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海燕”留下了什么?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27日
10
版)
|
塔克洛班市的灾民在废墟中搭起了棚屋(摄于11月25日)。 |
|
罗美尔·加西亚展示家人的照片(11月25日摄于塔纳万市)。 |
灾难后的菲律宾人,试图从台风“海燕”带来的惨重后果中汲取教训。比灾后重建更重要的,似乎是灾难来临前的防范和预警。但对于无法理解台风危险程度和政治斗争的民众,这可能并不容易。
“菲律宾人总是年复一年地经历同样的问题,从未解决。”
奶粉、香烟和玩具卡车,在塔克洛班市泥泞的街道市场上摆得整整齐齐,等待人们挑选。
爱德华多·贾布兰和妻子卖的是用小塑料袋分装的植物油。他们的房子已在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的台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在碎石瓦砾间还藏着一罐植物油,这可是能在灾难中维持生计的好东西。
他们有过3个女儿,最小的3岁,最大的8岁,在20天前的台风“海燕”中全部夭折了。但狼狈的父母没什么时间去悲伤。11月8日以来,他们每天关注的东西惟有食物、水,以及一个安全的可以睡觉的地方。
“我们把油卖掉,买吃的。”40岁的贾布兰在“海燕”袭来前是港口的保安,他告诉《今日美国》报,“我们将留在塔克洛班市,希望能再生更多孩子。”
尽管不时有小小的迹象表明此地正在复苏,多日来生活在恐惧和饥饿中的菲律宾人,还远未回到正常的生活。台风造成五千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失踪,幸存者都想知道,他们何时能过上原来的日子。
马尼拉当局承诺,将于12月初开展行动,未来3到5年里,在受灾最严重地区展开重建和修复工作。
“政府必须建立一个社区,让这些家庭能够渡过难关。”塔克洛班市市长阿尔弗雷德·罗穆亚尔德斯说。
然而,许多菲律宾人呼吁的是另一种方式。不是重建,他们说,菲律宾应该在“海燕”中吸取教训,为平均每年出现20次的热带风暴做更充分的准备。
如果不是居住在如此脆弱的房屋中,许多受害者本应幸存下来。但更坚固的房屋、更结实的避难所和全面搬迁项目,样样都要耗费大笔资金,而菲律宾只是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政治家族之间的战争已然爆发,官僚的繁文缛节会推迟重建,而公众对于安全的态度仍一如既往地松懈。
《菲律宾星报》评论员鲍比特·阿维拉感慨,如此频繁经历台风的国家,却一直未能发展更好的防备措施。“就像我们的政治体系和经济一样,菲律宾人总是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同样的大问题,从未解决。”他写道。
“让我再重复一遍,这是非常真实的危险。”
好几天来,美军的飞机和直升机源源不断地将救灾物资——食物、药品、临时避难所和卫生用品——送往遭受重创的莱特岛和萨马岛。
这些必需品,与其他更关乎个人生活的物品分享着宝贵的运输空间。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上要用的3000串佛珠被飞机送来,教育部长则需要一些口红,用来“提高教师的士气”。
人们仍在努力埋葬受害者,但成堆残骸散发的恶臭挡也挡不住。萨马岛和莱特岛的主要道路已被清理出来,银行、商店和加油站陆续重新开业。
经济复苏之际,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一直在将谈论的重点,转移到如何预防此类悲剧。他批评地方政府缺乏准备,还声称菲律宾人必须绷紧神经,防备“海燕”这样的暴风雨随时来袭。
菲律宾社会福利和发展部部长科拉松·索利曼告诉《今日美国》报,政府曾发布风暴潮预警,但“没人明白什么是风暴潮”,他们只做了应对普通台风的准备。
“如果他们称之为海啸,我会很恐惧的。”在政府服务办公室工作的伊芙琳·科尔德罗告诉美国《华尔街日报》,“可他们说风暴潮,这在我脑子里完全不会留下印象。”
风暴袭来前,数百名官员和罗穆亚尔德斯市长迷人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在城市中四处敲门,或通过广播和电视敦促居民寻求疏散中心的庇护。但他们没有能力强迫人们离开家。
“我告诉他们:你的命和你的钱,哪样更重要?如果你不撤离,不要怪我们。”市政府雇员萨尔瓦多回忆道。
他们用塑料布覆盖电脑,将桌子搬到远离窗户的地方,准备好300万比索(约合6.8万美元)现金用于采购救灾物资,还有10台便携式发动机和800罐5加仑的水。但这些水只够4000人一天的量。
11月7日,阿基诺三世出现在电视上,建议人们撤离低洼地区。“让我再重复一遍,这是非常真实的危险。”
塔克洛班市东南方的低洼社区里,安吉和朱利叶斯看着电视中不断出现的预警,变得越来越焦虑。37岁的安吉是木匠,而他身材娇小的妻子有时在市场卖些香蕉和糖果。他们住的渔村一面是海湾,另一面距离大海也只有一公里远。
强台风对安吉来说并不陌生。就在去年10月,“山神”撞倒了他家的房子,几个月前才刚刚修好。他们也从新闻里听到了“风暴潮”这个词,但周围似乎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朱利叶斯想待在家里,丈夫则认为疏散中心更安全。权衡一番后,他们决定由安吉待在家里保护食物和财产,其余人躲进附近的小学。那里的平房教室有波纹钢屋顶,在过去几场风暴中保护了当地居民。只不过,这次大家都传说它不够安全。
可是朱利叶斯懒得再换地方。一来天色已晚,二来她也不知道哪里还有更安全的地方。晚上10点,“海燕”带来的第一场雨开始落下,朱利叶斯给3个孩子放好尿布,来到三年级的教室里。阿基诺三世的画像挂在墙上,大约20个孩子躲在里面,另一间教室里则挤满了老人。
11月8日凌晨,巨大的啸声传来。几分钟后,“海燕”挟着洪水,在一瞬间摧毁了城市几乎每一个角落。一个星期徒劳的准备,在瞬间支离破碎。
“我希望海燕带来改变,但显然这不是国家政府愿意看到的。”
风暴过后,市长罗穆亚尔德斯家的6辆高级轿车被泡成了一锅汤,他在天花板上打了个洞,与助手们搭成人梯爬了出来。目之所及,除了水什么都没有。
安吉爬上树,又抓住一根电线,才稳住自己没有被水冲走。朱利叶斯在最危险的一刻被邻居所救,但儿子安吉洛瞬间消失在了漩涡中。
罗穆亚尔德斯说,随处可见的死亡证明城市建筑标准和分区都需要修改。目前,很多避难所是健身房和学校,无法抵御“海燕”这样的高强度台风。“国家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灾难反应模式。”他补充说,矛头直指马尼拉。
他抱怨菲律宾缺少的是训练有素的灾害管理机构,来取代当前连卫星电话都没有的咨询机构。
在塔克洛班南部的塔纳万市,45岁的市长贝尔·特克森最近出了名。“海燕”过境一天后,他独自骑着摩托车,绕过成堆尸体和倒下的树木,来到塔克洛班的机场,说服任务繁重的美国志愿者团队跟随他去塔纳万。
然后他惊讶地见识到,有条不紊的专业救灾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这令人难以置信。他们没有灯,没有电,却在飞速地运转。他们在只有一张桌子充当手术台的办公室里创造着奇迹。”市长夫人佩妮回忆道。
除了更好的救灾措施,市议会还意识到,如果之前没有允许那么多人把房子建在靠海的位置,本可以有更多生命幸免于难。11月25日,议会决定将海岸线以内150英尺(45.7米)定为禁止居住区。
特克森计划让4万居民中的1.5万人搬迁至新社区,但这可能并不容易。
离海岸近在咫尺的圣罗塞贫民窟里,38岁的埃德蒙·萨拉诺从齐腰高的破烂棚屋间穿过,试图忽略还未散尽的尸臭。和许多菲律宾人一样,为了“守着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他拒绝搬走。
“我妹妹不见了。我们找不到她的尸体,还有她两个失踪的孩子。”这位渔夫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及时游到安全的地方,逃过了一劫。“市长说他不会再让我们住在这里,但我坚决不走。不过下次我会去疏散中心的。”
特克森说,他相信“海燕”将改变城市认识和处理台风的方式。“我希望塔纳万市能成为模范。”他说,“我们的人民适应性强,你仍然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
在塔克洛班,市长罗穆亚尔德斯也在计划让居民搬迁,并为他们的新居付钱。他警告说,这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可能没有那么多适合居住的空间。“我们甚至无法查明死者数量,更不用说估计需要搬迁的人数了。”他说。
但政治内斗才是他面临的最大障碍。
“我希望海燕带来改变,但显然这不是国家政府愿意看到的。”罗穆亚尔德斯对阿基诺三世谴责市政府“没做好准备”深表厌恶。他们原本就来自菲律宾两个敌对的政治团体。
44岁的阿纳尔·埃兰迪奥住在被海水冲上岸的一艘大船里,喝着从集市上买来的小瓶杜松子酒。
“我是惟一的幸存者。现在我只能喝酒了。”他在灾难中失去了妻子和3个孩子,“我的孩子就在这艘船下,我想看到他们的身体,我想就这么住在离海最近的地方。”
灾难后的菲律宾人,试图从台风“海燕”带来的惨重后果中汲取教训。比灾后重建更重要的,似乎是灾难来临前的防范和预警。但对于无法理解台风危险程度和政治斗争的民众,这可能并不容易。
“菲律宾人总是年复一年地经历同样的问题,从未解决。”
奶粉、香烟和玩具卡车,在塔克洛班市泥泞的街道市场上摆得整整齐齐,等待人们挑选。
爱德华多·贾布兰和妻子卖的是用小塑料袋分装的植物油。他们的房子已在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的台风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在碎石瓦砾间还藏着一罐植物油,这可是能在灾难中维持生计的好东西。
他们有过3个女儿,最小的3岁,最大的8岁,在20天前的台风“海燕”中全部夭折了。但狼狈的父母没什么时间去悲伤。11月8日以来,他们每天关注的东西惟有食物、水,以及一个安全的可以睡觉的地方。
“我们把油卖掉,买吃的。”40岁的贾布兰在“海燕”袭来前是港口的保安,他告诉《今日美国》报,“我们将留在塔克洛班市,希望能再生更多孩子。”
尽管不时有小小的迹象表明此地正在复苏,多日来生活在恐惧和饥饿中的菲律宾人,还远未回到正常的生活。台风造成五千多人死亡、一千多人失踪,幸存者都想知道,他们何时能过上原来的日子。
马尼拉当局承诺,将于12月初开展行动,未来3到5年里,在受灾最严重地区展开重建和修复工作。
“政府必须建立一个社区,让这些家庭能够渡过难关。”塔克洛班市市长阿尔弗雷德·罗穆亚尔德斯说。
然而,许多菲律宾人呼吁的是另一种方式。不是重建,他们说,菲律宾应该在“海燕”中吸取教训,为平均每年出现20次的热带风暴做更充分的准备。
如果不是居住在如此脆弱的房屋中,许多受害者本应幸存下来。但更坚固的房屋、更结实的避难所和全面搬迁项目,样样都要耗费大笔资金,而菲律宾只是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政治家族之间的战争已然爆发,官僚的繁文缛节会推迟重建,而公众对于安全的态度仍一如既往地松懈。
《菲律宾星报》评论员鲍比特·阿维拉感慨,如此频繁经历台风的国家,却一直未能发展更好的防备措施。“就像我们的政治体系和经济一样,菲律宾人总是年复一年地经历着同样的大问题,从未解决。”他写道。
“让我再重复一遍,这是非常真实的危险。”
好几天来,美军的飞机和直升机源源不断地将救灾物资——食物、药品、临时避难所和卫生用品——送往遭受重创的莱特岛和萨马岛。
这些必需品,与其他更关乎个人生活的物品分享着宝贵的运输空间。菲律宾天主教主教会议上要用的3000串佛珠被飞机送来,教育部长则需要一些口红,用来“提高教师的士气”。
人们仍在努力埋葬受害者,但成堆残骸散发的恶臭挡也挡不住。萨马岛和莱特岛的主要道路已被清理出来,银行、商店和加油站陆续重新开业。
经济复苏之际,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一直在将谈论的重点,转移到如何预防此类悲剧。他批评地方政府缺乏准备,还声称菲律宾人必须绷紧神经,防备“海燕”这样的暴风雨随时来袭。
菲律宾社会福利和发展部部长科拉松·索利曼告诉《今日美国》报,政府曾发布风暴潮预警,但“没人明白什么是风暴潮”,他们只做了应对普通台风的准备。
“如果他们称之为海啸,我会很恐惧的。”在政府服务办公室工作的伊芙琳·科尔德罗告诉美国《华尔街日报》,“可他们说风暴潮,这在我脑子里完全不会留下印象。”
风暴袭来前,数百名官员和罗穆亚尔德斯市长迷人的妻子克里斯蒂娜,在城市中四处敲门,或通过广播和电视敦促居民寻求疏散中心的庇护。但他们没有能力强迫人们离开家。
“我告诉他们:你的命和你的钱,哪样更重要?如果你不撤离,不要怪我们。”市政府雇员萨尔瓦多回忆道。
他们用塑料布覆盖电脑,将桌子搬到远离窗户的地方,准备好300万比索(约合6.8万美元)现金用于采购救灾物资,还有10台便携式发动机和800罐5加仑的水。但这些水只够4000人一天的量。
11月7日,阿基诺三世出现在电视上,建议人们撤离低洼地区。“让我再重复一遍,这是非常真实的危险。”
塔克洛班市东南方的低洼社区里,安吉和朱利叶斯看着电视中不断出现的预警,变得越来越焦虑。37岁的安吉是木匠,而他身材娇小的妻子有时在市场卖些香蕉和糖果。他们住的渔村一面是海湾,另一面距离大海也只有一公里远。
强台风对安吉来说并不陌生。就在去年10月,“山神”撞倒了他家的房子,几个月前才刚刚修好。他们也从新闻里听到了“风暴潮”这个词,但周围似乎没人知道那是什么意思。
朱利叶斯想待在家里,丈夫则认为疏散中心更安全。权衡一番后,他们决定由安吉待在家里保护食物和财产,其余人躲进附近的小学。那里的平房教室有波纹钢屋顶,在过去几场风暴中保护了当地居民。只不过,这次大家都传说它不够安全。
可是朱利叶斯懒得再换地方。一来天色已晚,二来她也不知道哪里还有更安全的地方。晚上10点,“海燕”带来的第一场雨开始落下,朱利叶斯给3个孩子放好尿布,来到三年级的教室里。阿基诺三世的画像挂在墙上,大约20个孩子躲在里面,另一间教室里则挤满了老人。
11月8日凌晨,巨大的啸声传来。几分钟后,“海燕”挟着洪水,在一瞬间摧毁了城市几乎每一个角落。一个星期徒劳的准备,在瞬间支离破碎。
“我希望海燕带来改变,但显然这不是国家政府愿意看到的。”
风暴过后,市长罗穆亚尔德斯家的6辆高级轿车被泡成了一锅汤,他在天花板上打了个洞,与助手们搭成人梯爬了出来。目之所及,除了水什么都没有。
安吉爬上树,又抓住一根电线,才稳住自己没有被水冲走。朱利叶斯在最危险的一刻被邻居所救,但儿子安吉洛瞬间消失在了漩涡中。
罗穆亚尔德斯说,随处可见的死亡证明城市建筑标准和分区都需要修改。目前,很多避难所是健身房和学校,无法抵御“海燕”这样的高强度台风。“国家政府应该建立合理的灾难反应模式。”他补充说,矛头直指马尼拉。
他抱怨菲律宾缺少的是训练有素的灾害管理机构,来取代当前连卫星电话都没有的咨询机构。
在塔克洛班南部的塔纳万市,45岁的市长贝尔·特克森最近出了名。“海燕”过境一天后,他独自骑着摩托车,绕过成堆尸体和倒下的树木,来到塔克洛班的机场,说服任务繁重的美国志愿者团队跟随他去塔纳万。
然后他惊讶地见识到,有条不紊的专业救灾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这令人难以置信。他们没有灯,没有电,却在飞速地运转。他们在只有一张桌子充当手术台的办公室里创造着奇迹。”市长夫人佩妮回忆道。
除了更好的救灾措施,市议会还意识到,如果之前没有允许那么多人把房子建在靠海的位置,本可以有更多生命幸免于难。11月25日,议会决定将海岸线以内150英尺(45.7米)定为禁止居住区。
特克森计划让4万居民中的1.5万人搬迁至新社区,但这可能并不容易。
离海岸近在咫尺的圣罗塞贫民窟里,38岁的埃德蒙·萨拉诺从齐腰高的破烂棚屋间穿过,试图忽略还未散尽的尸臭。和许多菲律宾人一样,为了“守着自己的房子和财产”,他拒绝搬走。
“我妹妹不见了。我们找不到她的尸体,还有她两个失踪的孩子。”这位渔夫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及时游到安全的地方,逃过了一劫。“市长说他不会再让我们住在这里,但我坚决不走。不过下次我会去疏散中心的。”
特克森说,他相信“海燕”将改变城市认识和处理台风的方式。“我希望塔纳万市能成为模范。”他说,“我们的人民适应性强,你仍然能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
在塔克洛班,市长罗穆亚尔德斯也在计划让居民搬迁,并为他们的新居付钱。他警告说,这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可能没有那么多适合居住的空间。“我们甚至无法查明死者数量,更不用说估计需要搬迁的人数了。”他说。
但政治内斗才是他面临的最大障碍。
“我希望海燕带来改变,但显然这不是国家政府愿意看到的。”罗穆亚尔德斯对阿基诺三世谴责市政府“没做好准备”深表厌恶。他们原本就来自菲律宾两个敌对的政治团体。
44岁的阿纳尔·埃兰迪奥住在被海水冲上岸的一艘大船里,喝着从集市上买来的小瓶杜松子酒。
“我是惟一的幸存者。现在我只能喝酒了。”他在灾难中失去了妻子和3个孩子,“我的孩子就在这艘船下,我想看到他们的身体,我想就这么住在离海最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