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在中国:票价高所以人气低?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13日
30
版)
|
音乐剧《歌剧魅影》剧照 |
|
《王牌游戏》导演托尼·斯蒂麦克 □图片来源 CFP |
|
2011年6月6日,音乐剧《王牌游戏》选拔演员。 □图片来源 CFP |
在中国不少地方,音乐剧是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
中国制作音乐剧通常有3种方式:引进音乐剧,比如英文版的《巴黎圣母院》;将国际知名的作品用中文改编,比如《妈妈咪呀》和《猫》;原创音乐剧。
目前,这3种方式都面临着难题。
“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头教起”
微弱的阳光穿过尘土覆盖的窗,照在广东东莞一座旧剧场二楼的排练厅内。中国原创音乐剧《王牌游戏》正在紧张的排练中。排练场并不考究,东方松雷音乐剧公司的工作人员显得信心满满。
“中国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王牌游戏》的制作人李盾对美国《纽约时报》说,“纽约和伦敦领先了很多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
排练场内,4位年轻的女演员在钢琴伴奏中跳着踢踏舞出场,赢得了制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掌声。演员们对鼓掌者微微致意,随后开始演唱。
“停!”导演托尼·斯蒂麦克大叫着从座位上跳起来,“不对!你们不能打断观众的掌声!”
斯蒂麦克导演过150多部音乐剧,是制作方请来的“外援”。他让翻译将他的指示告诉中国演员,然后示意钢琴伴奏重新开始。
“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头教起。”詹姆斯·拉切夫在一旁喃喃自语。他是这部剧的编曲之一。
越来越多的高规格音乐厅和剧院在中国大中城市拔地而起,找到高水平的演出是个难题。更加困难的似乎是,让观众心甘情愿地买票进场,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今年12月,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亚太巡演将进入中国,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上演。这部剧上一次在中国表演也是在上海,但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
上海有很多《歌剧魅影》的乐迷,尽管如此,这部剧今年冬天只会在这里上演60场,而不像在日本和韩国那样,进行长达半年的驻场演出。
上海文化广场的艺术指导费先生对英国《卫报》表示,驻场演出目前在中国仍然是不可持续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音乐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看音乐剧,问题是,演出的票价还是太高了。”
人们喜欢音乐剧,但票价太高
费先生说这些话的时候,就站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门前。工作人员正在能容纳2000人的观众席中穿梭,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
当天上演的是在百老汇小有名气的剧目《摩登蜜莉》。费先生说,这部剧的票卖得很好,因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担纲主演,使整场音乐剧的成本降了下来,票价比较便宜。
对音乐剧的很多铁杆粉丝来说,只要剧好,票价不是问题。不过,在更多的音乐剧准粉丝看来,票价是决定他们是否进入剧场的关键因素。
27岁的英国姑娘喀尼卡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她并不是音乐剧发烧友,在伦敦时因为好奇去看过几次,在北京留学时赶上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英文版的演出,于是买票去看。她认为那部剧里演员的舞蹈和唱功相当不错,在中国看英文音乐剧的经历也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当被问及票价是否昂贵时,喀尼卡面露不解:“伦敦音乐剧的票价也要几十英镑(1英镑约合9.75元人民币),在中国只需要300元人民币就能坐在很好的位置,为什么会觉得贵呢?”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栾小姐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会在伦敦花40英镑看音乐剧,但不会花400元人民币在北京或者上海看改编版。我总觉得缺了点儿味道。”什么样的票价能吸引她走入剧院?栾小姐思考了一下:“200元左右吧。”
费先生说,现在对音乐剧感兴趣的人很多,其中多数都是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收入养成进入剧院的习惯。2012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万元,而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大型音乐剧,低价票也要250元。
在中国的二线城市,人们的收入更低,音乐剧面临的压力更大。
从11月1日开始,中文版音乐剧《猫》在济南、郑州等地巡演。记者发现,售票网站上280元以下的低价票几乎售罄,380元以上的中高价位的票还有很多。从山东省会大剧院的座位图来看,低价票的座位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不是位置靠后,就是视线受到遮挡。
曾在北京上演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也是如此。记者曾在北展剧场外随机采访观看演出的观众,多数观众手持300元以下的低价票,高价票多为赠票。
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刘说,她还处在试用期,工资并不高,200元是她能承受的最高票价。
进入剧场后,小刘发现,高价票区域的座位基本空着。
在英美,看演出是生活的一部分
高票价并非阻碍观众进入剧院的唯一障碍。
《青年参考》记者在伦敦观看音乐剧《妈妈咪呀》时,邻座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演出进行了一半,他站起身,和年轻人一起摇摆,跟着台上的演员哼唱。他说,这是他第7次看《妈妈咪呀》了,并且打算继续看下去。那一次,他买了28英镑的票。
费先生对英国《卫报》说,在英国和美国,看演出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中国,人们没有进剧院的习惯。
他有意降低上海艺术广场音乐剧的票价,但音乐剧制作成本太高,束缚了他的手脚。
在吉林省长春市,很少有年轻人购票捧家乡戏二人转的场。西方音乐剧在这里属于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近年来,即使是经过本土化的中文版音乐剧,也很少进入这个东北城市。
27岁的小张读高中时第一次听到音乐剧《歌剧魅影》的片段,从此迷上了音乐剧。“最初是找音乐剧电影看,后来买原声碟。有些音乐剧的碟在国内不好买,我就托朋友从国外带。”甚至盗版碟都能让她望梅止渴。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剧场里欣赏音乐剧。“不过,如果票价太离谱,我宁愿在电脑上看DVD。”
音乐剧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何时来临?
在中国,制作音乐剧通常有3种方式:引进音乐剧,比如英文版的《巴黎圣母院》;将国际知名的作品用中文改编,比如《妈妈咪呀》和《猫》;原创音乐剧。
目前,这3种方式都面临着困难。原版引进的音乐剧成本高昂,观众有语言障碍。这样的音乐剧通常票价比较高,观众也不喜欢一边看字幕,一边看演出。
国外音乐剧的本土化同样面临着高票价的挑战。为了保持水准,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制作费高达600万美元,与百老汇的原版不相上下。《卫报》称,本土化的经典音乐剧的确吸引了更多中国观众,但是,人们对中文版音乐剧票价的心理定位比原版引进的音乐剧低很多。
此外,翻译过来的音乐剧能否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鸿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过去10年中,中国音乐剧界进行了多次原创尝试,多数作品随着剧院大幕的落下而被人们彻底遗忘。为了摆脱困境,很多制作公司开始聘请“外援”。
“音乐剧是有生命的,是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结果。”《王牌游戏》的编曲拉切夫说,“中国演员对此完全没有概念。”
“具有出演音乐剧所需的音乐风格和综合技能的中国演员太少了。”制作人唐·弗朗兹说。
导演斯蒂麦克认为,音乐剧的创作是一场赌博。“中国一定会出现一部人们爱看的音乐剧,不是因为有免费的票。”不过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每26部音乐剧中只有1部能成功”。
但费先生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再过10年,市场日益成熟,中国音乐剧也会迎来“更多的观众、更低的票价、更高的质量”的黄金时代。
东方松雷音乐剧公司希望通过修建自己的剧院和原创音乐剧,向西方音乐剧行业靠拢。公司负责人李盾曾向媒体透露,剧院开始运营后两年内,将坚持上演本土原创音乐剧,每年演出不少于300场,以中低票价为主。
位于北京的东方松雷剧场于2012年竣工,《王牌游戏》是这个剧场的开门大戏,制作团队希望它能引起轰动。然而,持续演出了一年后,这部剧的知名度仍然有限。
制作方表示,只要有观众看,这个剧就会一直演下去。
在中国不少地方,音乐剧是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
中国制作音乐剧通常有3种方式:引进音乐剧,比如英文版的《巴黎圣母院》;将国际知名的作品用中文改编,比如《妈妈咪呀》和《猫》;原创音乐剧。
目前,这3种方式都面临着难题。
“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头教起”
微弱的阳光穿过尘土覆盖的窗,照在广东东莞一座旧剧场二楼的排练厅内。中国原创音乐剧《王牌游戏》正在紧张的排练中。排练场并不考究,东方松雷音乐剧公司的工作人员显得信心满满。
“中国音乐剧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王牌游戏》的制作人李盾对美国《纽约时报》说,“纽约和伦敦领先了很多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
排练场内,4位年轻的女演员在钢琴伴奏中跳着踢踏舞出场,赢得了制作团队其他成员的掌声。演员们对鼓掌者微微致意,随后开始演唱。
“停!”导演托尼·斯蒂麦克大叫着从座位上跳起来,“不对!你们不能打断观众的掌声!”
斯蒂麦克导演过150多部音乐剧,是制作方请来的“外援”。他让翻译将他的指示告诉中国演员,然后示意钢琴伴奏重新开始。
“一切都需要我们从头教起。”詹姆斯·拉切夫在一旁喃喃自语。他是这部剧的编曲之一。
越来越多的高规格音乐厅和剧院在中国大中城市拔地而起,找到高水平的演出是个难题。更加困难的似乎是,让观众心甘情愿地买票进场,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今年12月,经典音乐剧《歌剧魅影》亚太巡演将进入中国,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上演。这部剧上一次在中国表演也是在上海,但那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
上海有很多《歌剧魅影》的乐迷,尽管如此,这部剧今年冬天只会在这里上演60场,而不像在日本和韩国那样,进行长达半年的驻场演出。
上海文化广场的艺术指导费先生对英国《卫报》表示,驻场演出目前在中国仍然是不可持续的。“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音乐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看音乐剧,问题是,演出的票价还是太高了。”
人们喜欢音乐剧,但票价太高
费先生说这些话的时候,就站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门前。工作人员正在能容纳2000人的观众席中穿梭,为晚上的表演做准备。
当天上演的是在百老汇小有名气的剧目《摩登蜜莉》。费先生说,这部剧的票卖得很好,因为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生担纲主演,使整场音乐剧的成本降了下来,票价比较便宜。
对音乐剧的很多铁杆粉丝来说,只要剧好,票价不是问题。不过,在更多的音乐剧准粉丝看来,票价是决定他们是否进入剧场的关键因素。
27岁的英国姑娘喀尼卡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她并不是音乐剧发烧友,在伦敦时因为好奇去看过几次,在北京留学时赶上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英文版的演出,于是买票去看。她认为那部剧里演员的舞蹈和唱功相当不错,在中国看英文音乐剧的经历也让她觉得“不可思议”。当被问及票价是否昂贵时,喀尼卡面露不解:“伦敦音乐剧的票价也要几十英镑(1英镑约合9.75元人民币),在中国只需要300元人民币就能坐在很好的位置,为什么会觉得贵呢?”
曾经在英国留学的栾小姐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会在伦敦花40英镑看音乐剧,但不会花400元人民币在北京或者上海看改编版。我总觉得缺了点儿味道。”什么样的票价能吸引她走入剧院?栾小姐思考了一下:“200元左右吧。”
费先生说,现在对音乐剧感兴趣的人很多,其中多数都是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收入养成进入剧院的习惯。2012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万元,而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大型音乐剧,低价票也要250元。
在中国的二线城市,人们的收入更低,音乐剧面临的压力更大。
从11月1日开始,中文版音乐剧《猫》在济南、郑州等地巡演。记者发现,售票网站上280元以下的低价票几乎售罄,380元以上的中高价位的票还有很多。从山东省会大剧院的座位图来看,低价票的座位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不是位置靠后,就是视线受到遮挡。
曾在北京上演的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也是如此。记者曾在北展剧场外随机采访观看演出的观众,多数观众手持300元以下的低价票,高价票多为赠票。
刚刚参加工作的小刘说,她还处在试用期,工资并不高,200元是她能承受的最高票价。
进入剧场后,小刘发现,高价票区域的座位基本空着。
在英美,看演出是生活的一部分
高票价并非阻碍观众进入剧院的唯一障碍。
《青年参考》记者在伦敦观看音乐剧《妈妈咪呀》时,邻座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演出进行了一半,他站起身,和年轻人一起摇摆,跟着台上的演员哼唱。他说,这是他第7次看《妈妈咪呀》了,并且打算继续看下去。那一次,他买了28英镑的票。
费先生对英国《卫报》说,在英国和美国,看演出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在中国,人们没有进剧院的习惯。
他有意降低上海艺术广场音乐剧的票价,但音乐剧制作成本太高,束缚了他的手脚。
在吉林省长春市,很少有年轻人购票捧家乡戏二人转的场。西方音乐剧在这里属于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近年来,即使是经过本土化的中文版音乐剧,也很少进入这个东北城市。
27岁的小张读高中时第一次听到音乐剧《歌剧魅影》的片段,从此迷上了音乐剧。“最初是找音乐剧电影看,后来买原声碟。有些音乐剧的碟在国内不好买,我就托朋友从国外带。”甚至盗版碟都能让她望梅止渴。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剧场里欣赏音乐剧。“不过,如果票价太离谱,我宁愿在电脑上看DVD。”
音乐剧在中国的黄金时代何时来临?
在中国,制作音乐剧通常有3种方式:引进音乐剧,比如英文版的《巴黎圣母院》;将国际知名的作品用中文改编,比如《妈妈咪呀》和《猫》;原创音乐剧。
目前,这3种方式都面临着困难。原版引进的音乐剧成本高昂,观众有语言障碍。这样的音乐剧通常票价比较高,观众也不喜欢一边看字幕,一边看演出。
国外音乐剧的本土化同样面临着高票价的挑战。为了保持水准,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制作费高达600万美元,与百老汇的原版不相上下。《卫报》称,本土化的经典音乐剧的确吸引了更多中国观众,但是,人们对中文版音乐剧票价的心理定位比原版引进的音乐剧低很多。
此外,翻译过来的音乐剧能否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鸿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过去10年中,中国音乐剧界进行了多次原创尝试,多数作品随着剧院大幕的落下而被人们彻底遗忘。为了摆脱困境,很多制作公司开始聘请“外援”。
“音乐剧是有生命的,是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结果。”《王牌游戏》的编曲拉切夫说,“中国演员对此完全没有概念。”
“具有出演音乐剧所需的音乐风格和综合技能的中国演员太少了。”制作人唐·弗朗兹说。
导演斯蒂麦克认为,音乐剧的创作是一场赌博。“中国一定会出现一部人们爱看的音乐剧,不是因为有免费的票。”不过这个目标不容易实现,“每26部音乐剧中只有1部能成功”。
但费先生仍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再过10年,市场日益成熟,中国音乐剧也会迎来“更多的观众、更低的票价、更高的质量”的黄金时代。
东方松雷音乐剧公司希望通过修建自己的剧院和原创音乐剧,向西方音乐剧行业靠拢。公司负责人李盾曾向媒体透露,剧院开始运营后两年内,将坚持上演本土原创音乐剧,每年演出不少于300场,以中低票价为主。
位于北京的东方松雷剧场于2012年竣工,《王牌游戏》是这个剧场的开门大戏,制作团队希望它能引起轰动。然而,持续演出了一年后,这部剧的知名度仍然有限。
制作方表示,只要有观众看,这个剧就会一直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