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不离开就“无限期居住”

以色列:非洲避难者艰难过活

本报特约撰稿 章鲁生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15日   17 版)

    近年来,非洲避难者与以色列人的摩擦时有发生,但仍有很多以色列人对非洲避难者持同情态度。图为一名以色列男子在向非洲避难者提供食物。

    非洲避难者在特拉维夫街头打出“我们是难民”的标语

    1月5日,非洲避难者在以色列举行罢工,抗议以色列通过强制非法移民在指定地点“无限期居住”的法律。在这起纷争的背后,是数万名非洲非法移民在以色列艰难讨生活的现实。

    “无限期居住”就是“无限期关押”?

    1月6日,走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街头,“会发现咖啡馆和餐馆门口都挂着不同于以往的标牌”。美国《纽约客》杂志自由撰稿人露丝·玛格丽特在1月8日发表于该杂志网站的文章中写道:“一块标牌上写着‘今天我们将使用塑料餐具’。”在特拉维夫南部的雅法,玛格丽特注意到了类似的现象:一家酒吧贴出告示称“将晚些时候开业”、“酒水单上的选择有限”……

    原来,数千名非洲避难者正在以色列举行为期3天的罢工。在以色列,非洲非法移民多从事洗碗工、清洁工、厨师等工作。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罢工,势必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月5日,罢工第一天,两万多名非洲避难者手持写有“我们是难民,不是罪犯”等字样的标语,在特拉维夫的拉宾广场集会;第二天,他们沿着特拉维夫的街道“散步”,并在外国使馆前示威;第三天,他们到以色列的议会大楼前示威。以色列的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游行。

    这些非洲避难者抗议的是以色列议会于2013年12月中旬通过的《预防渗透法修正案》。

    起初,以色列的“预防渗透法”允许政府对非法移民实施抓捕,在不经审判的情况下关押,最长可关押3年。2013年9月,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布此项法律违宪,《预防渗透法修正案》于是产生。

    根据该修正案,以非正常途径进入以色列者将被拘禁一年,同意离开以色列者将得到更多赔偿——从之前的1500美元提高到3500美元。

    修正案还规定,以色列政府可将没有长期有效签证的非法移民送往一处“开放的居住设施”,让他们“无限期居住”,直到他们同意离开以色列。

    这个“开放的居住设施”地处以色列南部沙漠,可容纳3000多名居民。理论上,这里的居民白天可以离开,但必须在傍晚前回来,管理人员对他们执行一天点名3次的制度。

    非洲避难者认为,这个“开放的居住设施”就是一座监狱,“无限期居住”就是“无限期关押”,因此罢工抗议。

    “我们是被遗忘被忽视的群体”

    在以色列生活的非洲人主要来自东非。从1984年至2013年8月,以色列发动了数次行动,将埃塞俄比亚的10万“法拉沙人”(意即被放逐者或陌生人)移民至以色列。“法拉沙人”据说是古犹太国王所罗门和统治过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的后代。由于经济和政治原因,他们曾皈依基督教,但一直保留着一些犹太教传统,所以被以色列人视为“黑皮肤的同胞”。

    自2006年起,来自苏丹和厄立特里亚的大批难民,为逃离贫困和政治动荡进入以色列。据估计,这个群体约有5.3万人,是“法拉沙人”之外以色列的第二大非洲人群体。不过,这个到以色列寻求工作和庇护的群体“从未获得法律上的认可”。自《预防渗透法修正案》通过以来,据称已有300多人被捕。

    “‘预防渗透法修正案’给了我们两条路:要么被长期关押,要么离开这个国家。”来自厄立特里亚的28岁避难者基达内·伊萨克不满地说,“我们在这里定居多年,从未享有任何人道待遇。我们是被遗忘被忽视的群体。”

    即使是“被遗忘被忽视”的“待遇”,如今也不是那么容易“争取”到的。在避难者们以往进入以色列的惟一入口——埃及与以色列边境,以色列政府筑起了“高科技墙”。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这道长240公里、高5米的隔离墙装有高科技监控设备,耗资3.7亿美元,耗时两年建成。以色列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有1万名避难者以非正常方式进入以色列;围墙建成后的201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锐减至34人。

    “一个悲哀的现实是,以色列需要他们”

    英国《卫报》称,以色列认为,大量非洲人的存在,会对犹太人的社会结构造成威胁。

    这与以色列对非洲避难者的身份界定有关。在以色列政府看来,这些人并非避难者,而是没有有效证件的非法入境者。以色列没有在他们入境后立即拘捕他们,是在实施“假释”。他们不享有工作的权利,却能以极低的薪水要求找到工作,侵害了以色列人的工作权。

    1月6日,非洲避难者举行罢工的第二天,在接受以色列新闻网站“Ynet”采访时,以色列内政部部长吉迪恩·萨阿强硬地指出,罢工行为“无异于向以色列的餐饮行业和政府开战”,“餐馆老板面对一水槽脏盘子的叫苦声,并不能让以色列改变政策”。

    以色列主流媒体也“旗帜鲜明”地对非洲避难者的罢工进行了报道。1月6日,以色列《新消息报》在头版刊发了颇具煽动性的标题:渗透者攻克了广场。

    一些以色列人对非洲避难者的罢工表示支持,认为政府不设法改善这些人糟糕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却将他们赶走了事,是“残忍、不人道、不明智的”。

    “一个悲哀的现实是,以色列需要他们。他们中的一些人受过教育,取得了学位,但整体而言,他们是廉价劳动力。我们想对政府说,赶快给他们提供工作吧!”53岁的特拉维夫市民西加尔·阿维维对《纽约客》说。

    监禁造成了避难者的“困难和痛苦”

    以色列政府对非洲避难者的态度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联合国难民署发表声明称,以色列对避难者的监禁措施造成了他们的“困难和痛苦”,违反了难民国际公约。

    1月10日,难民署发言人安德里亚·爱德华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以色列的《预防渗透法修正案》“严重限制了避难者的自由”,难民署理解以色列在管理移民和避难者方面面临的挑战,但“所有避难者都有权按照公正和有效的程序得到对待”。

    对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声明,1月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脸谱网上写道,“再多的抗议和罢工行动也无济于事”,“我们坚决要把这些非法渗透者赶出以色列”,“在过去的一年里,2600名渗透者被驱逐出境,今年的目标至少要比这个数字多”。

    被以色列驱逐出境的非洲避难者,有的回到了来源国——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等国,有的被遣送到乌干达。

    德国《明镜》周刊称,以色列与乌干达达成了一项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几年内,乌干达收容被以色列驱逐的非洲避难者,作为回报,乌干达将从以色列获得发展军事力量的资金、技术与装备支持。

    以色列内政部部长萨阿表示,自愿到乌干达去的非洲人将获得以色列政府的资金补助和机票,他们在以色列赚的钱,也可以随身带往乌干达。如果他们不愿意离开,就将被送到沙漠里的“开放的居住设施”去。

    这项协议被人权组织诟病,因为目前已有25万名来自卢旺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的难民生活在乌干达,生活条件极端恶劣。

    “那里的难民就像住在巨大的监狱里,未经许可不得外出。”乌干达人权人士大卫·内昆达对以色列《国土报》说。

    以色列检察总长耶胡达·韦恩斯坦反驳说:“乌干达是《日内瓦公约》的签署国,他们有保护避难者的庇护体系。”

 

以色列:非洲避难者艰难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