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诺奖为什么不招科学家待见

○文 信马由缰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16日   35 版)

    诺贝尔

    在科学界,最富盛名的奖项自然是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诺奖获得者的公布,是科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事,而每年12月10日为获奖者正式颁奖的典礼日,自然也如节日一般。不过别以为人人都享受这个日子,你要是私下去和科学家们聊聊,会发现不少人满腹牢骚,怨声载道。

    他们说,诺奖诚然吸引了许多人关注科学甚至投身科学,这奖本身也是荣誉,但总莫名遗漏一些本该获奖的人。排除或许存在的嫉妒因素,最多的不满集中在,尽管诺奖给科学研究披上了光鲜的外衣,大批媒体被吸引而来,但诺奖的评判标准却对现代科学成果较为漠视,规则略显僵化。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评定诺奖资格的机构——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于科学突破的认识总显得拖拖沓沓,其中不乏原因。瑞典著名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1895年设立诺奖,遗嘱中,他指定颁奖给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以奖励一年中的重大科学成果。

    这听起来很不错,不过很快,人们就从经验中发现了问题所在:很多获得诺奖的发现,后来被证明有不靠谱之处。为避免这种尴尬,诺贝尔奖委员会想要保持必要程度的谨慎,有时不小心做过了头。

    印度裔美国籍的天体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就是个典型例子。上世纪30年代,他展开的关于星体结构的研究名声斐然,却足足等到1983年才获得诺贝尔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

    爱因斯坦因发现光电效应,在1921年获了诺奖,但他从未因相对论而获得另一个诺奖。尽管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亚瑟·爱丁顿在1919年以相当有力的证据,令被弃置的相对论重回公众视线——并且在后来通过了每一场意图验证它的实验——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上的成就,仍被认为是高深和有待观察的。 

    此外,一个诺贝尔奖不能由3人以上分享,这也是不少人吐槽的地方。在科学界你很难跟别人泾渭分明,比如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他预言的希格斯粒子在去年令世界沸腾,尽管有说法称他只是宣称发现该粒子的人之一。另有两个团队向希格斯发表研究的杂志投了同样题材的论文,可惜彼此相隔数月。

    这就是科学,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提出相似的成果。诺贝尔奖委员会向两支团队中的弗朗索瓦·恩格勒递出了橄榄枝(他的队友因身亡而未能享受荣誉),恩格勒的论文比希格斯的更早,只是未能明确预言出粒子。剩下的那支队伍与诺奖擦肩而过,他们的论文十分详尽,可惜发表晚了几周。 

    同一年度每项诺奖的获奖者不超过3人,这条规定强调了一种思想:能摘下科学桂冠的,只有一小撮历尽艰辛爬上象牙塔顶的天才。

    这或许曾是科学界的主流价值观,但现在已显得过时。希格斯和恩格勒因他们预言的粒子被证实而获奖,但真正找到希格斯粒子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这一组织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数千名科学家,以及成千上万的技术员。这些人共同分析对撞机产生的数据,维持机器运转。

    宣布发现粒子的论文有数百名作者,而这绝不仅仅是发生在物理学界的事。在规模极大的科学项目上,复杂的机器、6个甚至更多作者合作完成论文,已经是司空见惯之事。并且这种潮流能促进科学界形成专业化、合作化的境况。

    早些时候,曾有猜测认为今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打破“不授予科研组织”的传统,让CERN得到荣誉。这没有成真。过去,人们曾重新解释过诺贝尔遗嘱制定的颁奖规则,如今或许重新定义的时刻又该到来了。

 

诺贝尔化学奖:把化学反应搬进电脑
诺奖为什么不招科学家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