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被墙毁掉的那些人

作者 [英] 安东尼·萨提恩 译者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11日   32 版)

    《墙:沿着壁垒旅行》(Walls: Travels Along the Barricades),联合图书公司2013年7月,288页。

    墙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在被它分隔开的人群中制造了无数悲欢离合。

    如果伊甸园的故事是真的,那它就是历史上用来隔离人类的、最早的墙(“园”在希伯来文中与“墙”同义)。文明伊始,人们就开始筑建收纳或排斥其他事物的墙。古埃及人在陵墓周围竖起体量巨大的砖墙,起伏的墙体代表了原初混沌之水,目的在于保持圣地的纯洁,除祭司外的任何人被阻挡在外。罗马皇帝哈德良用他一贯的高效,迅速建起一系列堡垒林立的墙,用以保护帝国北疆不受强邻侵犯。墙似乎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但也有例外:当下最开放的国家是加拿大,该国三面环水,另一面则有着世界上最长的无围栏边界。

    在《墙》中,马尔切洛·迪辛托走访了许多因为“墙”而饱受争议的地区。有些因为经常上新闻头条而著名,如以色列建造的、用来阻挡巴勒斯坦难民的墙;还包括美国在南部边境修筑的、用以防范墨西哥非法移民的墙。还有一些就不那么为人熟悉了。还有谁记得仍在与摩洛哥人争夺土地的萨拉威人(原西班牙属撒哈拉沙漠西部居民)?他们的斗争始于1975年,那一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带领35万追随者,侵占了这块西班牙前属地;直至1991年在联合国调停下停火,摩洛哥已建起了世界上最长的连续围墙,长约2700公里,比中国的长城更长(长城总长度约为21196公里,这里是指连续段墙体的对比)。

    迪辛托很好地抓住了筑建摩洛哥隔离墙,及其他更多将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土耳其人与希腊裔塞浦路斯人、印度人与孟加拉人、非洲人与西班牙人、墨西哥人与美国人、新教徒与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首府)的天主教徒、蒙特利尔的穷人与富人分隔开来的墙背后的关键问题。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屏障——实际上,其中很多不仅仅是墙——他回溯历史,探寻它们出现的原因,最后得到的结论总是脱不开政治与经济。

    他还接触了那些被墙改变甚至毁掉的人们。其中有些故事给人印象深刻,那些被隔离墙赶到了错误的一边的人们遭遇的不公正尤其多。在巴勒斯坦,有些人的土地在墙的一边,村庄在另外一边。类似地,欧洲人不难理解那些年轻的非洲人为何要涌向西班牙边境城市休达-梅利利亚(摩洛哥东北部港市),手裹衣服攀爬铁丝网;他们已经穿越撒哈拉、到达地中海,现在就剩最后一道屏障横在欧洲的大门前。“在难民的想象中,”迪辛托从一位年轻女人口中听到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墙那边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它怎么样,一定是美丽的。”

    迪辛托偶尔也会出错,他在书中提到,巴勒斯坦“与其说是一个地方,不如说是一个概念”。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肯定不会认同这句评论。大多数情况下,他是对的,例如书中提到的、人们对抗墙的千奇百怪的方式——翻越、击破、挖隧道、绕过、涂鸦甚至直接忽略。班克斯(一位隐匿真名的英国涂鸦者、社会运动活跃分子)是所有装饰过以色列西岸隔离墙的艺术家中最著名的一位。“一堵被忽视的墙将不再是屏障。”迪辛托评价道。

    作者在书中明确表示,忽视影响你的生活、土地、身份的屏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墙》不是一部完美的报告文学,它未能深入考察关于墙的理性的一面。这本书也未深谈墙对生活在其两侧的人的未来的影响,例如,在柏林墙倒塌后,它仍然存在于德国人心中。我也没感知到迪辛托的乐观主义精神,除了他在结尾称“拆除墙的紧迫性比建造它们强”。不过,他确实坚定勇敢、充满奉献精神地见证了那些生活在墙的阴影中的人们的喜怒哀乐。

    英国《卫报》

    作者简介:

    马尔切洛·迪辛托(Marcello Di Cintio),加拿大文化学者,早年就读于卡尔加里大学,主修英语与微生物学,1997年获文学学士与理学学士双学位。毕业后,他在世界各地来往穿梭,写出了许多颇受欢迎的作品。迪辛托强调实地走访,文字呈现出鲜明的游记风格,代表作有《诗与巴列维:伊朗核心之旅》、《哈麦丹风:穿越西非的风》。

分享到:

 

美国高等教育向何处去?
被墙毁掉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