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网”吞“纸”、“新”吃“旧”——

贝佐斯:“吃”下《华邮》如何“消化”?

本报特约撰稿 王为实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14日   24 版)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

    亚马逊创办人杰夫·贝佐斯8月5日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及旗下数家地方报纸的消息,登上8月6日《华盛顿邮报》的头条。图片来源 CFP

    作为创立于1877年、距今已有136年历史的西方经典大报,《华盛顿邮报》拥有傲人的新闻报道业绩,1972年曾因揭露水门事件和迫使尼克松总统辞职而蜚声国际;然而,2008年以来,它一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设在美国国内的办事机构也一家家关闭。

    今年8月5日,它终于被卖掉了,掌控它长达80年之久的格雷厄姆家族不再拥有它。

    新东家叫杰夫·贝佐斯,49岁,创办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Amazon)。他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以184亿美元身家位列第26。而这笔收购交易,只花了这位大款2.5亿美元。

    8月11日,《华盛顿邮报》经济版刊出了一篇由该报6名记者联合署名的文章《贝佐斯的新前沿》。在收购消息出炉一周后,贝佐斯在致新员工的邮件中说,《华盛顿邮报》的价值不会改变。尽管如此,记者们还是极力想搞明白,自己的新老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买下这份“夕阳”纸媒的动机是什么?这张“百年老报”将会在他手下变成什么样?

    “新东家”贝佐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从个人简历上看,贝佐斯从小到大都是个典型的“尖子生”——中学时是班长和毕业生代表,并获得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进入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后,学习计算机,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成为美国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25岁时成了一家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31岁在西雅图郊区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5年后市值就攀至210亿美元。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好学生”却有着另一面。从儿童时代开始,无论是在他的出生地新墨西哥州,还是在他度过少年时代的迈阿密,周围的人都觉得贝佐斯有些特立独行。例如3岁时,他就尝试拿着螺丝刀拆开自己的婴儿床。

    贝佐斯的外祖父是前原子能委员会的一位管理人员,受他的影响,贝佐斯14岁就立志要当宇航员或物理学家。他喜欢在车库中研究小发明,例如用锡纸和阳伞制造简易的太阳能灶。同时,他也是科幻大片《星际迷航》的忠实粉丝,曾和好友一同扮演片中场景,还饶有兴趣地模仿片中的一台计算机,无比享受地说出“我正在运行”。

    《华盛顿邮报》报道,高中时,贝佐斯为喜欢科技的儿童开办了一个夏令营,两周时间收取150美元。他领着这些孩子阅读科幻小说,研究黑洞,还利用苹果计算机编写出简单的程序,让姓名在屏幕上滚动。肖克特如今是北卡罗来纳州的一名助理财务总监,参加那次夏令营时他9岁。他的个人简历上有这样一行:在贝佐斯的带领下认识了计算机。

    被评价为“非常聪明、知识丰富、会聊各种话题”的贝佐斯,1982年在接受《迈阿密先驱报》采访时表示,希望将200万至300万人送上太空轨道,建设太空旅馆。如今,他真的“玩转”了太空——他的私营航天公司蓝源(Blue Origin)已在资助人类探索太阳系的相关项目。虽然《华尔街日报》2011年9月5日报道,当天的试飞以失败告终,但贝佐斯对太空的兴趣,或许远远超过了在网上卖东西。

    如今,他这份甘愿冒险的好奇心又被用到了改变新闻业上。

    买下这份“夕阳”纸媒的目的何在?

    其实,贝佐斯对媒体的兴趣早在几个月前就表现出来了。

    《赫芬顿邮报》报道,今年4月,他领导了对财经网站《商业内参》总额500万美元的投资。几乎同时,他开始悄然洽购《华盛顿邮报》。

    贝佐斯为何要收购《华盛顿邮报》,还以私人身份?为了知道这个,这张报纸的记者们专门试图采访他,可他拒绝了采访,而且亚马逊方面也同样拒绝让任何人就此接受采访。

    “我认为,他并非为了短期的盈利目标。”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媒体与公共事务学名誉教授斯特林说。福布斯新闻网报道,该报的盈利已连续7年下跌,营业利润也从2005年的1 .254亿美元降到了2012年的5370万美元。“纸媒前景灰暗,像贝佐斯这样的新媒体企业家必定深知这一点。”

    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及CEO多纳德·格雷厄姆曾多次表示,报纸不仅仅是一笔生意,还意味着“公众信任”。换句话说,拥有一家报纸的意义不仅是盈利或亏损。

    在致员工的一封邮件中,贝佐斯似乎也有此意:“《华盛顿邮报》的价值不会改变,这份报纸仍需对读者负责,而非对作为所有者的私人利益方负责。”

    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此次交易的对象除《华盛顿邮报》及其报纸网站外,还包括其他小型媒体,如《快报》等,但不包括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石板》网络杂志和《外交政策》杂志,也和集团旗下的电视、地产、教育和出版业务无关。

    撰写过《点击一下:杰夫·贝佐斯与亚马逊的崛起》的理查德·布兰特曾说,贝佐斯不喜欢报纸记者,而是与几本高端杂志的商业和科技记者走得比较近。“他会挑选记者,而不会让记者挑选他。”因此,当《华盛顿邮报》的收购交易宣布后,很多人认为,贝佐斯可能借此更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教授格林斯莱德在英国《卫报》上撰文表示,还有一点或许可以解释贝佐斯的收购动机,那就是公共服务。“有些有钱人认为新闻业仍对社会有益,担心传统媒体就此终结。《华盛顿邮报》被收购,与其说是商业交易,倒不如说是文化宣言。”

    “百年老报”将在他手下变成什么样?

    到了贝佐斯的手里,“百年老报”会被办成什么样?

    无疑,改变在所难免。《卫报》称,贝佐斯在收购后表示,自己也感觉“需要创造”,“今后几年显然要改变”。但他也说“没有改革的时间表,事先画出改革的路线图并不容易”。不过首先,报纸将被改名,ABC这样说,只是新名字尚未公布。

    “该报的未来整体是乐观的”,格林斯莱德认为,因为这次收购是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结合的大好机会。

    斯特林也认为,新老板有望给这张报纸带来生机,在科技的指引下获得重生。“从贝佐斯在亚马逊的表现来看,从新闻业角度看,他也许是个理想的老板。如果他将同样理念运用到《华盛顿邮报》的运营中,无论用于商业与否,这都会是世界上的一例卓越典范。”

    这里插一句,在贝佐斯收购交易的消息宣布后,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立马上涨了近5%。

    《卫报》分析称,贝佐斯在给新员工的公开信中暗示了两点:其一,他揭示了互联网如何改变新闻业务的几乎每个元素,包括“启用新类型的竞争”;其二,他承诺将遵循《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报道传统。

    虽然他坦承自己没有任何报业工作经验,但恰恰是这种“外行”的形象,令很多人振奋。众所周知,在他的带领下,亚马逊通过Kindle移动设备颠覆了图书出版业和报业的发展模式。

    美国《大西洋月刊》分析,虽然《华盛顿邮报》将独立于亚马逊之外运营,但贝佐斯无疑会将多年经验应用到报纸领域。比如推广《华邮》网站并将其商业化,有人认为,也许他会在网站的每一页都加上电子商务的介绍。

    此外,通过亚马逊的经验,贝佐斯充分了解用户体验所拥有的巨大价值,因此他可能会对《华邮》读者做同样的事情。很可能,以后Kindle的默认新闻应用就是《华邮》了。 

    还有,这张老报虽享有盛誉已久,但1972年揭发“水门事件”带来的荣耀早已黯淡。《卫报》称,如果贝佐斯升级这张报纸的编辑方针,或许就能改变它的命运,使其成为横贯美国东西海岸、网络与纸质并存的媒体。

    此外,虽然此次收购为私人行为,但亚马逊还是难和其新伙伴完全没有关联。《卫报》称,亚马逊和《华邮》的交叉推广可以带来极大益处,同时亚马逊的物流系统也可帮忙,如读者每次收到在亚马逊上买的书,就可得到一份免费的《华邮》等。 

分享到:

 

贝佐斯:“吃”下《华邮》如何“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