,美国《福布斯》杂志更是担心“一个无法保证食物自给自足”的中国,将对世界造成严重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粮食进口政策更加自由开放的同时,文件中也再次强调须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保障粮食供应的承诺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端中国粮。
中国粮食自给政策发生变化?
引起《金融时报》关注的,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10年)》中提到的一个数字:到2020年,将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低于2013年6.02亿吨的粮食产量,“在重视食物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在该报看来,这意味着中国长期坚持的完全自给自足的信条已发生很大变化,“实际上摒弃了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这是新领导班子的改革措施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也认为,中国粮食产量很快就会低于消耗量,从而结束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的主要食物自给自足的局面。
根据新的规则,中国将优先鼓励肉类、蔬菜和水果的供应,并注重其质量。这些农产品需要的土地少于散装谷物,又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这将导致中国从有足够耕地面积种植谷物的国家增加进口,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
2013年10月,据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站报道,中国财政部宣布将投入6亿元人民币提高粮食产量。
同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粮食安全有些“意外”地被摆在重要位置,成为次年经济工作6项任务之首。此次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不久之后于12月25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用生动的语言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会议还引用当时的流行语,提出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一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明确提出中国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的具体内涵: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按照一般原则,自给率在100%以上是完全自给,位于95%~100%之间,就是所谓的基本自给。一旦自给率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2014年1月19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再次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内容列入文件之首。
中国能否守住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
事实上,是否将大豆纳入粮食自给率的计算范围,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守住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
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保证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
在随后的多年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基本一直保持在100%以上。直到2004年,中国首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继续强调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然而此时,由于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守住“红线”已经越来越困难。
2013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坦然承认,虽然中国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但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并没有改变粮食供应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状,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
在对中国粮食自给政策的解读中,2012年无疑是个分水岭式的年份。当年,中国进口谷物7700多万吨。按照一人一年吃800斤粮食计算,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
2013年1月至6月,中国进口小麦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稻米进口量达131.13万吨。不过,让粮食自给率踩了“红线”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量进口大豆。
从1996年之前的出口到1996年进口100万吨,再到2012年进口5860万吨,中国大豆的自给率如今只有20%,相当于购买了全世界可以出口大豆的60%。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中国与美国签署2600万吨的大豆合同,创下历史新高。
在中国的统计口径中,谷物、豆类和薯类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内,而谷物则包括小麦、稻谷及玉米、大麦、高粱等粗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曾多次将大豆计算在内,警告中国粮食安全告急,甚至可能危及世界粮食安全。
因此,一些中国专家提出,在论及粮食安全水平时,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加科学精准,也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
这次,“谷物基本自给”的提法将大豆“踢出”保证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的范围,可以视作对这一争论的解答和回应。但许多分析家预测,中国政府将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审视95%这一“红线”。
中国如何保证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过去20年中,一代中国人的“口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地区的人均食品消费从勉强维持生存,上升至媲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肉类对于农村地区的穷人来说仍是偶尔享用的美味。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中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近50公斤,奶制品消费27公斤,水产平消费2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消费13公斤以上。与之相适应的,是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每出产1公斤肉,需要消耗3~5公斤粮食饲料,其间的巨大落差,不得不通过进口来平衡。近年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从美国进口玉米用作饲料。周边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的稻米比中国便宜30%,这些廉价大米主要被中国企业用于生产米粉、米酒等。
让矛盾愈加尖锐的是,在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之后,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要求下,中国很难实现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或者说,产量的增长很难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这意味着,适度放开、适度进口口粮及饲料用粮将不可避免。
对于这个要养活13亿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大国效应明显的国家而言,如果长期不能实现口粮自给,外国生产的小麦、稻谷价格,中国可能难以承受,甚至危及安全。更何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饥荒肆虐的历史仍然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对粮食安全的信心,对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其他国家则在担心,中国大量购买粮食,可能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2~2013年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逼近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即便中国自给率只是稍微下挫,对世界粮食贸易而言也非同小可,”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周厚丰告诉《金融时报》,“中国进口5%的粮食,就相当于世界谷物贸易的1/3或半壁江山。”
《福布斯》杂志则为中国提出购买之外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国外购买农田,自己生产粮食。
2012年底,曾有传言称,中国将与拥有大片小麦地的乌克兰农业巨头UkrLand Farming签署投资协议,购买乌克兰耕地的5%。尽管最终被证实是虚假消息,《福布斯》仍然认为,这是不屈不挠满足13亿人口需求的中国“自然会采取的方向”。
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站则指出,食物可能成为推动中国西行的重要动力,这对美国、俄罗斯、中亚乃至中东欧而言,都不失为一个经济机会。
2月10日,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再次重申去年中央经济会议中提出的“谷物基本自给”概念。
英国《金融时报》惊呼,中国“放弃了其最神圣的信条之一,实际上摒弃了粮食完全自给自足的政策”,美国《福布斯》杂志更是担心“一个无法保证食物自给自足”的中国,将对世界造成严重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粮食进口政策更加自由开放的同时,文件中也再次强调须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保障粮食供应的承诺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端中国粮。
中国粮食自给政策发生变化?
引起《金融时报》关注的,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10年)》中提到的一个数字:到2020年,将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低于2013年6.02亿吨的粮食产量,“在重视食物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
在该报看来,这意味着中国长期坚持的完全自给自足的信条已发生很大变化,“实际上摒弃了粮食自给自足的政策”,这是新领导班子的改革措施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也认为,中国粮食产量很快就会低于消耗量,从而结束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的主要食物自给自足的局面。
根据新的规则,中国将优先鼓励肉类、蔬菜和水果的供应,并注重其质量。这些农产品需要的土地少于散装谷物,又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这将导致中国从有足够耕地面积种植谷物的国家增加进口,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乌克兰。
2013年10月,据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站报道,中国财政部宣布将投入6亿元人民币提高粮食产量。
同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粮食安全有些“意外”地被摆在重要位置,成为次年经济工作6项任务之首。此次会议提出,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不久之后于12月25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用生动的语言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会议还引用当时的流行语,提出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这一次,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明确提出中国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的具体内涵:确保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保持100%自给。按照一般原则,自给率在100%以上是完全自给,位于95%~100%之间,就是所谓的基本自给。一旦自给率小于90%,粮食供求的风险就会增大。
2014年1月19日,中央发布一号文件,再次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内容列入文件之首。
中国能否守住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
事实上,是否将大豆纳入粮食自给率的计算范围,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守住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
1996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中,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保证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
在随后的多年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基本一直保持在100%以上。直到2004年,中国首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
2008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继续强调95%粮食自给率的“红线”。然而此时,由于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守住“红线”已经越来越困难。
2013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坦然承认,虽然中国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但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并没有改变粮食供应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状,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
在对中国粮食自给政策的解读中,2012年无疑是个分水岭式的年份。当年,中国进口谷物7700多万吨。按照一人一年吃800斤粮食计算,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
2013年1月至6月,中国进口小麦219.35万吨,同比增长294.9%,稻米进口量达131.13万吨。不过,让粮食自给率踩了“红线”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量进口大豆。
从1996年之前的出口到1996年进口100万吨,再到2012年进口5860万吨,中国大豆的自给率如今只有20%,相当于购买了全世界可以出口大豆的60%。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中国与美国签署2600万吨的大豆合同,创下历史新高。
在中国的统计口径中,谷物、豆类和薯类都被囊括在粮食的范围内,而谷物则包括小麦、稻谷及玉米、大麦、高粱等粗粮。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曾多次将大豆计算在内,警告中国粮食安全告急,甚至可能危及世界粮食安全。
因此,一些中国专家提出,在论及粮食安全水平时,用谷物自给率代替粮食自给率更加科学精准,也更具有统计上的可比性。
这次,“谷物基本自给”的提法将大豆“踢出”保证中国人“舌尖上的安全”的范围,可以视作对这一争论的解答和回应。但许多分析家预测,中国政府将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审视95%这一“红线”。
中国如何保证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过去20年中,一代中国人的“口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地区的人均食品消费从勉强维持生存,上升至媲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肉类对于农村地区的穷人来说仍是偶尔享用的美味。
据《福布斯》杂志统计,中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近50公斤,奶制品消费27公斤,水产平消费20公斤以上,食用植物油消费13公斤以上。与之相适应的,是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意味着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每出产1公斤肉,需要消耗3~5公斤粮食饲料,其间的巨大落差,不得不通过进口来平衡。近年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从美国进口玉米用作饲料。周边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的稻米比中国便宜30%,这些廉价大米主要被中国企业用于生产米粉、米酒等。
让矛盾愈加尖锐的是,在粮食产量连续10年增长之后,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减轻资源环境压力的要求下,中国很难实现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长,或者说,产量的增长很难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这意味着,适度放开、适度进口口粮及饲料用粮将不可避免。
对于这个要养活13亿人、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大国效应明显的国家而言,如果长期不能实现口粮自给,外国生产的小麦、稻谷价格,中国可能难以承受,甚至危及安全。更何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饥荒肆虐的历史仍然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挥之不去,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对粮食安全的信心,对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其他国家则在担心,中国大量购买粮食,可能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2~2013年全球谷物产需缺口约640亿斤,反映全球粮食供求状况的库存消费比逼近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即便中国自给率只是稍微下挫,对世界粮食贸易而言也非同小可,”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周厚丰告诉《金融时报》,“中国进口5%的粮食,就相当于世界谷物贸易的1/3或半壁江山。”
《福布斯》杂志则为中国提出购买之外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即在国外购买农田,自己生产粮食。
2012年底,曾有传言称,中国将与拥有大片小麦地的乌克兰农业巨头UkrLand Farming签署投资协议,购买乌克兰耕地的5%。尽管最终被证实是虚假消息,《福布斯》仍然认为,这是不屈不挠满足13亿人口需求的中国“自然会采取的方向”。
西班牙“欧亚评论”网站则指出,食物可能成为推动中国西行的重要动力,这对美国、俄罗斯、中亚乃至中东欧而言,都不失为一个经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