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技术让观众说了算
《后起之秀》:不转椅子,改拉屏幕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30日
39
版)
|
|
选秀节目火爆荧屏已差不多有10年时间了,从最早的短信投票、大众评委,再到后来的网络热议、微博话题和V神投票,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制作方绞尽脑汁地推陈出新。
如今,将社交媒体技术与歌唱比赛联系到一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好莱坞记者报》将其称为“国际标准格式”,以色列选秀节目《后起之秀》更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业内人士认为,该节目能够打破收视纪录,占据同时段的“半壁江山”,社交媒体技术功不可没。如果你还在羡慕《好声音》中能转椅子的评委们,那这档节目就给了观众这样的权利。通过一个手机应用程序,观众就可以完全参与到节目中来。
用投票制造“爆点”
《后起之秀》的概念与《美国偶像》、《X因素》等流行的选秀节目大致相同,具有所有选秀节目的一致套路:海选、名人组成的评委团、演播室现场直播、默默无闻的选手通过比赛一战成名。
但不同之处在于投票。以往场外观众在整场选秀节目中的投票结果,往往在最后公布,《后起之秀》的投票则是在选手演唱时进行,在演出完毕后立即公布结果,让演唱者和观众都可以及时看到。
该节目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参赛者上台后,被一块半透明的、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巨大LED屏幕与评委和观众分开。当选手唱歌时,在家中观看比赛的观众就可以开始投票了,在此过程中,制作方会选取参与投票的观众的脸谱网主页,将其打LED屏幕上,最终的投票结果也会显示于此。只有参赛者赢得了70%的观众投票,LED屏才会缓缓上升,他就可以走出来接受掌声了。
在最终的评选中,4个评委每人的投票将会占总比分的7%,其余的72%则来自观众的投票。LED屏幕看起来就像是《好声音》中旋转的椅子,但这个噱头背后是突破性的技术,观众通过该节目的制作公司柯雪特专为比赛开发的应用程序,直接在家中参与投票。
柯雪特首席执行官阿维·尼尔表示:“类似的选秀节目已存在10年了,大家看完整场比赛,只为等待一个结果,我认为观众已经看累了,是时候结束了。选秀节目已没有了‘爆点’,惟一的亮点来自于评委的表演,但现在也变得流于形式且可以预见,我们就是想用观众投票来创造出戏剧性。”
如何利用“第二屏幕”
在电视圈,制作人对“第二屏幕(指看电视时,能同时与电视节目内容互动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的应用有许多设想, 例如,用这些设备来显示歌词,呈现比赛花絮或是其他一些东西。尼尔表示:“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通过应用程序将‘第二屏幕’完全融入比赛。如果没有这个投票程序,没有手机和电脑,比赛就不复存在。”
在新星们登场前,观众需要下载免费的应用程序,并将其安装在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手机上。选手演唱时,他们将按下程序中的“是/否”选项参与投票,作为对每个选手的评判。柯雪特高层管理人员沙哈尔称:“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在技术操作上存在难度。”
沙哈尔介绍:“我们必须要设计一个可靠的、足以支撑上千万观众的系统,且能够及时同步所有元素——投票的过程和结果、观众脸谱网的照片,这些都需要在短短的3分钟内呈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不出状况,柯雪特公司在节目首播前,做了一次10分钟的现场测试,并想好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直到第一位选手走出来,也没有人知道真的会发生什么。
尼尔承认,他当时“绷紧了神经”,节目的第一位选手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节目组几乎100%肯定他能获得认可,结果却出人意料。尽管4位评委赞誉有佳,他还是没有获得超过70%的观众肯定,墙没能升上去。
“当时我就想,要是整场比赛LED屏都没机会升上去怎么办?”尼尔回想起当天的情形说,“幸运的是,还是有人拿到了95%的观众支持率。”
尽管用上升墙代替转椅子对选秀节目来说是个危险的尝试,节目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观众有机会直接参与其中,使他们的观看热情空前高涨,这些热情转化成了收视率。在以色列第二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时,《后起之秀》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47%,在第三集播出时,更是超过了49%。
现在,节目的成功已引起了外国电视台的注意,他们的制作组准备观摩《后起之秀》的运行过程。尼尔也对自己的节目颇具信心。他认为节目的技术完全有空间再拓展。也许,下一个在世界“遍地开花”的《好声音》就要出现了。
选秀与社交媒体“浑然一体”
事实上,社交媒体技术早已与选秀节目相结合了。以《美国好声音》为例,该节目的制作人尼科尔·亚龙曾表示,节目组早就意识到社交媒体和数字化的重要性,“我们想通过社交媒体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性,让导师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使普通观众有机会接近一线明星。”
据专注于数码文化和技术在线的新闻网站马什波介绍,为了能更好地互动与宣传,《美国好声音》节目组专门为没有推特的评委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开通了推特账户。此外,从洛杉矶海选起,参赛者就被要求用博客、脸谱和推特记录每天的生活,吃饭和排练都包括在内。
在比赛中,选手的推文会出现在屏幕下方。负责管理互联网的团队会将节目中的精彩内容上传到网络,并鼓励粉丝们在脸谱、推特或节目的官网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社交媒体管理员艾莉森·海斯利普介绍:“我们会向导师或选手询问粉丝在社交网络提出的问题,然后回复,这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只是坐在那里看。”
社交媒体还是衡量选秀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数据。为了掌握《美国好声音》的实时收看情况,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已与推特合作。节目媒体顾问安德鲁表示,推特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数据和指标,“有了推特上的数据,你就能分析出观众注意力的高峰和低谷,当你看到那么多的推文时,就可以感受到观众的喜好。”
如今,选秀节目与社交媒体技术愈发“浑然一体”,正如亚龙所说:“选秀节目并不是在一两个小时内就结束了,通过社交媒体,节目可以在互联网上保持一周,甚至是一年时间的热度。选秀节目已不仅是节目本身,它与社交媒体形成了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选秀节目火爆荧屏已差不多有10年时间了,从最早的短信投票、大众评委,再到后来的网络热议、微博话题和V神投票,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制作方绞尽脑汁地推陈出新。
如今,将社交媒体技术与歌唱比赛联系到一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好莱坞记者报》将其称为“国际标准格式”,以色列选秀节目《后起之秀》更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业内人士认为,该节目能够打破收视纪录,占据同时段的“半壁江山”,社交媒体技术功不可没。如果你还在羡慕《好声音》中能转椅子的评委们,那这档节目就给了观众这样的权利。通过一个手机应用程序,观众就可以完全参与到节目中来。
用投票制造“爆点”
《后起之秀》的概念与《美国偶像》、《X因素》等流行的选秀节目大致相同,具有所有选秀节目的一致套路:海选、名人组成的评委团、演播室现场直播、默默无闻的选手通过比赛一战成名。
但不同之处在于投票。以往场外观众在整场选秀节目中的投票结果,往往在最后公布,《后起之秀》的投票则是在选手演唱时进行,在演出完毕后立即公布结果,让演唱者和观众都可以及时看到。
该节目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参赛者上台后,被一块半透明的、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巨大LED屏幕与评委和观众分开。当选手唱歌时,在家中观看比赛的观众就可以开始投票了,在此过程中,制作方会选取参与投票的观众的脸谱网主页,将其打LED屏幕上,最终的投票结果也会显示于此。只有参赛者赢得了70%的观众投票,LED屏才会缓缓上升,他就可以走出来接受掌声了。
在最终的评选中,4个评委每人的投票将会占总比分的7%,其余的72%则来自观众的投票。LED屏幕看起来就像是《好声音》中旋转的椅子,但这个噱头背后是突破性的技术,观众通过该节目的制作公司柯雪特专为比赛开发的应用程序,直接在家中参与投票。
柯雪特首席执行官阿维·尼尔表示:“类似的选秀节目已存在10年了,大家看完整场比赛,只为等待一个结果,我认为观众已经看累了,是时候结束了。选秀节目已没有了‘爆点’,惟一的亮点来自于评委的表演,但现在也变得流于形式且可以预见,我们就是想用观众投票来创造出戏剧性。”
如何利用“第二屏幕”
在电视圈,制作人对“第二屏幕(指看电视时,能同时与电视节目内容互动的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的应用有许多设想, 例如,用这些设备来显示歌词,呈现比赛花絮或是其他一些东西。尼尔表示:“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通过应用程序将‘第二屏幕’完全融入比赛。如果没有这个投票程序,没有手机和电脑,比赛就不复存在。”
在新星们登场前,观众需要下载免费的应用程序,并将其安装在自己的平板电脑或手机上。选手演唱时,他们将按下程序中的“是/否”选项参与投票,作为对每个选手的评判。柯雪特高层管理人员沙哈尔称:“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在技术操作上存在难度。”
沙哈尔介绍:“我们必须要设计一个可靠的、足以支撑上千万观众的系统,且能够及时同步所有元素——投票的过程和结果、观众脸谱网的照片,这些都需要在短短的3分钟内呈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不出状况,柯雪特公司在节目首播前,做了一次10分钟的现场测试,并想好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直到第一位选手走出来,也没有人知道真的会发生什么。
尼尔承认,他当时“绷紧了神经”,节目的第一位选手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节目组几乎100%肯定他能获得认可,结果却出人意料。尽管4位评委赞誉有佳,他还是没有获得超过70%的观众肯定,墙没能升上去。
“当时我就想,要是整场比赛LED屏都没机会升上去怎么办?”尼尔回想起当天的情形说,“幸运的是,还是有人拿到了95%的观众支持率。”
尽管用上升墙代替转椅子对选秀节目来说是个危险的尝试,节目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观众有机会直接参与其中,使他们的观看热情空前高涨,这些热情转化成了收视率。在以色列第二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时,《后起之秀》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47%,在第三集播出时,更是超过了49%。
现在,节目的成功已引起了外国电视台的注意,他们的制作组准备观摩《后起之秀》的运行过程。尼尔也对自己的节目颇具信心。他认为节目的技术完全有空间再拓展。也许,下一个在世界“遍地开花”的《好声音》就要出现了。
选秀与社交媒体“浑然一体”
事实上,社交媒体技术早已与选秀节目相结合了。以《美国好声音》为例,该节目的制作人尼科尔·亚龙曾表示,节目组早就意识到社交媒体和数字化的重要性,“我们想通过社交媒体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性,让导师变得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使普通观众有机会接近一线明星。”
据专注于数码文化和技术在线的新闻网站马什波介绍,为了能更好地互动与宣传,《美国好声音》节目组专门为没有推特的评委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开通了推特账户。此外,从洛杉矶海选起,参赛者就被要求用博客、脸谱和推特记录每天的生活,吃饭和排练都包括在内。
在比赛中,选手的推文会出现在屏幕下方。负责管理互联网的团队会将节目中的精彩内容上传到网络,并鼓励粉丝们在脸谱、推特或节目的官网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社交媒体管理员艾莉森·海斯利普介绍:“我们会向导师或选手询问粉丝在社交网络提出的问题,然后回复,这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只是坐在那里看。”
社交媒体还是衡量选秀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数据。为了掌握《美国好声音》的实时收看情况,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已与推特合作。节目媒体顾问安德鲁表示,推特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数据和指标,“有了推特上的数据,你就能分析出观众注意力的高峰和低谷,当你看到那么多的推文时,就可以感受到观众的喜好。”
如今,选秀节目与社交媒体技术愈发“浑然一体”,正如亚龙所说:“选秀节目并不是在一两个小时内就结束了,通过社交媒体,节目可以在互联网上保持一周,甚至是一年时间的热度。选秀节目已不仅是节目本身,它与社交媒体形成了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