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加拿大女学者长居异乡70载

伊莎贝尔·柯鲁克:从观察中国到融入中国

○本报特约撰稿 穆康德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22日   13 版)

    1947年冬,伊莎贝尔和丈夫戴维在河北十里店。

    加拿大学者伊莎贝尔·柯鲁克在中国度过了98载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她的身份在社会学家、“革命同志”与教师间变换,由中国社会的旁观者转化为它的一分子。

    加拿大人伊莎贝尔·柯鲁克是教育家,是新中国英语教学拓荒人,她的许多学生活跃在中国外交和英语教学领域。从一个青春洋溢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伊莎贝尔亲历了中国20世纪的风云变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

    这段文字出自《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的一则报道。和她的同胞白求恩相比,伊莎贝尔在中国公众中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但她对中国的感情丝毫不逊于前者。2013年岁末,随着伊莎贝尔的专著《兴隆场的困境》英文版再版发行,这名扎根东方,注定将终老于中国的加拿大女性,以一位隐姓埋名多年的社会学家的面貌,出现在西方媒体视野中。

    乡土生活的外来记录者

    1940年到1941年,有位皮肤白皙、身材苗条的外国女性,频频在四川省兴隆场(兴隆场建于清代,1926年设兴隆镇)走街串巷。她身着朴素的蓝外套,脚蹬草鞋。更显得入乡随俗的是,她手中始终握着一根木棒,作为护身武器,以防被乡下人驯养的狗咬伤。

    这位女性就是时年25岁的伊莎贝尔。生于成都的她,双亲都在华西协和大学任教。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消息,1940年10月,受中华基督教联合会委派,伊莎贝尔来到兴隆乡(现大兴镇),挨家挨户走访了1497户人家,藉此收集到大量有关乡民生活的素材──他们往往家徒四壁,穷到连烧水壶都买不起;有些民居中,不时飘散出一缕鸦片烟。 

    伊莎贝尔在兴隆场进行社会调查期间的所见所闻,后来成为《兴隆场的困境: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的身份、改革和抵抗》一书的创作基础。作为社会人类学历史上第一部由西方女性完成的、逐户采访式的社区调查记录,它犹如一幅中国20世纪中叶乡村生活的全景画,呈现了大量鲜活的细节——

    一对多年不见的老友在杂货铺外偶然相遇,其中一个是从璧山赶来购货的,另一个是在集市上卖农产品的本地农民。璧山人请对方喝壶酒庆祝久别重逢。他们一杯接一杯,越喝越高兴,酒酣耳热之际先是互相开玩笑,后来不知为什么事发生了争吵,竟然拳脚相加,璧山人被打倒在地,衣服挂在桌角上撕了个大口子。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比较严重了,于是安排双方“讲理”,裁定由那个本地农民付给对方缝补衣裳的钱。这场架打了约莫1个小时。

    夜里8点,27号房的卫书尧和母亲争吵起来……傍晚7点钟左右,他去武庙赌博,在一旁转悠的七弟看得手痒,跟哥哥借钱没有得逞,便赶回家向母亲告状。后者亲自跑到武庙去跟卫书尧要钱,娘儿俩于是大吵起来。回到家里,战斗继续进行。卫母大哭大闹,威胁要去上吊,说这样就能见到死去的丈夫,跟他“说道说道这个不孝的儿子”。卫书尧则扬言离家出走,把他们全甩下不管。娘儿俩整整吵了两小时,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为止。

    类似的市井琐事看似平凡,却令国外社会学研究者如获至宝。用他们的话说,伊莎贝尔讲述的故事十分精彩,就像一束照亮往事的光,令现代人得以窥见一个已消逝的世界。

    从同情到参与中国革命

    伊莎贝尔笔下的乡村社会活灵活现,至于她自己“情定”中国的过程,同样颇具故事性。

    考察兴隆乡前后,她首次与英国共产党成员戴维·柯鲁克相遇。伊莎贝尔晚年曾提到,年轻时的她曾是和平主义者,崇拜甘地,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而戴维在她的思想转变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一次,他向她发问:如果得了重病,你是愿意接受激烈迅速的手术来治愈它,还是推迟手术、继续忍受病痛?“因为我住在农村,知道农民们怎么生活,所以我说我要选择手术,尽管我知道那里面会有暴力,因此……我对共产主义充满同情。”

    1942年夏,两人在伦敦结为伉俪。时值欧洲烽火连天,戴维决定投身反法西斯战争,很快被召入英国皇家空军任情报员。伊莎贝尔也参加了加拿大妇女军团,成为护士。

    这种分居两地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二战结束不久,柯鲁克夫妇先后进入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研究中国问题。重读斯诺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时,夫妻俩达成了共识:斯诺写的已是10年前的事情,如今的中国又发生了什么?应该亲眼去看看。再度前往亚洲前,两人还与《时代》杂志和路透社签约,专门撰写关于中国的报道。

    柯鲁克夫妇的中国之行始于1947年夏。他们首先来到香港,由中共香港工委负责人安排,经上海抵达天津,与设在那里的联合国救济与建设总署中的中共代表建立联系。几经辗转,两人于同年11月在河北省武安县十里店村落脚,马不停蹄地展开社会调查。

    彼时,恰逢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在老解放区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其中一支工作队由该局机关报《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组成,共12人。他们于1948年2月下旬进驻十里店村,就土改工作展开复查,与柯鲁克夫妇巧遇。伊莎贝尔回忆称,她为此深感庆幸,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英语流畅”,在柯鲁克夫妇与中国农民建立互信的过程中帮了大忙。

    一张老照片显示,柯鲁克夫妇和工作队中的其他人一样,穿着粗糙的土布制服。“早上6到8点是政治学习,之后走街串巷,到农户家里采访,了解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土改情况……当地农民不喜欢坐在桌前吃饭,他们端着盛满饭菜的碗,到街上和邻居们边吃边聊。这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接近他们,和他们谈话的好机会,而且,这种环境很让人放松。”

    夜幕落下,喧嚣的人群散去,唯有柯鲁克夫妇的小屋透出灯光,传出噼啪作响的打字机声。1959年,伊莎贝尔与丈夫合作撰写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在英国伦敦付梓。内容更翔实的《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迟至1979年才在纽约问世。

    投身教育 从此长居异乡

    结束在十里店的调查,夫妻俩还没有拟定下一个目的地,中共华北局便捎信过来,称希望他们到石家庄外语训练班(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帮忙,那里急需英语教师。干过情报工作的戴维很有语言天赋,伊莎贝尔也在华工作多年,简直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柯鲁克夫妇来到外语训练班,被那里简陋的物质条件震动。得知学校最缺的就是标准化的教材,他们立刻投入相关工作。很快,柯鲁克参与编辑的汉英词典得到了认可。

    在此过程中,伊莎贝尔和丈夫决定长期留在中国,“这一留就留了将近70年”。

    夫妻俩对中国外语教学事业的态度,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室原主任唐钧的一席话中可知一二:“……文革后,我们请柯鲁克先生审订教材,他还是有求必应。对这些‘额外’的工作,他从未接受过任何报酬。1978年教材会议期间,我们曾请他审订过一本教材。我听说柯鲁克先生喜欢喝威士忌酒,便买了一瓶,托同事送给他。他拿到酒后非常高兴,道,‘唐钧怎么知道我喜欢喝威士忌的?’那位同事补了句,‘他还感谢你帮他们修改教材呢。’柯鲁克先生一听这话,马上退了这瓶酒,死活不肯收了。”

    “文革”时遭遇隔离审查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政治运动成为中国社会的头等大事。身为少数在华工作、生活的欧美人,伊莎贝尔亲眼目睹的事实,在她自己心中依然是弥足珍贵的。

    1964年,“农业学大寨”的口号红遍中国,伊莎贝尔也去大寨考察了两次。不过在她看来,学大寨的浪潮中,全国有的地方表现好,有的地方学得差。以璧山县大兴镇为例,当地干部群众起先还懂得“因地制宜”,但后来,地方政府愈发追求形式,生搬硬套,甚至要求垒坝前必须将石头凿成正方形,以求美观,结果浪费劳动力,也未达到预期效果。 

    “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则令伊莎贝尔和丈夫意识到,自身已非单纯的局外旁观者——由于被指控有“间谍嫌疑”,戴维在北京秦城监狱被关押5年,她自己也在学校里被隔离审查了3年。这一回,是中国人掀起的政治风暴,令这对夫妻饱尝分离之苦。

    二人并不认为中国人应该为“文革”时的暴行负责。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戴维在自传中写道:“我于1973年获释。老朋友和新朋友都来问我,‘中国人’如此对待我,我为什么不离开中国?我的回答是,这样对待我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敌视中国的人。”

    伊莎贝尔也表示,她“珍惜”见证中国这段重要历史的机会,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财富。“我很高兴在中国度过了大半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如果我当时选择留在加拿大,我就无法经历这一切。”

    花甲之年方得回归本行

    政治风暴平息后,伊莎贝尔得以把精力重新倾注到社会学研究上。她取回了在“文革”期间被抄走的个人资料,包括当年在兴隆场留下的调查笔记。当时已届花甲之年的她,终于有时间将这些在一只大铁箱中沉睡许久的素材整编,是为《兴隆场的困境》一书的雏形。

    接受《华尔街日报》电话采访时,刚过98岁生日的伊莎贝尔对在四川乡间的见闻如数家珍,仿佛一切只是发生在昨天。她提到,在“袍哥”势力极盛的当地,“绝大多数人都穷,但大家很‘抱团’”。村民们普遍抵触当局的税收和征兵政策,但还是接纳了这个挨家挨户敲门的外国女人。她略带幽默地说:“我穿得和他们一样,说的也是汉语,就是有点口音。”不过,考虑到旁边一位来自上海的同事说话同样带着奇怪的腔调,两人受到的待遇其实无甚不同。  

    上世纪80到90年代,伊莎贝尔曾故地重游,陆续回访了当年打过交道的一千多户中国家庭。她的二儿子迈克尔表示,伊莎贝尔原本打算完成另一本(基于第二次访问兴隆场的经历的)著作。“不过,母亲已经98岁了。我认为她不会再次动笔了。”

 

伊莎贝尔·柯鲁克:从观察中国到融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