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小排量 讴歌的“中国攻略”
○本报记者 张昊天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04日
48
版)
从确定在华投产,到发布专供中国的新型动力总成,再到与广汽集团就国产化事宜达成基本协议,入华后沉寂多时的讴歌,今年以来的重磅新闻猛然间多了起来。然而,受制于规划和技术因素,讴歌“中国攻略”的最关键一环——国产化,要到2016年才能付诸实施。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00个日夜里,这个日系豪华品牌可出的“牌”依然有限。
中国纵然坐拥全球未来头号豪车市场的光环,现实仍然不容讴歌等二线品牌“坐着数钱”,而是有待于它们在产品规划、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上采取更多跳跃式思维,争取抓住有助于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考虑到公务车改革、消费者偏好等变量,德系三强从行政级轿车入手,逐渐将产品线向上下拓展的模式,对二线豪华品牌未必适用;相反,从后者的实际操作来看,SUV与小排量车型无一例外地受到青睐,更被列为国产化的优先对象。
就讴歌品牌的具体情况而论,以北美为根据地的它,在SUV领域的造诣无可置疑,这一点反映在其在华销量构成中,即MDX与去年引入的RDX两款车型常年占据总销量的9成以上;今年上海车展上首发的SUV-X概念车,同样剑指这一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
小排量产品的引进,对讴歌来说则是更艰巨的任务。同样是发源于北美的背景,造成了搭载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讴歌车型在华受困于高关税,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讴歌,于今年早些时候首开先例地投放了专为中国打造的RDX3.0L车型,上市后广受好评,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订单积压的状况,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讴歌此前的症结所在。有鉴于此,在上周五开幕的2013年成都车展上,讴歌又宣布旗下惟一的中级轿车产品ILX增加2.0L车型,定价29.8万元,让全系产品的价格区间进一步向下移动。
据介绍,ILX2.0L车型以追求生活品位的单身一族或年轻夫妇为潜在客户,价格较先前的1.5L混合动力车型回落了3万元,而操控乐趣、智能配置和精湛工艺均得到保留。尽管讴歌官方没有多做说明,新车的竞争对手显然来头不小,包括目前在售的宝马1系、奔驰A级、沃尔沃V40,以及将于年底前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下线的全新一代奥迪A3。
诚然,基于近30万元的指导价和较弱的品牌附加值,孤军奋战的ILX,仍不具备撼动市场格局的实力;即便与同样以进口方式引入的雷克萨斯CT200h相比,也难以占到上风。由此可见,讴歌要想在入门级豪华车领域“圈地”,通过国产化控制成本终归无法回避。
2016年依然遥远,国产化的果实落地前,讴歌在中国所能做的,除了对现有产品更新换代,并确保经销商渠道的稳定,再就是通过车展等各种途径释放积极信息,引导舆论良性发展,令自身的存在感得到彰显。由此,可以理解这个日系豪车“御三家”之一近段时间的活跃——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展现出态度,从而获得向中国消费者传递诚意的跳板。

从确定在华投产,到发布专供中国的新型动力总成,再到与广汽集团就国产化事宜达成基本协议,入华后沉寂多时的讴歌,今年以来的重磅新闻猛然间多了起来。然而,受制于规划和技术因素,讴歌“中国攻略”的最关键一环——国产化,要到2016年才能付诸实施。这就意味着,在未来1000个日夜里,这个日系豪华品牌可出的“牌”依然有限。
中国纵然坐拥全球未来头号豪车市场的光环,现实仍然不容讴歌等二线品牌“坐着数钱”,而是有待于它们在产品规划、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上采取更多跳跃式思维,争取抓住有助于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
考虑到公务车改革、消费者偏好等变量,德系三强从行政级轿车入手,逐渐将产品线向上下拓展的模式,对二线豪华品牌未必适用;相反,从后者的实际操作来看,SUV与小排量车型无一例外地受到青睐,更被列为国产化的优先对象。
就讴歌品牌的具体情况而论,以北美为根据地的它,在SUV领域的造诣无可置疑,这一点反映在其在华销量构成中,即MDX与去年引入的RDX两款车型常年占据总销量的9成以上;今年上海车展上首发的SUV-X概念车,同样剑指这一利润丰厚的细分市场。
小排量产品的引进,对讴歌来说则是更艰巨的任务。同样是发源于北美的背景,造成了搭载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讴歌车型在华受困于高关税,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不复存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的讴歌,于今年早些时候首开先例地投放了专为中国打造的RDX3.0L车型,上市后广受好评,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订单积压的状况,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讴歌此前的症结所在。有鉴于此,在上周五开幕的2013年成都车展上,讴歌又宣布旗下惟一的中级轿车产品ILX增加2.0L车型,定价29.8万元,让全系产品的价格区间进一步向下移动。
据介绍,ILX2.0L车型以追求生活品位的单身一族或年轻夫妇为潜在客户,价格较先前的1.5L混合动力车型回落了3万元,而操控乐趣、智能配置和精湛工艺均得到保留。尽管讴歌官方没有多做说明,新车的竞争对手显然来头不小,包括目前在售的宝马1系、奔驰A级、沃尔沃V40,以及将于年底前在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下线的全新一代奥迪A3。
诚然,基于近30万元的指导价和较弱的品牌附加值,孤军奋战的ILX,仍不具备撼动市场格局的实力;即便与同样以进口方式引入的雷克萨斯CT200h相比,也难以占到上风。由此可见,讴歌要想在入门级豪华车领域“圈地”,通过国产化控制成本终归无法回避。
2016年依然遥远,国产化的果实落地前,讴歌在中国所能做的,除了对现有产品更新换代,并确保经销商渠道的稳定,再就是通过车展等各种途径释放积极信息,引导舆论良性发展,令自身的存在感得到彰显。由此,可以理解这个日系豪车“御三家”之一近段时间的活跃——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展现出态度,从而获得向中国消费者传递诚意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