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已成改革开放代名词
外媒:中国民众期待“新一轮改革”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11月13日
07
版)
|
11月10日,位于北京西长安街上的京西宾馆。35年前,扭转中国巨轮行驶方向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里开幕,而今,它又见证了习李新一轮全面改革方案的出炉。京西宾馆的警卫严密,只有手持会议通知书或由会议组工作人员接待,才能进入。此外,宾馆服务员也被要求充当安全员角色。楼层24小时值班,进行安全巡逻。每次重大会议前,保卫部门更是要多次拉网式排查。 |
11月12日,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民众和世界的共同关注下,在北京闭幕。对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人们充满期待。
中国政府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事关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问题。
将对每个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波及世界
北京市中心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里,购物者在东瞧西看,想买到最新鲜、最便宜的蔬菜。一位老太太抱怨“南瓜卖得太贵了”,可被责备的蔬菜摊老板只是勉强回应她“不算贵了”,于是她摆摆手离开,寻找下一个更便宜的选择。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如是报道。
这里距离安保严密的京西宾馆仅几公里之遥,由中共高层领导参加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在那里开幕。
这是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三次聚集党内高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聚集于此,敲定中国未来5年到10年最广泛的经济议程。显然,它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否认。正如BBC所说,从这个会议上走出的宏伟计划,将对中国的每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波及全世界。
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376名中央委员会成员共聚一堂,讨论下一个10年的经济和政治议程。根据7名中央常委在三中全会前透露的信息,“改革”毫无悬念地成为大会讨论的关键词。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称,此次“史无前例”的改革将覆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并“创造历史”。
合众国际社指出,为期4天的三中全会将精力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而改革的目的是更加系统化和更加协调,“让一切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不受束缚,充满活力,让所有人公平地享受更多发展的果实”。
清华大学教授、前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满怀信心地告诉彭博社:“我们将会在未来几年里看到新一轮综合的经济、政治改革,中国将在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增长。”在三中全会上,人们已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文化、社会和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
香港《明报》称:“三中全会前日益强烈的改革呼声已经激起了人们的期望,希望民众不会失望。”
在香港“Standard”网站看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国家推至下一发展阶段水平的决心不应被低估,那些反对变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必须准备好面对强大的对手。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称,人们普遍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会“启动新一轮改革”。
在中国,“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所说,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这样一个传统:每一代新的领导人执政后,三中全会都会在他们就职一年后举行,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各种建议,并达成共识。随后,历届中国领导人都会抓住这一机会,宣布中国经济的显著变化,使其成为推出具有深远意义改革方案的最佳平台。
这一传统确立于1978年12月18日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毛泽东去世两年后,邓小平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将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引入中国,允许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在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每年约10%的奇迹般的经济增速。美国《商业内参》称,这被视为中国“转型的催化剂”。
这之后一直到今年,中国历经了6届这样的会议,每一届都成为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关键转折点。
1984年10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层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让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在1988年9月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物价和工资改革被提上日程,“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另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以邓小平1992年初的重要讲话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此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的三中全会确立了对中国现代化影响至为深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令中国今天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位奋斗目标,并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改革。
无疑,历届三中全会都成为时代的推动力。于是,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这似乎能够与人们对三中全会的一贯期许相对照,却无从解释中国民众对此次三中全会的格外厚爱。新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及其在此前一年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革决心、能力,正是其中的关键。
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所说,尽管目前习近平尚未像前辈邓小平那样,推出石破天惊的改革蓝图,人们仍对他寄予厚望。
没有一举解决所有问题的高招
中国领导人想要建设更现代化的经济,而各路专家对“政府应该从哪里下手”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空前”的改革,不过,它的大多数决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不会很清晰。
金融自由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是关键议题,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也被相继提出,但巨大的成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可能使这些问题十分棘手。
对一些人来说,中国规模庞大的国有银行是经济增长的瓶颈。“国有银行对贷款给国有企业更感兴趣,因为这在政治上是安全的;国有银行的领导可能对政治宣传更感兴趣,而不是银行的盈利能力。”BBC引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朱国忠的话说。
有些人则认为,政府垄断石油、电信等行业才是真正的问题。“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工业企业,通常都欠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占有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如土地,贷款。”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表示,“不少国企多年都没有创造利润了,但他们的高管得到了无数工资和奖金。中国民众将资源交到这群人手中,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果希望雄心勃勃地改革国家的国有资产,习近平将不得不在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之间辗转交涉。有观察家认为,中国需要更加全面平衡的发展,而这需要对许多方面综合考虑。
“没有一个高招能解决所有问题。”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副总裁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说,“所有问题都需要放在一起进行协调,并达成共识。”
他认为,即使习近平显示出带领中国摆脱困境、走向更有活力未来的意愿,他最初的计划也应有所保留。毕竟在中国,谈改革,做比说难并不是个秘密。本届三中全会的宏伟蓝图,仅仅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端,真正进行改革的过程将非常困难,尤其是当它威胁到地方利益时。
在北京市中心那个拥挤的露天市场上,那些被问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举办地点的人,点头表示听说过那个地方,但对此并不太关心,他们更愿意改革能集中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上。
从空气污染,到房地产价格飙升,再到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中国民众希望没有历史包袱的新领导人能够解决中国最头痛、最迫在眉睫的社会民生问题。
美国《商业周刊》援引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3%的民众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需首要解决的问题;26%表示,消除社会不公平是当前中国的头等大事;11%的受访者提及失业率;52%的人认为,贫富差距是个大问题。在本届三中全会期间,“买得起房,养得起老,受得起教育”成为中国民众的一致愿景。
“我希望房价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位退休老人一边称黄瓜,一边告诉BBC,“我希望国家可以帮那些有迫切需要的家庭解决这个问题。”
11月12日,为期4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民众和世界的共同关注下,在北京闭幕。对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人们充满期待。
中国政府表示,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对中国普通民众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事关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问题。
将对每个中国人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波及世界
北京市中心熙熙攘攘的露天市场里,购物者在东瞧西看,想买到最新鲜、最便宜的蔬菜。一位老太太抱怨“南瓜卖得太贵了”,可被责备的蔬菜摊老板只是勉强回应她“不算贵了”,于是她摆摆手离开,寻找下一个更便宜的选择。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如是报道。
这里距离安保严密的京西宾馆仅几公里之遥,由中共高层领导参加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在那里开幕。
这是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三次聚集党内高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聚集于此,敲定中国未来5年到10年最广泛的经济议程。显然,它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否认。正如BBC所说,从这个会议上走出的宏伟计划,将对中国的每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波及全世界。
就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376名中央委员会成员共聚一堂,讨论下一个10年的经济和政治议程。根据7名中央常委在三中全会前透露的信息,“改革”毫无悬念地成为大会讨论的关键词。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称,此次“史无前例”的改革将覆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并“创造历史”。
合众国际社指出,为期4天的三中全会将精力集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而改革的目的是更加系统化和更加协调,“让一切劳动力、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不受束缚,充满活力,让所有人公平地享受更多发展的果实”。
清华大学教授、前中国央行顾问李稻葵满怀信心地告诉彭博社:“我们将会在未来几年里看到新一轮综合的经济、政治改革,中国将在一个更坚实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增长。”在三中全会上,人们已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文化、社会和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努力。
香港《明报》称:“三中全会前日益强烈的改革呼声已经激起了人们的期望,希望民众不会失望。”
在香港“Standard”网站看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国家推至下一发展阶段水平的决心不应被低估,那些反对变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必须准备好面对强大的对手。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称,人们普遍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会“启动新一轮改革”。
在中国,“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所说,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这样一个传统:每一代新的领导人执政后,三中全会都会在他们就职一年后举行,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各种建议,并达成共识。随后,历届中国领导人都会抓住这一机会,宣布中国经济的显著变化,使其成为推出具有深远意义改革方案的最佳平台。
这一传统确立于1978年12月18日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毛泽东去世两年后,邓小平宣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将资本主义经济原则引入中国,允许外国投资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在30年的时间里保持了每年约10%的奇迹般的经济增速。美国《商业内参》称,这被视为中国“转型的催化剂”。
这之后一直到今年,中国历经了6届这样的会议,每一届都成为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关键转折点。
1984年10月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层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让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在1988年9月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上,物价和工资改革被提上日程,“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扫清了道路”。
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另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以邓小平1992年初的重要讲话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此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的三中全会确立了对中国现代化影响至为深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令中国今天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位奋斗目标,并确立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改革。
无疑,历届三中全会都成为时代的推动力。于是,在中国的政治语汇中,“三中全会”几乎成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这似乎能够与人们对三中全会的一贯期许相对照,却无从解释中国民众对此次三中全会的格外厚爱。新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及其在此前一年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革决心、能力,正是其中的关键。
正如美国《外交政策》所说,尽管目前习近平尚未像前辈邓小平那样,推出石破天惊的改革蓝图,人们仍对他寄予厚望。
没有一举解决所有问题的高招
中国领导人想要建设更现代化的经济,而各路专家对“政府应该从哪里下手”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空前”的改革,不过,它的大多数决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不会很清晰。
金融自由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是关键议题,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也被相继提出,但巨大的成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可能使这些问题十分棘手。
对一些人来说,中国规模庞大的国有银行是经济增长的瓶颈。“国有银行对贷款给国有企业更感兴趣,因为这在政治上是安全的;国有银行的领导可能对政治宣传更感兴趣,而不是银行的盈利能力。”BBC引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朱国忠的话说。
有些人则认为,政府垄断石油、电信等行业才是真正的问题。“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的工业企业,通常都欠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它们占有了大量的国家资源,如土地,贷款。”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盛洪表示,“不少国企多年都没有创造利润了,但他们的高管得到了无数工资和奖金。中国民众将资源交到这群人手中,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果希望雄心勃勃地改革国家的国有资产,习近平将不得不在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之间辗转交涉。有观察家认为,中国需要更加全面平衡的发展,而这需要对许多方面综合考虑。
“没有一个高招能解决所有问题。”世界银行东亚太平洋地区副总裁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说,“所有问题都需要放在一起进行协调,并达成共识。”
他认为,即使习近平显示出带领中国摆脱困境、走向更有活力未来的意愿,他最初的计划也应有所保留。毕竟在中国,谈改革,做比说难并不是个秘密。本届三中全会的宏伟蓝图,仅仅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端,真正进行改革的过程将非常困难,尤其是当它威胁到地方利益时。
在北京市中心那个拥挤的露天市场上,那些被问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举办地点的人,点头表示听说过那个地方,但对此并不太关心,他们更愿意改革能集中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上。
从空气污染,到房地产价格飙升,再到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中国民众希望没有历史包袱的新领导人能够解决中国最头痛、最迫在眉睫的社会民生问题。
美国《商业周刊》援引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3%的民众认为,通货膨胀是政府需首要解决的问题;26%表示,消除社会不公平是当前中国的头等大事;11%的受访者提及失业率;52%的人认为,贫富差距是个大问题。在本届三中全会期间,“买得起房,养得起老,受得起教育”成为中国民众的一致愿景。
“我希望房价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位退休老人一边称黄瓜,一边告诉BBC,“我希望国家可以帮那些有迫切需要的家庭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