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场跨越18种语言的翻译实验

作者 [英] 丹尼尔·汉娜 译者 韦盖利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28日   32 版)

    《多重翻译:61名作家以18种语言翻译的12个故事》(Multiples: 12 Stories in 18 Languages by 61 Authors),波多贝罗图书公司2013年8月,448页。

    任何翻译工作都是在创造新的文本。同时,译者又要避免自己的文风被带进译文。

    人们习惯根据译者给原文造成的“损失”评估翻译的优劣。还有什么意思没传达出来?译文为何逊于原文?《多重翻译:61名作家以18种语言翻译的12个故事》则相反,让人耳目一新:没问损失了什么,而是问留下了什么——尤其是“个人风格”这种赋予语言活动以个性化特征的东西,是否保留了下来。

    为此,编著者亚当·瑟威尔设计了一个实验,造就了这本奇妙的书。

    瑟威尔的想法很简单:把一个故事连续翻译多次,从俄文译成法文,译成英语,再译成荷兰语……随着译文跟原著的距离越来越远,看什么变了,什么留了下来。为保证翻译水平,瑟威尔邀请的译者都是小说家,只不过其中有些没从事过翻译。重要的是,人们期待小说家有自己的风格,但译文是不应有特定风格的,以避免混入译者对原文的感情。

    最终,这次实验得到了基于12个故事的大量文本。从哈尔姆斯到齐克果,从维拉马塔斯到宫泽,从米德尔顿到基斯(均为译者名),每个故事都被翻译了四到六遍,通常以英文为起始点。译文用18种语言呈现,展示了61位小说家的天才和不足。惟一的限制是:译者只能看到前一个人留下的文本,无从得知之前发生的更多事情。无疑,这项实验异常地有野心,也带着几分固执的傻气。但它的确是极富创意的。

    每个译者都知道,最难处理的,是原文中的细节。随着实验推进,我们开始注意到某些变化——失真、不严密,或者夸大其辞。其中一个故事里有一处细节——罗伊·哈奇的“coffee shop”(咖啡店),在特里斯坦·加尔齐亚的法文版里被称为“le cafe”(咖啡厅),含义略有不同;乔·敦桑的“cafe-bar”,到了弗朗西斯科·帕茜菲科的意大利文版里,则变成了“il bar”——这会让读者误以为主人公是在某个酒吧中,脱离原文显然更远了些。

    任何译文都是由上千个微小的选择造就的新文本,但在《多重翻译》中,读者往往不知道谁该为这些选择负责。毕竟,天下有多少人能精通18种语言呢?作为母语为英语的读者,我能读懂扎迪·史密斯翻译的吉斯沛·庞蒂基亚的作品,中国译者欧大旭也翻译了庞蒂基亚的作品——然而,作品的背景不再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而是移到了广州。

    一些译者比另一些更渴望留下“指印”。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A·S·拜厄特努力达到最专业的译者被期望的目标:同原著完全一样的故事,只有个别单词改变,他们的个人风格对译作毫无影响。在附带的笔记中,拜厄特强调:翻译,是一个“离自己写的任何一句话都很遥远的时刻”。

    译文要求对译者的个人风格进行弱化。贾维尔·马里亚斯和阿尔瓦罗·恩里克在他们的西班牙文译作中做到了这一点。然而,弗洛里安·谢勒还是那个谢勒,他总是忍不住往译文中加入自己的东西。同样,谢勒的两字句“Enterre vivant”到了怀亚特·梅森笔下,就被演绎为“活埋、像矿工、在矿井里、深、漆黑——所有此类……”这一大段话。

    所有参与翻译的小说家都完成了任务。问题是,《多重翻译》的实验成功吗?反对者相信,它在很多方面堪称糟糕:原文被扭曲,一些文本存留下来,另一些面目全非。不错,在某种意义上,所有被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故事必定是比不上原文的;但换个思路想,对任何对翻译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样的失败仍然创造出了某些新东西,令他们有所收获。 

    英国《卫报》

分享到:

 

阴谋论怎样俘虏了美国公众
一场跨越18种语言的翻译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