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刊记者亲临训练场观摩
日“空中骑兵”如何敌后作战
○本报特约撰稿 毕晓普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16日
19
版)
|
陆上自卫队CH-47直升机运送车辆装备 |
作为日本自卫队惟一一支围绕直升机建设的部队,第12旅团的快速反应特别是敌后作战能力,正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得到完善。
“动态防卫力”是日本防卫省近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为应对诸如钓鱼岛、独岛等涉及邻国的领土争议,日本自卫队越来越强调“机动作战”,对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大量投入资源。作为陆上自卫队惟一以“空中骑兵”自居的快速反应部队,第12旅团由大量军用直升机武装起来,号称能对“西南有事”等情况采取快速应对行动。最近,日本《航空世界》杂志记者小野昌男,披露了自己受邀观摩第12旅团实施直升机机降作战训练的情况。
兵分三路实施空中渗透
经防卫省特批,小野昌男得以对第12旅团展开“嵌入式采访”,亲历了该旅团在群马县相马原驻屯地的实战训练。他参与的科目为“直升机机降作战指挥员训练”,是第12旅团在全日本陆自中特有的训练课程,目的是从部队的精英中挑选出能指挥基层部队搭乘直升机作战的主官。训练一般持续约5周,包括地面训练、机上训练、训练组织方法培训、综合训练和指挥员考核等内容,小野采访那天,刚好轮到科目的最后内容——“综合训练”,参训者多为下士,共31人,教官和教辅人员共20人。而在此前,学员们已经通过直升机实体模型、绳降训练塔等设施,熟练掌握登机、机降、引导等科目,为实兵演练做好了准备。
按照小野的讲述,他亲历的“敌情设定”是己方一架OH-6D侦察直升机被击落,飞行员在“敌占区”内孤立无援,第12旅团要穿越防空火力封锁线,执行直升机渗透作战,搜索并营救遇难飞行员。具体步骤是:救援队冒着受“敌军”攻击的危险救出受伤飞行员;然后使用担架将其送至预定地点,等候救援直升机到来;救援直升机将伤员接走后,队员们迅速返回,在撤离地点附近的草丛中隐蔽,待接运自己的直升机到来后全员撤离。
总体上看,第12旅团的机降营救作战大体分为“预备营救-开始营救-脱离战场”三步,成败的关键是着陆引导小队(先头部队,班级单位),他们要搭乘UH-60JA直升机提前到达现场,担负起情报收集、着陆地点确定和周边警戒等任务。负责营救的部队则由救护小队和警卫小队组成,降落在距离受伤飞行员约几百米的地点,机降过程中,队员们戴着手套,两手抓住速降绳,双脚夹紧速降绳,从CH-47J直升机上顺次滑下。接着,救护小队、警卫小队和提前抵达现场的引导小队合兵一处,在各小队长带领下向各自任务地点展开。
机降作战讲究因地制宜
在坠机地点附近,警卫小队划定警戒线,救护小队确定方位,然后搜索周围草丛,找到受伤飞行员,着陆引导小队旋即通过无线电呼叫救援直升机。同时,救护小队确认飞行员的伤情,将其抬上担架,徒步赶往救援直升机的预定着陆地点。着陆引导小队设置标识,通过旗语引导直升机降落。伤员被送上UH-60JA直升机后,众人开始准备脱离战场。
救出受伤飞行员后,三个小队分别徒步向“敌军”力量较弱的地区转移两公里左右,然后,着陆引导小队再次通过无线电呼叫CH-47J直升机前来,通过从机体后方悬垂的两根回收绳将队员拉至机内。实战中,约有8名队员是不进入机舱的,而是悬吊在空中,手持89式突击步枪警戒。按照第12旅团教官的说法,使用回收绳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直升机难以着陆的地形迅速投送兵力;直升机还可在悬停状态下使用机枪进行掩护射击;一旦受到攻击,可以随时中断人员回收,切断绳索并迅速脱离战场。其缺点在于:使用18米长的回收绳悬吊队员时,直升机难以采用低空飞行姿态快速穿越山谷和林地。小野得到的解释是,第12旅团的直升机机降作战讲究因地制宜,正如《孙子兵法》所云:“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关键装备不足仍是瓶颈
根据日本陆自现有建制,第12旅团隶属东部方面队,除负责枥木、群马、新泻、长野四县的防卫警备外,当日本海方向“有事”时,还负责保卫首都圈的安全,或者在“西南有事”(指钓鱼岛武装冲突),九州和冲绳方向的陆自力量不够应对时,第12旅团也会出动。需要指出的是,2001年是第12旅团大整编的里程碑,它撤销了难以机降输送的第12战车连队,把资源集中到适合山地、岛屿等地形作战的兵种建设上,并将旗下所有单位的训练都与直升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随时可由直升机搬走一切”的“空中骑兵”。
据了解,堪称陆自最强“直升机战队”的第12旅团也只配备了20来架直升机,型号包括UH-60JA“黑鹰”、CH-47J/JA“奇努克”和OH-6D“小马”三款,即使全部出动也无法一次投送一个连队的兵力。作为补救措施,日本防卫大臣可以直接调度作为战略预备队的中央即应集团,后者的宗旨就是应对任何“周边事态”,投送范围覆盖全境。理论上,该集团的第1直升机团可对第12旅团的兵力投送予以补充。问题在于,要是陆自各方面队都因“周边有事”而有兵力投送需求,第12旅团的兵力投送依然会捉襟见肘,所以,该旅团主官们殚精竭虑的就是如何盘活现有资源,确保“有事时”保持并强化本旅团的机降战斗力。
作为日本自卫队惟一一支围绕直升机建设的部队,第12旅团的快速反应特别是敌后作战能力,正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得到完善。
“动态防卫力”是日本防卫省近年来时常挂在嘴边的说法。为应对诸如钓鱼岛、独岛等涉及邻国的领土争议,日本自卫队越来越强调“机动作战”,对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大量投入资源。作为陆上自卫队惟一以“空中骑兵”自居的快速反应部队,第12旅团由大量军用直升机武装起来,号称能对“西南有事”等情况采取快速应对行动。最近,日本《航空世界》杂志记者小野昌男,披露了自己受邀观摩第12旅团实施直升机机降作战训练的情况。
兵分三路实施空中渗透
经防卫省特批,小野昌男得以对第12旅团展开“嵌入式采访”,亲历了该旅团在群马县相马原驻屯地的实战训练。他参与的科目为“直升机机降作战指挥员训练”,是第12旅团在全日本陆自中特有的训练课程,目的是从部队的精英中挑选出能指挥基层部队搭乘直升机作战的主官。训练一般持续约5周,包括地面训练、机上训练、训练组织方法培训、综合训练和指挥员考核等内容,小野采访那天,刚好轮到科目的最后内容——“综合训练”,参训者多为下士,共31人,教官和教辅人员共20人。而在此前,学员们已经通过直升机实体模型、绳降训练塔等设施,熟练掌握登机、机降、引导等科目,为实兵演练做好了准备。
按照小野的讲述,他亲历的“敌情设定”是己方一架OH-6D侦察直升机被击落,飞行员在“敌占区”内孤立无援,第12旅团要穿越防空火力封锁线,执行直升机渗透作战,搜索并营救遇难飞行员。具体步骤是:救援队冒着受“敌军”攻击的危险救出受伤飞行员;然后使用担架将其送至预定地点,等候救援直升机到来;救援直升机将伤员接走后,队员们迅速返回,在撤离地点附近的草丛中隐蔽,待接运自己的直升机到来后全员撤离。
总体上看,第12旅团的机降营救作战大体分为“预备营救-开始营救-脱离战场”三步,成败的关键是着陆引导小队(先头部队,班级单位),他们要搭乘UH-60JA直升机提前到达现场,担负起情报收集、着陆地点确定和周边警戒等任务。负责营救的部队则由救护小队和警卫小队组成,降落在距离受伤飞行员约几百米的地点,机降过程中,队员们戴着手套,两手抓住速降绳,双脚夹紧速降绳,从CH-47J直升机上顺次滑下。接着,救护小队、警卫小队和提前抵达现场的引导小队合兵一处,在各小队长带领下向各自任务地点展开。
机降作战讲究因地制宜
在坠机地点附近,警卫小队划定警戒线,救护小队确定方位,然后搜索周围草丛,找到受伤飞行员,着陆引导小队旋即通过无线电呼叫救援直升机。同时,救护小队确认飞行员的伤情,将其抬上担架,徒步赶往救援直升机的预定着陆地点。着陆引导小队设置标识,通过旗语引导直升机降落。伤员被送上UH-60JA直升机后,众人开始准备脱离战场。
救出受伤飞行员后,三个小队分别徒步向“敌军”力量较弱的地区转移两公里左右,然后,着陆引导小队再次通过无线电呼叫CH-47J直升机前来,通过从机体后方悬垂的两根回收绳将队员拉至机内。实战中,约有8名队员是不进入机舱的,而是悬吊在空中,手持89式突击步枪警戒。按照第12旅团教官的说法,使用回收绳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直升机难以着陆的地形迅速投送兵力;直升机还可在悬停状态下使用机枪进行掩护射击;一旦受到攻击,可以随时中断人员回收,切断绳索并迅速脱离战场。其缺点在于:使用18米长的回收绳悬吊队员时,直升机难以采用低空飞行姿态快速穿越山谷和林地。小野得到的解释是,第12旅团的直升机机降作战讲究因地制宜,正如《孙子兵法》所云:“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关键装备不足仍是瓶颈
根据日本陆自现有建制,第12旅团隶属东部方面队,除负责枥木、群马、新泻、长野四县的防卫警备外,当日本海方向“有事”时,还负责保卫首都圈的安全,或者在“西南有事”(指钓鱼岛武装冲突),九州和冲绳方向的陆自力量不够应对时,第12旅团也会出动。需要指出的是,2001年是第12旅团大整编的里程碑,它撤销了难以机降输送的第12战车连队,把资源集中到适合山地、岛屿等地形作战的兵种建设上,并将旗下所有单位的训练都与直升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随时可由直升机搬走一切”的“空中骑兵”。
据了解,堪称陆自最强“直升机战队”的第12旅团也只配备了20来架直升机,型号包括UH-60JA“黑鹰”、CH-47J/JA“奇努克”和OH-6D“小马”三款,即使全部出动也无法一次投送一个连队的兵力。作为补救措施,日本防卫大臣可以直接调度作为战略预备队的中央即应集团,后者的宗旨就是应对任何“周边事态”,投送范围覆盖全境。理论上,该集团的第1直升机团可对第12旅团的兵力投送予以补充。问题在于,要是陆自各方面队都因“周边有事”而有兵力投送需求,第12旅团的兵力投送依然会捉襟见肘,所以,该旅团主官们殚精竭虑的就是如何盘活现有资源,确保“有事时”保持并强化本旅团的机降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