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2月1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职场圣经

别把工作变成瘾症

○作者 Cosima Marriner ○译者 韦华明   青年参考  ( 2014年02月12日   43 版)

    我们中的大多数在假期里休息,但一些人永远不会停止工作,他们是工作狂。工作狂们一天24小时都记挂着工作,工作在他们的生活中比任何人和事都重要。

    凯特觉得自己正在走向崩溃。得到梦想中的工作后,为了达到各种目标,她没日没夜地工作,有时连续3个星期都不休息一天。

    “我觉得自己的精力消耗殆尽。工作上的事,我不能停止思考,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为工作担忧。我会做跟工作有关的梦,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工作。即使在假期里,我也不能全身心地跟亲友们共度温馨的时光。”凯特说。

    30岁的凯特有头痛和肠胃病,每天下班时都精疲力尽,不想再做任何事。

    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一次,我忍不住哭着说,‘我不是机器,却把自己当成机器’。”

    “工作迷恋”这个说法是在50多年前出现的。提出这一说法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韦恩·奥慈,他把工作狂定义为“过度工作,身体健康、个人幸福和人际关系明显受到妨碍”。

    最近发布的澳大利亚工作与生活指数显示,澳大利亚人的工作强度比欧洲人大。五分之二的澳大利亚人称,最后期限临近,他们的工作要加快进度;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量过大。

    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8%至25%的职场人士被认定为工作狂。人们对有赌瘾、酒瘾的人没有好印象,但很多人认为,“工作迷恋”是“值得尊敬的瘾症”。

    65岁的悉尼学者维罗尼卡说:“迷恋工作有回报,你会得到声望,获得金钱,得到一个工作狂能得到的一切,却很难看到,迷恋工作对你的伤害。”

    组织心理医生丽安娜·法拉第-布拉什说,每个工作狂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得到奖励,而是为了赶走恐惧和焦虑”。

    极端迷恋工作会导致过劳死。2013年12月,27岁的广告撰稿人布拉德尼娅·普拉米塔在雅加达的办公室里连续工作了30个小时,此后离开了人世。2013年8月,在伦敦,21岁的实习生莫里兹·厄尔哈特连续工作了72小时后癫痫发作,在浴室中死去。

    并非所有工作狂都是公司里的红人。一些建筑工人、家庭主妇、街头艺人都是工作狂,他们有太多的事要做,却没有什么成就感。

    30岁的职场研究者格雷格·弗伊斯特说:“我有点儿震惊。每个人都那么关注工作,就连休息日都排得满满的。他们是有问题的完美主义者,他们不能放下做了一半的事,但每天要做的事太多,根本不可能全做完。”

    以前,弗伊斯特在家时总是谈论工作,不断生病,现在他改变了自己,一有空就阅读哲学著作。他说:“之前我有一种哲学——如果每天的工作时间不超13个小时,就是在浪费时间。”

    女友苏菲强迫他放弃了工作狂的生活方式。他说:“在爱情中,我收获的要比在工作中多得多。”

    很多工作狂的父亲也是工作狂。弗伊斯特的父亲在42岁时因为工作时间过长而突发心脏病,弗伊斯特把自己过度工作归因于这个阴影。

    他清楚地记得,12岁的他在床上看闲书,父亲责备他说:“为什么不去学习?这是一个压力很大的时代。”

    维罗尼卡把“工作迷恋”归因于少年时母亲酗酒。“我当时感到非常孤独,你在小时候习惯了依赖自己,长大后就会习惯呆在办公室里。”

    维罗尼卡认为,她对工作的迷恋让她失去了爱情,也让她不能深入发展友谊。“如果你有个人问题,你可以轻松地把它们隐藏在工作中。”因为迷恋工作,维罗尼卡常常失眠、焦虑。研究显示,工作狂更有可能酗酒,罹患痴呆、心脏病、肠胃疾病和糖尿病。

    凯特和维罗尼卡这些不再想当工作狂的人,正在学习设定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放下不现实的期望,享受休闲时光。当凯特和维罗尼卡努力摆脱“工作迷恋”时,另一些人却沉溺其中。这些人不能停止工作,他们宣称,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当工作狂,并坚持说自己非常享受工作狂的状态。

    互联网企业家拉斯兰·科甘说:“我喜欢正在做的事。当人们问我,‘你每周工作多长时间’,我会告诉他们,我每天工作24小时,我喜欢这种状态。”

    经营着一家咖啡馆的安娜·霍普金斯有类似的看法。她说:“人们说我是工作狂,但我喜欢我做的事,所以并不把它当成工作。做你想做的事,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乔布斯在发明苹果手机时,没有谈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别把工作变成瘾症
你有心理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