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9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鲍勃·迪伦:

当专业歌手成为业余画家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9月04日   31 版)

    鲍勃·迪伦的风景画

    鲍勃·迪伦自画像

    鲍勃·迪伦创作的肖像画

    有人说,鲍勃·迪伦唱出了美国的困惑和迷惘。

    72岁的鲍勃·迪伦头衔很多:音乐家、诗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获得者,还有……画家。

    鲍勃·迪伦的画作正在位于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

    从8月24日起,鲍勃·迪伦的12幅彩色蜡笔肖像画在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展览半年。

    这些画看似简单、粗糙。英国《独立报》称,这些作品称不上杰出,但也不算差劲。在表现人物时,鲍勃·迪伦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观看者用想象填补空白。画作的意义和力量正在这里。

    在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乔纳森·琼斯看来,鲍勃·迪伦的画和他的歌一样,硬朗、个性十足,让人印象深刻。

    乔纳森说,这些画作解释了,这样一个有强大语言表现力的人为什么会专注于视觉艺术。这些面孔展现了一个诗人的视角,鲍勃·迪伦让它们充满力量和内涵。

    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鲍勃·迪伦的作品中有很多前辈艺术大师的影子,看起来有一种奇妙的熟悉感。“也许鲍勃·迪伦在绘画上的成就永远无法赶上他在音乐上的造诣,但他的绘画水平的确在进步。虽然这些作品没有达到国家肖像美术馆的水平,但也没有离谱到让人感到荒谬的地步。”

    为爱拿起画笔

    对绘画的热情是鲍勃·迪伦的初恋女友留给他的礼物。

    52年前,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退学的罗伯特·艾伦·齐默曼来到纽约,追寻音乐梦想。这个20岁的小伙子为自己取了个艺名:鲍勃·迪伦。

    在俱乐部里演唱民谣的鲍勃·迪伦很快脱颖而出,和唱片公司签约推出了首张专辑。在音乐生涯出现曙光的时候,鲍勃·迪伦被爱情之箭射中。

    在鲍勃·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中,他把这个闯入他心田的17岁女孩称为苏兹。第一次邂逅爱情,鲍勃·迪伦俘获芳心的路障碍重重。他不得不面对女友家人的反对,改变漂泊的生活方式。

    苏兹是纽约艺术圈中的新人,为各种出版物画插图,做美术设计。为了陪女友,鲍勃·迪伦的闲暇时间多半给了博物馆,那里有苏兹百看不厌的巨幅油画。

    很快,鲍勃·迪伦对美术作品产生了兴趣。他回忆道,随着和苏兹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在向我敞开”。

    鲍勃·迪伦喜欢坐在恋人身边,和她一起作画。

    他幼时学习过素描,20岁重拾画笔后,从身边的东西画起,打字机、玫瑰花、铅笔、刀子,连空的烟盒都成为他的模特。“我并不认为我成了一个伟大的画家,但我觉得我赋予了混乱一种秩序。”

    鲍勃·迪伦和苏兹没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她选择了一条路,而我选择了另一条。”然而,当他在晚年回忆起与苏兹共同度过的岁月,字里行间仍然流露着初恋的甜蜜。

    用绘画找回失去的平衡

    在绘画之外,鲍勃·迪伦也试图在混乱的美国社会中找到一种秩序。

    变革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题词,民权运动的出现在社会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鲍勃·迪伦1963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自由驰骋的鲍勃·迪伦》中几乎都是抗议歌曲,他的代表作《答案在风中飘扬》,在反战和民权运动中被反复传唱。

    有人说,鲍勃·迪伦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代言人,他像一个游吟诗人般冷眼旁观世事变迁,唱出了整个美国的困惑和迷惘。

    一个仲夏夜,年轻的鲍勃·迪伦和乐手罗比·约翰逊驾车出行,罗比问他“你想带它到哪儿去”。

    “带什么?” 鲍勃·迪伦困惑地问。

    “你知道,整个音乐界。”

    鲍勃·迪伦吓了一跳,他将车窗摇下一半,等待罗比的话慢慢消散。

    说鲍勃·迪伦影响甚至改变了美国音乐界并不夸张。他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音乐和蓝调音乐,融入了爵士和摇摆乐的因素。名声在外的鲍勃·迪伦却开始痛苦和困惑——人们将他视为抗议歌手,要求他“做倡导者,领导正义运动”。无家可归者和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崇拜者找到他的家,本着“无产阶级是一家”的精神,将他的食品储藏室洗劫一空。

    成为抵抗领袖不是鲍勃·迪伦的初衷。他说:“我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迷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这时的鲍勃·迪伦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他感到保护家庭才是他真正的责任。他开始四处搬家,但无论在哪里都会被人们认出来。即使在快餐店里也能随时听到人们低声议论:“什么?那个带着3个孩子的中年男人就是鲍勃·迪伦?”

    他用母亲的姓氏租了一栋小房子,拿起油画刷画风景。“如果你已严重失衡,这就是找回平衡的地方。”

    让他的作品进入美术馆的是名声,而非才能

    鲍勃·迪伦从60年代后期开始刻意远离民权运动和抗议歌曲,甚至故意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打破人们对他的崇拜。

    除了音乐,绘画成为他记录生活的另一只眼睛。1994年,他将自己的素描作品结集出版,于是有了《苍白》这本书。德国一家美术馆闻讯与鲍勃·迪伦联系,希望展出《苍白》中的作品,他却无奈地发现,原稿已经找不到了。

    2011年,鲍勃·迪伦在纽约的美术馆中展出了他的“亚洲系列”,这些作品展示了他在日本、中国、越南和韩国巡演时的所见所闻。这场展览称不上成功,艺术评论家质疑作品的原创性。美国《纽约时报》的批评直言不讳:“颜色浑浊,笔法死板,图像静态,像明信片。没人会买这些画,它们只能烂在墙上。”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下在英国展出的12幅肖像画,并不符合国家肖像美术馆的要求,因为这些画有大量虚构的成分。

    鲍勃·迪伦说,展出的作品部分来自真实的人物,部分来自他的想象。这些画展现的是人的个性。

    虽然鲍勃·迪伦一辈子都想摆脱出名带来的负担,但画展仍然与他的声名密切相关。有人质疑:“如果这些不是鲍勃·迪伦的作品,它们能在国家肖像美术馆展出吗?”有人回应:“如果这些不是鲍勃·迪伦的作品,会遭到那么多批评吗?”

    英国《METRO》报不客气地批评说,除了鲍勃·迪伦的忠实拥趸外,没有人对这个展览感兴趣。

    桑迪·纳尔尼是伦敦一家画廊的经理,他说:“鲍勃·迪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之一。他在不停地创造一个视觉世界,无论用诗歌、音乐还是绘画。”

分享到:

 

当专业歌手成为业余画家
拿起画笔的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