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关注习近平东南亚之行

中国带来的是机会而非威胁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青年参考 》( 2013年10月09日   11 版)

    10月3日,习近平抵达吉隆坡,开始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

    印尼大街上挂着习近平夫妇的肖像。习近平携夫人开启东南亚之旅,首站选在印度尼西亚。

    在“全民出行”的国庆假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和众多游客一样,把目的地选在了东南亚旅游胜地巴厘岛。不同的是他并非携家人游玩,而是去访问东南亚国家,并出席他的首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当中国网友还在惊讶,习主席在马来西亚夸赞“歌手梁静茹在中国广为人知”时,外媒齐齐把目光聚焦在了习近平此行对中国外交、乃至全球政局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的行程是一根争取东盟国家的杠杆。尤其面对南海领土争端、美国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的双重影响,这一杠杆尤为重要。”香港《南华早报》如此解读。

    中国给亚洲带来的是发展机会,而不是威胁。 

    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进行了国事访问。

    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而言,南海问题仍是一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围绕中国南海的海事纠纷、东盟国家对中国军力上升的猜疑,已经给中国在东南亚区域中扮演的角色蒙上了一层阴影。”《南华早报》分析称。

    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4日的社论更阐述了全球层面的背景:“在美国宣布‘重返亚洲’外交战略,以及南中国海岛礁主权争议一度呈现紧张的地缘政治大背景下,习近平此行更富有外交突围的色彩。”

    在出访前夕,习近平接受印尼、马来西亚媒体联合采访时,拿出了他热爱的足球。他强调:“足球是一项讲究配合的集体运动,团队合作是比赛的关键。”香港《大公报》认为,此举是以“足球妙喻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并引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董漫远的概括称:“只有密切协调,才能互利共赢。”

    在印尼的雅加达,习近平受邀在国会演说,表态更加明白。在全球关心的南海问题上,他不同意东南亚国家“通过多边谈判来解决岛屿主权争端”的主张,重申只能进行一对一的谈判。

    “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的分歧和争议,双方始终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习近平说。

    7日,APEC峰会在印尼开幕,随后各国领导人将前往文莱出席东南亚联盟峰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外媒高度关注。

    习近平在重申“和平崛起、睦邻友好”外交方针的同时,也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中国-东盟国防部长会议机制、在今后三五年间为东盟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等具体措施。

    这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及安全领域上,落实了中国“合作共赢、守望相助”的外交原则。习近平再次强调,中国给亚洲带来的是发展机会,而不是威胁。

    “他在这一高规格的平台上宣示中国对东盟的外交方针,展现了正面出击的外交自信。”《联合早报》评价称,“这些措施一旦落实,势必强化中国同东盟关系的优势,在与日本、韩国的东南亚外交竞争中,拉大原本就已领先的地位。”

    习近平为何选择访问印尼、马来

    10月3日,习近平结束了印尼之行,在下一站欢迎他的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这是习近平上任后首次出访东南亚,因此,他的出访选择在外媒看来具有外交象征意义。习近平选择的印尼和马来西亚不仅是东盟的五大原始发起国,也是与中国维持相对良好关系的东南亚国家。

    《联合早报》指出,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争议中,印尼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对于争议基本保持了客观中立的立场”。《南华早报》则评价马来西亚虽然也对争议海域提出过部分岛礁的领土主张,但明显区别于立场强硬的越南和菲律宾,在与中国的接触中坚持了“非对抗性”原则。

    《联合早报》认为,“习近平首访东南亚选择这两国,不妨理解为在间接传达某种外交信息——希望不以对立姿态处理南中国海纷争”。

    他的选择收获了丰厚的回报:在马来西亚迎接他的,是如潮的好评。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社论以“巨大的意义”形容习近平到访。文中指出:“尽管马来西亚和中国在意识形态上有着差距,但自邓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倾向已不再是中国外交的侧重点。中国必会成为超级强国以及经济强国,因此马来西亚必须抓紧良机,与中国建立友好互利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马来西亚《星报》则更关注习近平带来的商贸和教育合作契机。

    在印尼,习近平促使两国签署规模为15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有望给处于下跌势头的印尼盾注入一定支持。两国企业还签署了总额282亿美元的投资协议,涵盖大宗商品生产加工、铁路基础建设以及飞机融资等。

    作为东盟十国中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马来西亚和中国的经贸往来更加深入。过去4年来,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在会谈中,习近平倡议两国扩大经贸合作,让两国双边贸易额到2017年实现1600亿美元的目标。同时,中国还要鼓励企业参与马来西亚北部发展,参与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建设。今年初,厦门大学获得批准在马来西亚设立海外校园,成为中国大学第一个海外分校。

    “奥巴马不来,习近平来了”

    外媒热议的不只是“动”不停的中国主席习近平,还有大洋彼岸“动不了”的美国总统奥巴马。

    原本,奥巴马也定于同期到访马来西亚,但因国内政治僵局取消了访问行程。至于更为重要的APEC会议,他也于10月4日宣布无法出席。

    外媒普遍认为,随着奥巴马取消亚洲之行,习近平赢得了一个在东南亚“独占鳌头”的机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奥巴马缺席把习推上APEC第一把交椅》为大标题,宣告了两大国在此次APEC会议上的位置。

    “习近平访马,获得马来西亚媒体重视,与奥巴马取消访问销声匿迹形成对比。”英国广播公司称。马来西亚中文报《星洲日报》10月4日的新闻标题更是直接——“奥巴马不来,习近平来了!”

    《星洲日报》评论指出,奥巴马已经意识到美国在亚洲面临边缘化的风险,也积极部署亚洲战略,“但比起跟美国的关系,马中关系更为密切”。两国建交后,中国领导人先后到访马来西亚,而美国方面只有詹森总统曾在1966年到访。因此,文章直言“美国在强化马美关系方面,输给中国的何止毫厘”。

    《联合早报》认为,无论奥巴马来与不来,“其实中国的经济总量实力已决定了结果”;习近平提出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空中楼阁,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已超越美国,“成为影响包括日韩在内的亚太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比之下,美国退居于主打安全牌,以削弱中国在东南亚蒸蒸日上的外交影响。而近日白宫“后院起火”,进一步打击了美国在本区域的外交声望。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恩·斯托瑞告诉《华尔街日报》:“奥巴马缺席的决定,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形象,因为亚洲是个强调象征意义高于一切的地方。”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总理李克强也定于10月9日出访文莱、泰国与越南,出席该区域年度盛会——东亚峰会。

    “习李上台以来,中国正在东盟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攻势。”台湾《工商时报》评价称。

    但《星洲日报》也看到,随着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愈来愈稳固,东盟成员国夹在中美两国间难免“处境为难”,因此呼吁中美“能在区域体现和平竞争”。

    从这一大背景来看,习近平此行的“刚中带柔”获得了亚洲媒体的认同。

    “他在印尼国会演说所设定的怀柔基调,多少发挥了缓解南中国海争端可能困扰中国的作用;对印、马的拉拢,也有利于稳住中国同东盟的关系。同时,他更有的放矢地呼吁‘域外国家尊重本地区的多样性,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稳定的事情’。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此行可说是对美国‘重返亚洲’的平衡战略,做了一次巧妙的再平衡。”《联合早报》总结称。

 

中国带来的是机会而非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