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

中国老人甘当保姆成就女强人

○编译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09日   26 版)

    照看孙辈是中国老人退休后最重要的“工作”

    为了帮助他们的孩子追求职业目标,中国老人带孙辈的热情十分高涨。有坚定的“大后方”作为依靠,许多中国女性攀上了事业高峰。

    为子女事业“减负”,中国老人成全职保姆

    68岁的艾达·郎每天早上6点准时醒来。像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她喜欢享受完全属于自己的平静早晨。但和其他老人不一样,她自己的时间只有短短1个小时。

    7点钟,艾达要去小儿子家,在接下来的8小时里照顾新生的孙女,喂她吃饭,跟她玩耍、说话。下午3点,她还要去大儿子家监督8岁的孙女和4岁的孙子写作业,陪他们玩过家家,直到晚上9点儿子回家。

    全职照看孙辈的中国老人不在少数。根据上海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该市90%的小孩由至少一位祖父母照顾,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在北京,70%的孩子由祖父母抚养,广州则是50%。

    这位温文尔雅的寡居老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大孙女雷切尔出生是她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她那么小,那么可爱”。

    在艾达的悉心呵护下,可爱的婴儿已经长大,在香港顶级的女子学校就读,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会弹钢琴,拉大提琴,还是女童子军成员。她的父母也都事业有成,父亲温斯顿在跨国公司的企业发展部工作,母亲迪莉娅则是顶级投资银行的主管。

    “我的角色就是陪孩子们待在家里,做成功家庭的大后方。”艾达笑着向美国《大西洋月刊》解释道。决定照顾孙子对她来说并不困难。

    “看看她能赚多少钱!”谈起自己的儿媳,艾达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高昂薪水的代价,这位美国莱斯大学和黑斯廷斯法学院毕业的女高材生每天得工作15个小时,这只是投行业的正常工作节奏。每个工作日,她都得在7点前准时出门,不到晚上10点回不了家,此时孩子早已上床睡觉。丈夫平日稍清闲些,但动辄出差,有次一去就是9个月。

    “我听说到处都在谈《依靠》。”迪莉娅说。她指的是脸谱网“大管家”雪莉·桑德伯格最近推出的畅销书《依靠:女人、工作和领导意志》。“我也希望能走进老板办公室,要求早点回家看孩子,但我知道这么做只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桑德伯格的建议(女人只要专业自信便可推进事业)在今天的经济状况和我的行业中并不现实。”

    艾达决定牺牲自己的黄金晚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迪莉娅自己的母亲,一位不肯帮忙的外祖母。自上世纪60年代从香港迁往洛杉矶后,这位时髦的中国外祖母每年只回国一次,走亲访友。

    当被问到为什么母亲不愿牺牲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改当全职保姆时,迪莉娅叹了口气:“她已经变得非常美国化了。”

    “亚洲模式”让中国女人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正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所说,桑德伯格一直在错误的人身上花时间,如果她想帮助更多女性进入商界高层,应该停止说服年轻女性,试着跟祖父母们谈谈。

    与迪莉娅的母亲一样,数以百万计的美国退休人员极为珍视自己的独立生活。“都市宝贝”这样的育儿论坛上到处都是不负责任的祖父母的故事,但很少有人会提出质疑:研究发现,美国抚养孙子的祖父母更不快乐。

    艾达却说,积极参与孙子的生活,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老年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艾达说,“我的儿子儿媳成功是好事,抚养孩子就是奶奶的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天都这么做。孩子应该和家人在一起,只有家人能传承文化传统,只有家庭能让孩子心里温暖。”

    即使在孩子们尖叫、大哭、发脾气的“最糟糕时刻”,艾达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我告诉自己必须有耐心。我知道美国方式,但亚洲模式更好。”

    这个“亚洲模式”帮助数以百万计像迪莉娅一样的中国女人在职场上走得更远。据美国审计公司研究,在中国,51%的高级管理职位由女性担任,19%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女性,女性贡献一半的家庭收入,全世界有一半的女富豪来自中国。

    相比之下,美国女性高管的比例只有20%,财富500强企业的CEO中女性只占4%。尽管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比男性更多,她们做兼职的概率却是男性的两倍。

    54%的职场妈妈将平衡工作与家庭视为最大挑战。美国500万名家庭主妇中,想工作的不在少数,但儿童保育成本比公立大学一年的学费还要昂贵,她们负担不起。这不仅是低收入母亲的问题,范德堡大学的乔尼·赫尔希池教授发现,毕业于顶级高校的母亲们同样会为了孩子辞职。

    美国的日托系统价格相当昂贵,且90%的日托中心护理不合格。女人必须在家承担越来越多负担的同时,男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来保住饭碗。

    在《依靠》一书中,桑德伯格将这一趋势归咎为女人不愿意表现自己,她还认为事业成功的关键是选对丈夫,但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中国女人,都会将父母或公婆视为自己的“秘密武器”。

    《华盛顿邮报》称,再有说服力的TED演讲或畅销书也没法解释惊人的中国数字,因为可依靠的祖父母才是关键所在。《大西洋月刊》则认为女人希望身居高位,但她所处的境遇比个人行动影响更大。

    如果你是全职家长,如何在家中无可依靠时全情投入工作?桑德伯格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数据给出的答案是,在2012年,14%的美国职业家长为了照顾孩子,放弃工作或没有接受工作。

    “隔代教养”实现“最理想家庭功能”

    6年前,凯利·杨从美国来到香港,计划开创自己的教育事业。怀孕不久的她打电话给母亲,说时间不合适,想暂缓要孩子。短暂的沉默之后,电话中传来斩钉截铁的声音:“我来帮忙。”

    凯利告诉美国《波特兰新闻先驱报》,作为父母惟一的孩子,她知道母亲一定会帮她,但的确没有想过,所谓的“帮助”意味着让她放弃自己的生活。为了让女儿专注于事业,这位老人将丈夫留在加利福尼亚州,赴港6年,带大了3个外孙。凯利的孩子可以几个星期不见母亲,却没有一天能离开外祖母。

    香港妇女基金会的丽莎·摩尔告诉《华盛顿邮报》,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是家庭,但扎根于共产主义历史的观念认为,男女平等,都应该工作,这样的矛盾让祖父母一辈接过了照看孩子的责任。

    除了中国退休年龄早,更重要的因素是,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国家,人们长期与长辈一起生活,祖父母参与抚养孙辈。虽然过去50年的城市化历程摧毁了中国几世同堂的大家庭,但最近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在内的32个中国城市中,36%的人认为祖父母抚养孙辈是天经地义的。

    将孩子留给祖父母而不是陌生人,也让父母觉得更“安全”。他们可以更好地投入于竞争激烈的高薪工作,当然,也更省钱。

    最近,北京市民政局宣布了一项“9064”计划,希望到2020年,90%的城市老年人口与家人一起生活。老年人可以帮忙照顾孩子,成年子女则可以为父母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尽管有这些“互利互惠”的优势,中国模式并不完美。影响之一是,祖父母容易宠坏孩子,让孩子超重,也可能导致家庭冲突。

    中国学校的老师说,由于祖父母比父母更溺爱孙辈,孩子变得自私,没有独立性,家长也抱怨祖父母老式的养育方法。这些观念上的分歧不仅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有时甚至引发斗殴。显然,“隔代教养”不是灵丹妙药,中国模式也许无法应对所有挑战。

    为了帮助年长的一代抚养孩子,“祖父母学校”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涌现。北京这样一所学校中有超过200名学生,他们了解流行的互联网技术,研究“如何对付难缠的孙辈”。广州和上海的育儿学校中,80%的学生不是父母而是祖父母,专门针对祖父母的心理咨询服务也越来越流行。

    此外,《大西洋月刊》还担心,照顾孙辈的“高强度工作”会影响老年人健康。不过,马里兰大学社会学学者菲尼安·陈通过对中国8个省份的调查发现,虽然劳累可能影响老年人体质,增加其心理压力,但作出贡献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更高。对于农村老人而言,来自外出务工子女的汇款有助于改善家庭财务状况,进而有益老人的身体健康。

    美国马里兰州人口调查中心网站报道,每周15个小时之内的育儿负担,反而对老人健康有好处。“基督教电讯报”网站则称,中国现状反映了“最理想家庭功能”。

    “如果成群无聊的老年人不事生产,而高收入的母亲被迫做了家庭主妇,那社会将一片混乱。”迪莉娅说,“这是社会的损失。”

 

中国老人甘当保姆成就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