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沙龙“硬汉外交”成历史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4年01月15日   07 版)

    1973年11月28日,沙龙(左一)探访苏伊士运河西岸的以色列军营。

    1982年6月11日,时任国防部长的沙龙在特拉维夫指着黎巴嫩地图发表讲话。

    从1947年投身独立战争到2006年陷入昏迷,沙龙不曾缺席以色列与世界的每一个互动瞬间。他的名字响彻西奈半岛,影响了一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也让美欧领导人印象深刻。

    美国《大西洋月刊》称,刚刚离世的以色列前总理沙龙对巴以冲突和中东局势的影响,比任何人都要大。

    三次中东战争,乱世出英雄

    1947年,当20岁的沙龙开始军旅生涯时,巴勒斯坦问题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麻烦之一。

    从19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犹太人开始宣扬犹太复国主义,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独立国家。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此决议引起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在战争中显示出了惊人的军事天赋,并在军中迅速赢得声望。

    1956年、1967年和1973年,沙龙在三次中东战争中树立了威名。他高超的战术、务实的作风、毫不掩饰的野心与他的不妥协和不可预测的行为方式组合起来,令阿拉伯国家头疼。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成立。巴解得到阿拉伯国家和苏联的支持,而美国是以色列人的靠山。巴勒斯坦地区成了中东的火药桶,沙龙则在戎马生涯中迅速成长为乱世英雄。

    “屠夫”成为众矢之的

    1973年,沙龙入选议会,正式开始了政治生涯。以色列在中东历经15年的孤立,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沙龙在外交上的强硬态度。美国《大西洋月刊》称:“虽然沙龙是鹰派利库德集团的创建人之一,但他从来都不是右翼信徒。”

    上世纪80年代,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停滞状态。美国主导的埃以和谈卡在巴勒斯坦自治问题上。1981年6月,利库德集团联合全国宗教党等3个小党,在以色列成立了极右政府,新外长上任伊始就宣布了“三不方针”:不同意成立巴勒斯坦国、不同意耶路撒冷分治、不回到1967年边界。中东国家从中嗅到了以色列新政府的强硬气息。

    伊朗国王倒台后,以色列成了中东地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美国中东政策向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调整。里根政府不再强迫以色列在和谈中让步,并在1981年9月同以色列签署了第一个《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从经济和军事方面支持以色列。

    1982年6月,以色列驻英大使在伦敦被巴解激进派成员刺成重伤,以色列以此为借口于6月6日大举入侵黎巴嫩,挑起第五次中东战争。此时的沙龙是以国防部长,亲自策划和指挥以军入侵了黎巴嫩,他希望铲除黎境内的巴解组织,换来以色列北部边境的安宁。

    只用了3天时间,巴解组织的军事基地全部失守,沙龙倚仗军事优势,要求巴解人员放下武器,撤离黎巴嫩,从此不再动用武力,否则将血洗贝鲁特。巴解向苏联和阿拉伯国家求救,却遭遇冷脸。百般无奈之下,巴解只得承诺撤出黎巴嫩,却“无家可归”。有了黎巴嫩的前车之鉴,多数中东国家都不敢接纳巴解成员。经过反复协商,中东地区8国分别接收了部分巴解成员。

    当年9月,巴解撤出黎巴嫩,以色列纵容亲以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进入贝鲁特的两个难民营,杀害了几千名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平民。从此,在阿拉伯国家,沙龙的名字就和“屠夫”画上等号。

    贝鲁特难民营的屠杀激发了阿拉伯世界的怒火,为了报仇,激进组织在中东地区制造了一系列绑架和杀害西方人质的事件。美国和以色列借机宣扬巴解为恐怖组织,和谈的希望更加渺茫。

    然而,这场屠杀也给沙龙带来污点。英国议员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愤怒地谴责以色列“虚伪而且不负责任”,大量的英美媒体要求沙龙对屠杀负责。比利时国际法院缺席判处沙龙犯下“反人类罪”。

    在国际舆论的一直谴责声中,以色列政府也开始谴责沙龙,于是,沙龙辞去了防长一职。

    “带着必胜的信念和美国唱反调”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通过海湾战争确定了在中东的主导权,希望一鼓作气在中东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和平秩序。

    当时的沙龙是以色列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的成员,怀疑与巴勒斯坦人达成长期有效协议的可能性。他的计划始终是绕过巴解组织,而非与其合作。

    1996~1998年,沙龙在内塔尼亚胡政府中担任基础建设部部长,一手策划了以色列人在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聚居区大兴土木的行动。他通过广播动员以色列人:“每个人都动起来,跑步去占领山头。我们拿在手里的就永远是我们的,我们不拿的就会成为别人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将沙龙称为当今以色列政治地图的设计师。

    1998年,在克林顿政府的努力下,巴以签署《怀伊备忘录》,中东和平再现曙光。然而,沙龙强烈反对与巴勒斯坦讲和。2000年9月,沙龙在1000名警察的陪伴下进入巴以争议地区圣殿山,引发了巴解的强烈反弹。

    美国试图撮合巴以和谈的努力,由于沙龙的搅局彻底失败。美国批评家指责沙龙故意激起巴勒斯坦人的情绪,破坏脆弱的和平,推进他自己的野心。

    英国《旁观者》杂志称,英国工党议员考夫曼愤怒地谴责沙龙:“我以前认为他是个战争犯,现在我认为他是个傻子!他一定是死海的水果吃多了,才会带着必胜的信念和美国唱反调!”

    克林顿政府自此放弃了当巴以“和事佬”的努力,沙龙则在第二年3月的选举中顺利成为以色列总理。

    “单边行动”动机仍然成迷

    出任总理后,沙龙对待巴勒斯坦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2002年12月,他首次同意巴有条件建国。

    2003年5月,美俄、欧盟和联合国推出了中东和平“路线图”,巴以局势一度回暖,却因以修建隔离墙和阿拉法特不肯放弃恐怖武装而搁浅。西方媒体要么采取偏向以色列的立场,要么就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沙龙和阿拉法特都要对局势负责。《旁观者》杂志甚至表示:“不能过份谴责以色列与阿拉伯邻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以色列是该地区惟一一个民主国家,并且在半个世纪的外患中存活下来”。

    2003年11月,沙龙首次提出“单边行动”,这是他提出的“隔离”政策的一部分。2005年8月15日,他不顾国内强硬派的反对,正式启动单边行动计划。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以色列人就从占领了38年的加沙地带单方面撤离。此举在以国内引来的争议至今没有平息。沙龙甚至为此退出利库德集团,组建了相对温和的“前进党”,准备参加2006年3月的议会选举。

    可还没等来大选,沙龙就因中风而入院。一位持右翼观点的以色列人告诉《大西洋月刊》:“这是上天给他的惩罚。他是犹太人,不应强迫其他犹太人离开犹太人的土地。”

    沙龙从“战神”向“和平使者”的转身太过突然,国际社会谣言四起。《每日电讯》报称,在巴勒斯坦方面,很多人怀疑沙龙的动机,认同沙龙首席顾问魏斯格拉斯提出的解释:此举是为了“冻结”中东和平进程,以退为进地阻止关于巴勒斯坦建国、边界、难民和耶路撒冷地位的讨论。沙龙突然倒下,使推测变得无法验证。

    沙龙昏迷了8年,巴以之间的状况却没任何实质性进展。以色列现总理内塔尼亚胡曾批评过沙龙的“隔离”政策,却不愿对现状作出改变。

    阿拉法特的去世和哈马斯的兴起,改变了巴勒斯坦的政局,而由美国国务卿倡导的新一轮和谈也前景黯淡,波澜壮阔的沙龙外交时代正式成为历史。

 

沙龙“硬汉外交”成历史
沙龙政治遗产塑造巴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