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排量车标准或将下移
○本报记者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30日
46
版)
近些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节能与新能源车的鼓励和推广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事关国家安全的能源问题和愈发尖锐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推广小排量车型一直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节能方式。如今,随着汽车技术进步,1.6升作为小排量车的衡量标准有些时过境迁,近日有消息显示,未来该衡量标准可能进一步下移。
10月中旬,科技部长万钢在长安汽车参观时指出,随着新技术发展,排量降低是发展趋势,政府未来可以考虑“将1.6L改1.5L,做为衡量标准”。
从2010年6月3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若干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节能汽车推广目录。根据规定,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油耗小于6.9升/百公里的车型,每辆补贴3000元。
此项政策被视为当下惟一能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国家信息中心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强调,以1.6升作为小排量车的标准,是经过对产品结构和销量以及拉动消费作用的考量的。
不过此后一年,政府便把入围车型标准从平均每百公里油耗6.9升提升至6.3升,享受补贴的车型大为减少。今年9月30日,财政部宣布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并持续到2015年,打消了厂商和消费者的疑虑,但补贴门槛进一步提高到每百公里油耗5.9升。媒体调查显示,若新政严格执行,只剩6款车型能够入围。
或许是意识到政策的节能环保趋向,近两年,除了混合动力和新能源车,部分品牌主要车型相继考虑了1.5升及以下排量,或进行小排量技术储备,以应对日趋严格的燃效排放标准。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吉利和长安旗下车型都搭载了1.5升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霍尼韦尔还向本报透露,它们正在中国市场与吉利等自主品牌合作研发1.3升左右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以达到更佳的节能效果。与此同时,大众、通用和福特等跨国车企也开始引进其小排量车型。如:大众和通用1.4升,福特1.0升排量的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均已装车投产。
“如果小排量标准降到1.5L,企业被逼进行高技术进步改造是好事。”有人认为,企业求生存就必须技术进步,况且有政府补助,看不到这个机会的企业会慢慢被淘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指出,小排量车本来最适应中国国情,补贴政策执行前,自主品牌主要车型的排量也都在1.5升及以下,跨国车企“黄金排量”则以1.6L为主,迫使自主品牌研发更高排量发动机与合资品牌竞争,现在又转而降低,“不知道这是怎么定的?”他认为,让跨国企业按照中国标准搞研发,会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也有自主品牌高管认为,目前内资车企技术依然落后于外资车企,“洋品牌”进入中国后,一直鼓励消费者购买大体积、大排量车型。从中国新车销量前十排名的演变来看,小排量车型早已绝迹,1.8升甚至是2.0升以上排量车型往往冲进前五。“况且,在限购政策之下,小排量车并没有其他优惠。”这些情况,对拉动小排量车销量非常不利。
近些年,中国政府密集出台节能与新能源车的鼓励和推广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事关国家安全的能源问题和愈发尖锐的空气污染问题。其中,推广小排量车型一直被公认为最有效的节能方式。如今,随着汽车技术进步,1.6升作为小排量车的衡量标准有些时过境迁,近日有消息显示,未来该衡量标准可能进一步下移。
10月中旬,科技部长万钢在长安汽车参观时指出,随着新技术发展,排量降低是发展趋势,政府未来可以考虑“将1.6L改1.5L,做为衡量标准”。
从2010年6月30日开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若干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节能汽车推广目录。根据规定,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油耗小于6.9升/百公里的车型,每辆补贴3000元。
此项政策被视为当下惟一能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国家信息中心资源部主任徐长明强调,以1.6升作为小排量车的标准,是经过对产品结构和销量以及拉动消费作用的考量的。
不过此后一年,政府便把入围车型标准从平均每百公里油耗6.9升提升至6.3升,享受补贴的车型大为减少。今年9月30日,财政部宣布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并持续到2015年,打消了厂商和消费者的疑虑,但补贴门槛进一步提高到每百公里油耗5.9升。媒体调查显示,若新政严格执行,只剩6款车型能够入围。
或许是意识到政策的节能环保趋向,近两年,除了混合动力和新能源车,部分品牌主要车型相继考虑了1.5升及以下排量,或进行小排量技术储备,以应对日趋严格的燃效排放标准。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吉利和长安旗下车型都搭载了1.5升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霍尼韦尔还向本报透露,它们正在中国市场与吉利等自主品牌合作研发1.3升左右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以达到更佳的节能效果。与此同时,大众、通用和福特等跨国车企也开始引进其小排量车型。如:大众和通用1.4升,福特1.0升排量的涡轮增压技术发动机,均已装车投产。
“如果小排量标准降到1.5L,企业被逼进行高技术进步改造是好事。”有人认为,企业求生存就必须技术进步,况且有政府补助,看不到这个机会的企业会慢慢被淘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指出,小排量车本来最适应中国国情,补贴政策执行前,自主品牌主要车型的排量也都在1.5升及以下,跨国车企“黄金排量”则以1.6L为主,迫使自主品牌研发更高排量发动机与合资品牌竞争,现在又转而降低,“不知道这是怎么定的?”他认为,让跨国企业按照中国标准搞研发,会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也有自主品牌高管认为,目前内资车企技术依然落后于外资车企,“洋品牌”进入中国后,一直鼓励消费者购买大体积、大排量车型。从中国新车销量前十排名的演变来看,小排量车型早已绝迹,1.8升甚至是2.0升以上排量车型往往冲进前五。“况且,在限购政策之下,小排量车并没有其他优惠。”这些情况,对拉动小排量车销量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