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舰“复活”意味深长
“出云”号能否帮日本圆航母梦
本报特约撰稿 陈光文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14日
18
版)
|
“出云”号举行下水暨命名仪式 |
尽管存在技术局限,即将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仍系该国在二战后建造的、最接近航母的战舰。它的诞生,被广泛解读为日本防务政策转变的信号。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68周年纪念日。然而与往年不同,在东亚各国,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位于横滨的一处造船厂,在那里,日本海上自卫队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出云”号,以罕见的高姿态举行了下水暨命名仪式。引人遐想的外观,颇有历史渊源的舰名,不能不让人们发问:拥有了“出云”号的日本,离重温航母梦是否只剩下一步之遥?
日本海自的未来支柱
从下水仪式的现场照片上看,“出云”号(项目代号22DDH)的建造工艺,延续了日本造船业一贯的高水准。该舰以大型分段集中组装,建造速度相当快——在不到两年间,整体完成度远远超过开工8年的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并比后者提前4天下水。
相比现役的16DDH“日向”级,22DDH刷新了日本海自舰艇的吨位纪录,超过两万吨的排水量,可承载更多大中型舰载直升机,令日本海自获得了更强大的反潜和侦察能力。最关键的是,从22DDH的飞行甲板和机库布局看,固定翼战斗机、倾转旋翼机乃至无人机完全在其兼容范围内。这就是外界对它的真实身份议论纷纷的根本原因。
DDH为“直升机驱逐舰”英文缩写,但实际上,无论吨位、舰体布局还是武器配备,该舰与其他国家的轻型航母具有很多共同点。单论数据,该舰甚至比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和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更大。
具体而言,22DDH拥有贯通首尾的平坦甲板,长度达到248米,甲板和机库共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可同时起降其中5架,还搭载了先进的通讯及搜索设备。香港《大公报》指出,相比被坊间普遍接受的“准航母”一说,它“直升机驱逐舰”的官方称谓更像是某种障眼法;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更是直接将“出云”号定性为轻型航母。
而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设想中,22DDH扮演着集航空反潜、两栖登陆、舰队指挥于一身的旗舰角色。日媒分析认为,日本急于通过建造这类指挥中枢性质的大型舰艇,以强化对邻国海上活动的监控;战时,则作为远洋作战编队的指挥舰使用。即便不搭载固定翼战机,该舰于两年内成为海自“十·十”舰队的成员后,可将编队的反潜战斗力提升一倍。日本《世界舰船》杂志认为,22DDH将高灵敏度的声呐与直升机远距离作战能力结合,能覆盖范围广大的海域,有效阻止假想敌潜艇突破第一岛链,为往来日本的商船扫清水下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计划专为该舰采购的美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家族中,有一款名为SV-22的反潜型号,其最大作战半径达1205公里,并能装备悬挂声呐、磁异常探测器、声呐浮标和Mk-50反潜鱼雷。鉴于倾转旋翼机出众的短距/垂直起降性能,它携载的装备更全、更多,火力和巡逻范围都比现阶段的SH-60K“海鹰”直升机出色。日本海自在东北亚经营半个世纪之久,此先即拥有250余架先进的固定翼和旋翼反潜机,如果再加入几艘直升机航母搭载的舰载机部队,无疑会让以反潜作战为特长的它如虎添翼。
命名规则回归传统
相比抽象的技术参数,更容易引人遐想的,是日本官方为22DDH首舰选择的名称。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旧日本海军也有一艘战舰名为“出云”号,那是一艘由英国制造的老式装甲巡洋舰,造舰经费来自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日本的巨额赔款。当时,该舰是日本海军对抗沙俄远东舰队的主力之一,有一艘同型舰“磐手”号,还担任过天皇座舰。
“出云”号在日俄战争中表现活跃,参与了蔚山海战、对马海峡伏击战以及围攻旅顺基地的战斗,战绩显赫。到了服役生涯的后期,这艘战舰因其与中国的联系,而被更多人了解。1932年的“1·28”事变时,它奉命驻泊上海江面,担任第一外遣舰队旗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云”号又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身份,在淞沪战役中与中国军队激烈交锋。中方曾多次出动海空力量,欲消灭这一“眼中钉”,但一直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直到战争结束前不久,该舰在日本吴港外海被美军飞机命中3枚炸弹,才化作一堆废铁。
旧日本海军大中型战舰的名称,许多取自日本境内的河流与高山,有时也会从该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古国中获取灵感。在明治38年(1905年)制定舰艇命名规则前,巡洋舰一级的舰艇起名比较随意,虽然约半数得自山名,但“出云”系取自古国名。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海上自卫队仅拥有驱逐舰,故循旧例以自然现象命名,如“雨”级、“风”级、“云”级、“雪”级、“雾”级、“月”级等。一个大级别下还可分出几个小级别,如“风”级分“太刀风”级、“天津风”级、“旗风”级等。随着时间推移,海自新造舰艇的吨位看涨、性能愈发强大,被冷冻多年的地名和国名重新被引入命名体系,海自的编制序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军事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经典舰名,从上世纪90年代的“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到16DDH“日向”级,“出云”号的复活可谓合乎逻辑的结果。
如今,纵观日本海自舰艇,尽管名称庞杂,但命名规则“万变不离其宗”,相当程度上延续了旧日本海军的传统,也与装备发展的方向暗合——军舰越造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在整个作战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每一艘新舰艇名称的选择,不论是否有意而为之,确实能传递出某种政治信号。
香港《明报》就此指出,历史上的“出云”号与中国甚有渊源,日本用同一名称为其战后最大舰艇命名,有可能被解读为挑衅之举,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没有积极意义。
告别“专守防卫”的信号
从老式装甲巡洋舰到航母“预备队”,新一代“出云”号在日本海自中的地位显然更高。日本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太平洋战争期间,它和美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曾以航母进行过大规模作战的国家,也是亚洲范围内对舰载航空兵运用最熟练的国家。因此,如《澳门日报》所指,在很多21世纪的日本人的潜意识里,航母情结依旧若隐若现。
当下,22DDH项目面临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搭载美制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垂直起降版本,原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设计)这样的固定翼战斗机,实现“华丽转身”?作为旁证,V-22“鱼鹰”运输机已成功在其前任“日向”级上降落,更大的22DDH也不会有障碍。而且,“出云”号的甲板足够宽阔,采用了有利于固定翼舰载机进出机库的舷侧升降机,甲板强度也有所提升。所以,只要加以改造(如为飞行甲板增设抗烧蚀涂层,以满足F-35B的起降条件),“出云”号就能搭载日本有权引进的F-35B,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航母。
有分析称,以22DDH的甲板面积和机库容积为计算条件,其大约可搭载12架F-35B,载机数量和一般轻型航母相当。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甚至刊文认为,根据美军的研究,一架第四代隐形战机的战力可以胜过4架第三代战机,12架F-35B战机的战力将超过48架三代战机。如果这个判断属实,变身航母的“出云”号,其实际作战能力将领衔亚洲。
美国“全球安全”网站指出,22DDH当前的状态还胜任不了航母的职能,但考虑到美日同盟的存在,华盛顿只需在适当时候提供一定支持,即可令日本海自实力陡增。根据日本和平宪法,自卫队不能拥有进攻性武器,搭载战斗机的航空母舰也在禁止范围之内。然而,安倍政府上台后,一直以“周边环境严峻”为由,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试图修改宪法,为日本向“正常国家”迈进做准备。“出云”号恰逢此刻面世,难免被视为日本对外政策变化的注脚。
根据日本官方规划,22DDH将建造两艘,二号舰目前尚不见踪影,名称也未确定。无论如何,如香港《大公报》等媒体所指,这艘被媒体称之为“准航母”的战舰,以及另一艘将在三年后下水的同级舰只,组成的战斗群将极大提高日本在离岛海域的作战能力。如果说主要执行反潜作战的16DDH“日向”级只能算是“热身”的话,F-35B战机的到来将极大提高22DDH的制海和制空能力,“鱼鹰”倾转旋翼机则使该舰具备了快速两栖/反潜攻击能力,各项能力相结合,势必令日本海自与之先前留给外界的“专守防卫”印象渐行渐远。
日本是全世界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建造者,也是最早大规模使用航母的国家之一。旧日本海军的最后一艘航母被废弃后,该国对航母的实际操作经验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流失。60多年后的今天,透过“出云”号的面纱,人们似乎在太平洋上重新看到了日本航母的艨艟巨影——日本海上自卫队,正为再次拥有世界领先的远洋海军积蓄能量。
尽管存在技术局限,即将加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仍系该国在二战后建造的、最接近航母的战舰。它的诞生,被广泛解读为日本防务政策转变的信号。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遭原子弹轰炸的68周年纪念日。然而与往年不同,在东亚各国,人们将目光投向了位于横滨的一处造船厂,在那里,日本海上自卫队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出云”号,以罕见的高姿态举行了下水暨命名仪式。引人遐想的外观,颇有历史渊源的舰名,不能不让人们发问:拥有了“出云”号的日本,离重温航母梦是否只剩下一步之遥?
日本海自的未来支柱
从下水仪式的现场照片上看,“出云”号(项目代号22DDH)的建造工艺,延续了日本造船业一贯的高水准。该舰以大型分段集中组装,建造速度相当快——在不到两年间,整体完成度远远超过开工8年的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并比后者提前4天下水。
相比现役的16DDH“日向”级,22DDH刷新了日本海自舰艇的吨位纪录,超过两万吨的排水量,可承载更多大中型舰载直升机,令日本海自获得了更强大的反潜和侦察能力。最关键的是,从22DDH的飞行甲板和机库布局看,固定翼战斗机、倾转旋翼机乃至无人机完全在其兼容范围内。这就是外界对它的真实身份议论纷纷的根本原因。
DDH为“直升机驱逐舰”英文缩写,但实际上,无论吨位、舰体布局还是武器配备,该舰与其他国家的轻型航母具有很多共同点。单论数据,该舰甚至比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和西班牙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更大。
具体而言,22DDH拥有贯通首尾的平坦甲板,长度达到248米,甲板和机库共可搭载14架舰载直升机,可同时起降其中5架,还搭载了先进的通讯及搜索设备。香港《大公报》指出,相比被坊间普遍接受的“准航母”一说,它“直升机驱逐舰”的官方称谓更像是某种障眼法;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更是直接将“出云”号定性为轻型航母。
而在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设想中,22DDH扮演着集航空反潜、两栖登陆、舰队指挥于一身的旗舰角色。日媒分析认为,日本急于通过建造这类指挥中枢性质的大型舰艇,以强化对邻国海上活动的监控;战时,则作为远洋作战编队的指挥舰使用。即便不搭载固定翼战机,该舰于两年内成为海自“十·十”舰队的成员后,可将编队的反潜战斗力提升一倍。日本《世界舰船》杂志认为,22DDH将高灵敏度的声呐与直升机远距离作战能力结合,能覆盖范围广大的海域,有效阻止假想敌潜艇突破第一岛链,为往来日本的商船扫清水下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计划专为该舰采购的美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家族中,有一款名为SV-22的反潜型号,其最大作战半径达1205公里,并能装备悬挂声呐、磁异常探测器、声呐浮标和Mk-50反潜鱼雷。鉴于倾转旋翼机出众的短距/垂直起降性能,它携载的装备更全、更多,火力和巡逻范围都比现阶段的SH-60K“海鹰”直升机出色。日本海自在东北亚经营半个世纪之久,此先即拥有250余架先进的固定翼和旋翼反潜机,如果再加入几艘直升机航母搭载的舰载机部队,无疑会让以反潜作战为特长的它如虎添翼。
命名规则回归传统
相比抽象的技术参数,更容易引人遐想的,是日本官方为22DDH首舰选择的名称。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旧日本海军也有一艘战舰名为“出云”号,那是一艘由英国制造的老式装甲巡洋舰,造舰经费来自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对日本的巨额赔款。当时,该舰是日本海军对抗沙俄远东舰队的主力之一,有一艘同型舰“磐手”号,还担任过天皇座舰。
“出云”号在日俄战争中表现活跃,参与了蔚山海战、对马海峡伏击战以及围攻旅顺基地的战斗,战绩显赫。到了服役生涯的后期,这艘战舰因其与中国的联系,而被更多人了解。1932年的“1·28”事变时,它奉命驻泊上海江面,担任第一外遣舰队旗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云”号又以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身份,在淞沪战役中与中国军队激烈交锋。中方曾多次出动海空力量,欲消灭这一“眼中钉”,但一直未能取得决定性战果。直到战争结束前不久,该舰在日本吴港外海被美军飞机命中3枚炸弹,才化作一堆废铁。
旧日本海军大中型战舰的名称,许多取自日本境内的河流与高山,有时也会从该国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古国中获取灵感。在明治38年(1905年)制定舰艇命名规则前,巡洋舰一级的舰艇起名比较随意,虽然约半数得自山名,但“出云”系取自古国名。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海上自卫队仅拥有驱逐舰,故循旧例以自然现象命名,如“雨”级、“风”级、“云”级、“雪”级、“雾”级、“月”级等。一个大级别下还可分出几个小级别,如“风”级分“太刀风”级、“天津风”级、“旗风”级等。随着时间推移,海自新造舰艇的吨位看涨、性能愈发强大,被冷冻多年的地名和国名重新被引入命名体系,海自的编制序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为军事爱好者耳熟能详的经典舰名,从上世纪90年代的“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到16DDH“日向”级,“出云”号的复活可谓合乎逻辑的结果。
如今,纵观日本海自舰艇,尽管名称庞杂,但命名规则“万变不离其宗”,相当程度上延续了旧日本海军的传统,也与装备发展的方向暗合——军舰越造越大,性能越来越先进,在整个作战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每一艘新舰艇名称的选择,不论是否有意而为之,确实能传递出某种政治信号。
香港《明报》就此指出,历史上的“出云”号与中国甚有渊源,日本用同一名称为其战后最大舰艇命名,有可能被解读为挑衅之举,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没有积极意义。
告别“专守防卫”的信号
从老式装甲巡洋舰到航母“预备队”,新一代“出云”号在日本海自中的地位显然更高。日本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太平洋战争期间,它和美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曾以航母进行过大规模作战的国家,也是亚洲范围内对舰载航空兵运用最熟练的国家。因此,如《澳门日报》所指,在很多21世纪的日本人的潜意识里,航母情结依旧若隐若现。
当下,22DDH项目面临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搭载美制F-35B(联合攻击战斗机JSF的垂直起降版本,原为美国海军陆战队设计)这样的固定翼战斗机,实现“华丽转身”?作为旁证,V-22“鱼鹰”运输机已成功在其前任“日向”级上降落,更大的22DDH也不会有障碍。而且,“出云”号的甲板足够宽阔,采用了有利于固定翼舰载机进出机库的舷侧升降机,甲板强度也有所提升。所以,只要加以改造(如为飞行甲板增设抗烧蚀涂层,以满足F-35B的起降条件),“出云”号就能搭载日本有权引进的F-35B,成为完全意义上的航母。
有分析称,以22DDH的甲板面积和机库容积为计算条件,其大约可搭载12架F-35B,载机数量和一般轻型航母相当。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甚至刊文认为,根据美军的研究,一架第四代隐形战机的战力可以胜过4架第三代战机,12架F-35B战机的战力将超过48架三代战机。如果这个判断属实,变身航母的“出云”号,其实际作战能力将领衔亚洲。
美国“全球安全”网站指出,22DDH当前的状态还胜任不了航母的职能,但考虑到美日同盟的存在,华盛顿只需在适当时候提供一定支持,即可令日本海自实力陡增。根据日本和平宪法,自卫队不能拥有进攻性武器,搭载战斗机的航空母舰也在禁止范围之内。然而,安倍政府上台后,一直以“周边环境严峻”为由,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试图修改宪法,为日本向“正常国家”迈进做准备。“出云”号恰逢此刻面世,难免被视为日本对外政策变化的注脚。
根据日本官方规划,22DDH将建造两艘,二号舰目前尚不见踪影,名称也未确定。无论如何,如香港《大公报》等媒体所指,这艘被媒体称之为“准航母”的战舰,以及另一艘将在三年后下水的同级舰只,组成的战斗群将极大提高日本在离岛海域的作战能力。如果说主要执行反潜作战的16DDH“日向”级只能算是“热身”的话,F-35B战机的到来将极大提高22DDH的制海和制空能力,“鱼鹰”倾转旋翼机则使该舰具备了快速两栖/反潜攻击能力,各项能力相结合,势必令日本海自与之先前留给外界的“专守防卫”印象渐行渐远。
日本是全世界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建造者,也是最早大规模使用航母的国家之一。旧日本海军的最后一艘航母被废弃后,该国对航母的实际操作经验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流失。60多年后的今天,透过“出云”号的面纱,人们似乎在太平洋上重新看到了日本航母的艨艟巨影——日本海上自卫队,正为再次拥有世界领先的远洋海军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