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渐变的东亚安全秩序需要重塑

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23日   02 版)

    东北亚安全结构的重塑,有赖于大国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将冷战时期形成的阵营对立、双边军事同盟体系整合成更加多元、包容的安全框架,超越对传统“均势”的固守,并将经济、海啸、海盗等都纳入安全的框架之中。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没有参加靖国神社的秋季大祭,其弟弟岸信夫却参加了拜祭,并声称事先没有与首相说明此事,也没有特别考虑参拜的外交影响。岸信夫可是日本外务省副大臣,怎么可以不考虑外交影响呢?安倍上任之后,与中韩两国元首还未正式会晤。东亚安全领域的“碎片化”趋势日渐明显,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中国主导的RCEP与美国主导的TPP之间的竞逐。东亚政治经济秩序处于新一轮的震荡与变革之中。

    安倍在去年大选之前一再向新闻界表示,对第一个任期没有参拜靖国神社非常懊悔。上任之后他才发现,如果参拜可能会更后悔。近日,他终于承认,参拜已经是外交问题,而不仅仅是日本的内政了。安倍上台之后,在经济上推出了“安倍经济学”,日本经济近期出现明显的复苏态势,成为发达国家中增速最快的之一。在外交领域,安倍内阁则更倾向于对抗。新成立的“关于安全保障及防卫力的专家恳谈会”,将中国和朝鲜视为地区课题。中日关系因钓鱼岛而冰冻起来,日本拒绝承认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双方谈判无法展开。安倍则将精力集中于构建一个向中国施压的网络,美日澳三边防务会晤、与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拉关系等。至于效果如何,还待观察,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安倍并没有打算推动建立一个东亚地区的多边安全体系,而是以一种“投机”的心态,在安全的裂缝中寻找机会。

    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由谁来提供保护。冷战之后,美国一直扮演着“保护者”的角色。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日本越来越冲向了安全的前沿地带,修订防卫大纲以配合美国的军事行动,修订武器出口的法律,为日本的武器出口打开通道。在东海、南海、中印边界问题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上,都有日本积极参与的影子。东亚地区的安全结构,已经出现了裂痕。谁是安全的提供者,这个问题已经不再是填空题,而是多选题。中美日三边的互动,更具有“等边”的性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还是保持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中国也将成为安全的提供者。中国外长王毅在9月份访美期间与美国国务卿克里达成共识,即保证无核化成为朝鲜的唯一选择。换言之,在朝核问题上,中美是可以进行战略合作的,并且能够达成信任。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推而广之,东北亚安全结构的重塑,有赖于大国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将冷战时期形成的阵营对立、双边军事同盟体系整合成更加多元、包容的安全框架,超越对传统“均势”的固守,并将经济、海啸、海盗等都纳入安全的框架之中。

    东亚安全结构的变革,其实为东亚大国提供了机会。但日本似乎已经放弃了这份努力,将目光盯在中国身上,用昨天的外交策略来解决今天的安全困局。这无异于南辕北辙。如同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缓解了深陷泥潭的东南亚经济的痛苦,也积累了人民币的信誉度。安全合作也是如此,南海问题也未尝不会变成海上安全合作的新领域。李克强在东亚峰会上并没有回避南海问题,承诺与当事国进行双边谈判,并稳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的签订。可以预见,COC将会成为南海安全框架的基础性文件。李克强在越南访问期间,推动两国成立三个工作组,其中就包括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而此前安倍与越南领导人会晤期间,一再暗示中国可能会采取危险行动,越南转身就与中国成立了工作组。东亚安全结构已非铁板,无论大小国家都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俾斯麦式的秘密外交已经难有市场了。

    对于日本内阁的保守主义路线,美国也比较挠头,日韩关系也已经冰冻了一段时间,韩国外长认为日韩首脑会晤的时机还不成熟。10月初,日美安全与外交的“2+2”会议期间,美国高官向“千鸟渊”公墓献了花圈。外界猜测,这既表示日美同盟关系的紧密,同时又表达了美国对日本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不满。“千鸟渊”公墓没有甲级战犯,也没有国家神教的色彩,因此,克里与哈格尔的花圈可能是对日本的一种鞭策。在东亚安全结构调整之际,日本还抱持旧有的安全观念,可能会被踢出安全提供者的行列。

    东亚安全结构的“解构”与“重构”,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而各种安全观念之间的博弈或可能引发震荡。缓解这些震荡的,除了政治家的远见之外,还需要公民理性的觉醒,尤其是财经界的推动,毕竟在东亚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经济合作基础。

 

渐变的东亚安全秩序需要重塑
中日关系应让民间走在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