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本该湮没的集体记忆意外重现

伊拉克犹太人:灾难突降“伊甸园”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3年12月11日   22 版)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一批有关犹太人的档案重见天日。

    11月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始展出“伊拉克犹太人档案”的部分复制品,更多材料则在扫描、影印后上传至互联网,供世界各地感兴趣者浏览。这批从战火中幸存的档案,令伊拉克犹太人颠沛流离的历史重现世间。

    2003年春,攻入巴格达的美国军队,从一间被水淹没的地下室中发现了大批被萨达姆政权据为己有的文件。它们真正的主人是曾经生活在这个国家的犹太裔居民。此后,这批从战火中幸存的档案被运回美国,经历了漫长的修复和整理,于今年11月初由美国国家档案馆向公众展出。至此,犹太民族在近代伊拉克跌宕起伏的命运,在世人面前重现。

    一张成绩单勾起的记忆

    11月下旬一个普通的星期三,家住加拿大多伦多市郊区的56岁内科医生卡洛琳·巴松·萨尔茨曼,在午休时间收到了小学同学莉莉·肖尔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

    “亲爱的卡洛琳,你见过这个没?”肖尔在邮件中写道,附上了一个网页链接。

    卡洛琳打开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陈旧的成绩单,她的名字赫然在列。它显示,卡洛琳的阿拉伯语考了94分,数学和科学均为90分,英语100分,总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一。之后,还有几张孩子们的合影,那上面,年幼的卡洛琳与小伙伴们的面容清晰可辨。

    往事像潮水般涌入女医生的脑海。卡洛琳是出生于伊拉克的犹太人,儿时就读于巴格达的曼海姆·丹尼尔小学,后来辗转来到加拿大定居。时隔近半个世纪,自己当年的成绩单和照片以出乎意料的方式现身,本已淡漠了儿时记忆的她一时间悲喜交加。

    说起来,卡洛琳能够收获惊喜,还得“感谢”美国十年前对伊拉克的入侵。彼时,一队美军士兵冲进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设在巴格达市内的一处警察总部,在一间几乎被水灌满的地下室中发现了成堆的文件——既包括流传数个世纪的犹太律法书、希伯来日历、祈祷书等,也包括犹太人社区机构文件,成绩单之类的个人档案亦为数不少。

    意识到这批档案背后隐藏着一段被湮没的历史,美国政府派员赶赴伊拉克,对其进行了鉴别,再分批运回国内。11月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始展出“伊拉克犹太人档案”的部分复制品,更多材料则在扫描、影印后上传至互联网,供世界各地感兴趣者浏览。肖尔就是在浏览这批档案时,无意间注意到了那张成绩单,随即把链接发给了老同学。

    在伊犹太人突遭千夫所指

    尽管经常被外界忽略,伊拉克曾是犹太民族安居乐业之所。史书记载,公元前597年和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两次攻陷耶路撒冷,将大批犹太贵族、祭司、商贾、工匠掠为奴隶,押往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的巴比伦尼亚,这就是所谓的“巴比伦之囚”。从此,犹太人在底格里斯河畔的绿洲上繁衍生息,血脉绵延千年。

    加拿大《国家邮报》提到,如今,常住巴格达的犹太人只有5名;而1939年,伊拉克全境有15万犹太人,其中约三分之一在巴格达定居,市内仅犹太人学校就有60多所。

    作为近代国家的伊拉克,是在1932年摆脱英国托管宣告独立的。建国之初,犹太人凭借更高的文化水平和商业头脑,在政坛和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涌现了伊首任财政部长沙逊·埃斯基尔等一批才俊。1947年,巴格达商会的19名成员中,10人为犹太裔;同一时期,伴随巴格达新生的广播事业而组建的伊拉克首支乐队,班底也全是犹太人。

    尽管身为少数民族,伊拉克的犹太居民更愿意被人视为亲戚、朋友和同事。但事与愿违,他们日渐扩大的影响力,让当地反犹势力找到了挑拨离间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主要由阿拉伯人构成的伊拉克公众逐渐相信,犹太人攫取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对英属巴勒斯坦的争夺,进一步导致伊拉克犹太人遭遇与日俱增的嫉恨。

    灾厄于1934年降临。从这年8月开始,大批伊拉克犹太人被解除公职,一些大学也被强制摊派了开除犹太裔教职员工的“名额”;犹太复国运动在伊拉克境内被认定为非法;学校里,犹太历史和希伯来语的科目被取消……1930年代初出任伊拉克首相的努里·赛义德甚至宣扬,“犹太人向来是邪恶之源,为害甚重”,“他们不种地,是靠什么生活的呢?他们这样无所事事地呆在伊拉克,是为了什么呢?他们是间谍……我们必须把他们赶出去。”

    伊拉克对犹太人的打压与欺凌,比纳粹德国导演的、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还早4年。二战爆发后的1941年4月,宫廷总管拉希德·阿里·盖拉尼发动政变,建立亲德政府。连串的动荡中,约200名犹太人惨遭杀害,被损毁、劫掠的财产现今约合4800万美元。

    逃离“伊甸园” 饱尝辛酸

    残酷的现实所迫,伊拉克犹太人纷纷放弃经营多年的产业,踏上流亡海外的崎岖之路。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众多漂泊者才看到希望。1950年,伊拉克通过为期一年的移民法令:只要犹太人声明放弃伊拉克国籍,便可移居国外。事后观之,该法令成为犹太裔居民背井离乡的催化剂。至1951年,留在伊境内的犹太人只剩1.5万名。

    “说起逃离伊拉克,感觉就像离开了伊甸园。”现居美国纽约的奥德·哈拉哈梅回忆道。

    1951年,哈拉哈梅13岁。他把伊拉克比作伊甸园,是因为“那里的生活非常惬意”。

    哈拉哈梅的父亲是位金匠,靠着精湛的手艺一路打拼,积攒下令亲朋好友艳羡的家业。整日看着父亲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金饰,哈拉哈梅耳濡目染,学着用泥巴造出各种各样的玩具,“父亲夸我做得很好”。这为他后来的职业生涯定下了基调。

    在哈拉哈梅的记忆里,伊拉克是一块“流着奶和蜜之地”,巴格达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城市”,那时的巴格达市民,生活远比21世纪安逸、闲适,周末经常到公园或郊外游玩、野餐,根本不担心路边炸弹的袭击,更不知道“恐怖主义”与“军事占领”为何物。

    比起普通市民,哈拉哈梅家的生活条件更是“好得不得了”。他的家“就像一个大花园”,日常起居有佣人服侍,出入有汽车接送。哈拉哈梅放玩具的房间“甚至比有些人家的房子还要大”,而他的母亲,每天戴的首饰“几乎不重样”。

    可好景不长,据哈拉哈梅描述,全家人平静的日常生活,在1940年代后期逐渐被打破。金店的橱窗上时不时出现涂鸦,大部分内容是针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言论。

    1950年岁末的一天,老哈拉哈梅早早来到金店,只见大门洞开,橱窗粉碎,里面的金饰被劫掠一空。到警察局报案后,警察先是推说这事不归他们管,后来被哈拉哈梅的父亲驳斥得理屈词穷,才无奈对案件进行登记,然后到现场草草勘察一番,便没了下文。

    忍无可忍的哈拉哈梅一家做出了移民的决定。变卖财产期间,“吃定”他们的买家故意大幅压低价格,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只能忍气吞声,带着家人,通过贿赂边境官来到了以色列。从那里开始,哈拉哈梅又辗转于伦敦、多伦多和纽约等地,最终成为一名雕塑艺术家。

    承载过去的档案向何处去

    1950年至1951年的大规模移民潮过后,残留在伊拉克的犹太人仍然没有停止外迁的步伐。本文开头提到的卡洛琳·萨尔茨曼,就是1951年后逃离伊拉克的犹太人中的一员。

    与家人一起告别这个国家时,卡洛琳14岁,时值1971年。

    和哈拉哈梅对往昔的怀恋有别,她“在伊拉克没什么美好记忆”,“我从没下过饭馆,看过电影,或在朋友家过夜。每天就是去犹太人学校上学,然后放学回家。”

    “那个时候,犹太人被视作间谍,不许装电话,不给发护照。甚至从外面寄来的信,在送到我们手中前,就已经被开封检查了。我们的身份证是黄颜色的,与一般伊拉克人区别明显,”卡洛琳说,“另外,我们不能到穆斯林的企业里工作,也不准雇佣穆斯林。”

    卡洛琳之父戴维当时从事会计工作,起初在一家穆斯林企业里工作,因为犹太人的出身不明不白地丢了饭碗。他只得去一家信奉基督教的家族企业中打工,但渐渐地,“形势越来越糟糕”,为了自保,那家家族企业又一次把老萨尔茨曼炒了鱿鱼。

    有很长一段时间,卡洛琳放学回家,总会见到父亲坐着发呆。她不明白,为何之前总是忙得不见人影的父亲会先于她到家,不知道这是父亲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

    谈及昔日种种,依然在世的戴维·萨尔茨曼却并未流露出怨气,他坦承,自己仍对巴格达有许多美好的记忆。这不难理解——他在当地出生、长大、恋爱、成家,有了心爱的女儿……即便遭遇不公,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在这块土地上度过的,确系不争的事实。

    平淡而幸福的日子在1963年戛然而止。那一年,老萨尔茨曼的两个兄弟被当局以“为以色列充当间谍”的罪名逮捕,遭到严刑拷打,随后被处以绞刑。

    即便在加拿大开始了新生活,戴维还会不时和女儿提起伊拉克军警当年是如何闯入家中,搜查两个叔叔“藏匿的武器”。回忆起这段往事,老人一脸平静,仿佛在讲述别人的遭遇。不过,听说女儿的小学成绩单重见天日,他忽地来了兴趣,问女儿能否把原件要回来。

    “我从没想过这辈子还能见到自己的小学成绩单,更别提要回来了。但我打算试试。” 卡洛琳·萨尔茨曼说。

    她的话触及了美国国家档案馆展出伊拉克犹太人档案后产生的一个问题:这些私人档案是归美国所有,还是归伊拉克所有?或者说,它们应该被交还给原本的主人?

    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报道,伊拉克当局一直想向美国讨回这批流落在外的档案。分析称,伊方之所以如此“执着”,无非是因为生活在伊拉克的犹太人曾饱受排挤与迫害,新近公开的档案恰恰是那段不光彩历史的铁证。如今在巴格达掌权的人们,担心背井离乡的犹太人根据这批档案,向其提出索赔,才铁了心要把它们悉数追回。

    卡洛琳则认为应将其物归原主,毕竟,“这些档案具有非常浓重的私密性质。”她说,“我常说自己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丈夫不相信,老说我没证据。现在,我有了!”

 

伊拉克犹太人:灾难突降“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