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到底有什么用?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3年08月07日
40
版)
|
作者 特雷斯·哈斯(《赫芬顿邮报》记者) |
|
作者 布拉德·哈廷顿(波斯顿大学工作与家庭事务部主任) |
|
作者 汉娜·洛欣(美国《大西洋月刊》和《石板》杂志资深编辑) |
|
作者 朱莉·斯拉特利(作家) |
|
作者 简·马特斯(心理医生,单身母亲) |
|
作者 米歇尔·威尔顿(西北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
随着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已逐渐演变为“女主内又主外”。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式微,引发了社会上对于“父亲到底有什么用”的讨论。《纽约时报》专门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站上发起公开讨论,以下编译的是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父母不一定是“一男一女”
○作者 特雷斯·哈斯(《赫芬顿邮报》记者)
30年里,67项研究未能发现同性双亲育儿有何危害。相反,研究一再发现,我们的孩子——我说“我们”,因为我与丈夫养了两个儿子,同其他人一样长得好好的。事实上,同性夫妻投入时间、精力当父母,从而会更努力地当好父母。
如果成年人爱孩子、有同情心、负责任、可信赖,关心孩子的将来,那么他们养出的孩子会表现出色。父母得到社区和社会支持的家庭,会做得出色。至于家里有父亲或母亲还是父母都在,或者父母是同性还是异性,其实都无关紧要。
同性父母缺乏任何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的传统,可能会更平等分担育儿责任。同性父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受到关于带孩子和家务活的性别成见的影响。
不存在“女人的事”,或“男人的工作”这种事情。男人成为“居家爸爸”,或女人成为“工作母亲”,都属稀松平常。不管是什么组合,这些孩子能看到两个成年人平等干活。
当然,父母两个人更轻松一些,而单身父母需要更多支持。我们应认识到,孩子要在一个稳定、有爱的家庭长大,社会应该支持家庭——不论性别、性取向或是否单身父母。这样的话,所有家庭都会受益。
不是“男人的终结”,也不是女性的胜利
○作者 布拉德·哈廷顿(波斯顿大学工作与家庭事务部主任)
媒体热衷报道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的问题:质疑女性“抓住机会”,预言工作场所灵活性减退,或宣布“男人终结”。这些文章引起很大反响,因为“工作-家庭”对大多数美国上班族生活来说,具有中心意义。但此类文章也会误导人。
最近的大新闻来自一项皮尤调查。该调查发现,现在美国40%有孩子的家庭,母亲是主要养家的人。这对那些有志于推动男女平等的人,是值得庆贺的事。
实际上,皮尤调查出现在报纸、电视和社交媒体上时,主要反应是称赞这是女性经济权力提升的证明。但不为人知的事实是,这些家庭每8个中就有5个,女性不仅是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惟一经济来源,她们是没有伴侣的。
这不是“男人的终结”,肯定也不是美国女性的经济胜利。当未婚女人成为养家第一人时(现在美国25%的家庭属于这种情况),家庭平均年收入仅为2.3万美元。这些家庭过半数孩子生活贫困。掩饰该事实,忽视了父亲的重要性。
在3/4的双亲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父亲是主要收入来源,男人的角色在变。现如今,父亲不只是经济贡献者。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受过大学教育的白领父亲)显示,如今父亲平均每个工作日要花2.5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超过3/4的人希望有更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上述父亲表示,挣钱养家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跟孩子待在一起,参与孩子生活,做一个好导师和榜样。
过去一二十年来,尽管父亲工作时间加长了,同时做家务活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养儿育女的时间增加了两倍,虽然在家务活和育儿方面要大大少于母亲。过去10年,居家爸爸的数字也翻了一倍。
父母都在的家庭会过得更好。在收入养家方面,无论女比男挣得多,还是相反,都不太重要。这不应是男女竞争。真正重要的进步,在于是否所有美国家庭都过得更好。
父亲需要自己的孩子
○作者 汉娜·洛欣(美国《大西洋月刊》和《石板》杂志资深编辑)
我不能确定一个孩子是否需要父亲:对单身母亲的大量成熟研究显示,此类家庭环境——贫困、不稳定,不利于孩子成长,但单身母亲本身不是问题。
从我做母亲10年的经验和直觉来看,对孩子需要什么的回答,似乎相当明显:孩子身边至少有一个爱他的成年人;要有足够的资源避免过苦日子。
但我十分确信,男人需要孩子。过去30年的大悲剧是,一些男人淡出了。接二连三的衰退,令工薪阶层男人更难找到工作,他们一时还不适应“要求大学学历”的新环境。
女性成为一家之主,因为她们觉得男人没用。我经常听到单身妈妈描述孩子父亲时,所用的一个说法是“多一张吃饭的嘴”。这样的悲剧导致恶性循环:男人不工作,所以养不了孩子,也就没有工作目标。
社会学家凯瑟琳·埃丁和蒂莫西·尼尔森新出了一本书,叫《竭尽所能》,讲述了内陆城市身为爸爸的生活。书中试着描述一群骄傲自大、沉浸在风花雪月的男性的放荡生活,他们抛妻弃子,但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现实——他们都极度渴望成为父亲。
他们谈论着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回忆那些温柔甜蜜的时刻。这种渴望是他们本质的一部分,就像任何母亲一样。但他们不能。
那么,在现代家庭中,我们要男人做什么呢?当然是拯救他们。
没有人既可以当爸又当妈
○作者 朱莉·斯拉特利(作家)
仅仅50年,我们的社会就从“父亲最懂”转变到“父亲一无所知”再到“谁需要父亲?”有人可能觉得这是进步,我却认为,这是家庭最佳运转方式遭到侵蚀,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单身妈妈永远存在——这些女人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一切。以前,这种情况被视为悲剧,呼吁家庭和社区支持。悲剧何时变成了可接受的常态?没有女人可以既当妈妈又当爸爸。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更有可能遭受疾病、贫困、自杀。
在一些人看来,父亲的坏榜样,败坏了父亲独特贡献之美。不管怎样,父亲提供了两种情感需要,而这是妈妈不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完全补偿的。
其一,父亲提供安全感。千百年来,一个男人的责任是保护女人和孩子。这不仅包括人身保护,也涉及经济来源,在家里展示健康的权威;其二,父亲也向孩子传递祝福。在妈妈看来,勉强用小提琴拉出“玛丽有只小羊羔”曲子的孩子,日后注定会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而爸爸的肯定却不同。从未得到父亲祝福的儿子或女儿,可能无意识地一辈子都在寻找。
父亲重要,但并非不可缺少
○作者 简·马特斯(心理医生,单身母亲)
越来越多女性大学毕业,她们有足够的收入养家。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不必为了养孩子而结婚。一些人多年寻找伴侣,最后认定只要一个孩子,好过跟一个可能不好、也不顾家的丈夫或父亲生活在一起。我们被称为“自愿的单身母亲”。
一些怀疑者马上问:“没有父亲的孩子成长不会有问题吗?”我们或许都认同,一个孩子需要至少一个持久、稳定、成熟的父母,能爱孩子、设定规矩。这可以是单身母亲,也可以是单身父亲。真正的问题不是父母的性别或数量,而是育儿能力。
许多父亲在家庭里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知道,有些父亲(就像有些母亲一样)不是好父亲,我们有些人甚至知道,父亲会虐待孩子。我是一名心理医生,经常听患者讲述“问题父母”带来的伤害。
孩子们天资聪颖,能用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人物的丝线,编织成一幅织锦。这些人包括老师、祖父母、牧师、朋友、教练。他们可以成就美丽人生,不论其生父是否属于其中的一股线。一个有爱心的好男人,绝对是家庭资产,但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未必一定要是生父。
没有父亲的孩子过得更好
○作者 米歇尔·威尔顿(西北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在美国,有2400万男孩和女孩没有父亲,他们并未遭到厄运。同性恋父母的孩子也没有。父亲当警察、消防员、军人不幸殉职的孩子也没有。那些父亲死于疾病、事故或自杀的孩子也没有。我们社会不要动辄认为,没有父亲,儿女就没救了。
有些时候,父亲远非英雄,甚至打人骂人。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缺席,免去了他会带给家庭的争吵、愤怒、痛苦和破坏。
美国人鼓励女性离开凶恶的伴侣,但母亲若这样做,我们会把她归入丢脸和怜悯的一类。政府传递出的讯息是,有父亲的孩子会过得更好。事实上,确实许多孩子没有父亲,反而过得更好。
有双亲爱护和养家当然最好。但与其坚持所有男人都会是好父亲,不如用爱填充孩子的生活,争取非传统的支持。
伊利诺伊大学的约瑟夫·普雷科在今年刚出版的《文化大背景下的父亲》一书中写道:“认为父亲对孩子的社会和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看法,似乎成了美国人的一种偏见。当前的研究对这种观念缺少支持。”
我个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就是个单身母亲,我的孩子并未因此倒霉。现在他们分别24岁、22岁和19岁,我总是告诉他们没有父亲的成功男人的故事。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奥巴马总统和克林顿。
□美国《纽约时报》
随着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传统已逐渐演变为“女主内又主外”。父亲在家庭中地位的式微,引发了社会上对于“父亲到底有什么用”的讨论。《纽约时报》专门针对这一问题在网站上发起公开讨论,以下编译的是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父母不一定是“一男一女”
○作者 特雷斯·哈斯(《赫芬顿邮报》记者)
30年里,67项研究未能发现同性双亲育儿有何危害。相反,研究一再发现,我们的孩子——我说“我们”,因为我与丈夫养了两个儿子,同其他人一样长得好好的。事实上,同性夫妻投入时间、精力当父母,从而会更努力地当好父母。
如果成年人爱孩子、有同情心、负责任、可信赖,关心孩子的将来,那么他们养出的孩子会表现出色。父母得到社区和社会支持的家庭,会做得出色。至于家里有父亲或母亲还是父母都在,或者父母是同性还是异性,其实都无关紧要。
同性父母缺乏任何基于性别的劳动分工的传统,可能会更平等分担育儿责任。同性父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受到关于带孩子和家务活的性别成见的影响。
不存在“女人的事”,或“男人的工作”这种事情。男人成为“居家爸爸”,或女人成为“工作母亲”,都属稀松平常。不管是什么组合,这些孩子能看到两个成年人平等干活。
当然,父母两个人更轻松一些,而单身父母需要更多支持。我们应认识到,孩子要在一个稳定、有爱的家庭长大,社会应该支持家庭——不论性别、性取向或是否单身父母。这样的话,所有家庭都会受益。
不是“男人的终结”,也不是女性的胜利
○作者 布拉德·哈廷顿(波斯顿大学工作与家庭事务部主任)
媒体热衷报道工作与生活如何平衡的问题:质疑女性“抓住机会”,预言工作场所灵活性减退,或宣布“男人终结”。这些文章引起很大反响,因为“工作-家庭”对大多数美国上班族生活来说,具有中心意义。但此类文章也会误导人。
最近的大新闻来自一项皮尤调查。该调查发现,现在美国40%有孩子的家庭,母亲是主要养家的人。这对那些有志于推动男女平等的人,是值得庆贺的事。
实际上,皮尤调查出现在报纸、电视和社交媒体上时,主要反应是称赞这是女性经济权力提升的证明。但不为人知的事实是,这些家庭每8个中就有5个,女性不仅是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惟一经济来源,她们是没有伴侣的。
这不是“男人的终结”,肯定也不是美国女性的经济胜利。当未婚女人成为养家第一人时(现在美国25%的家庭属于这种情况),家庭平均年收入仅为2.3万美元。这些家庭过半数孩子生活贫困。掩饰该事实,忽视了父亲的重要性。
在3/4的双亲家庭——在这些家庭中,父亲是主要收入来源,男人的角色在变。现如今,父亲不只是经济贡献者。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对受过大学教育的白领父亲)显示,如今父亲平均每个工作日要花2.5个小时和孩子在一起,超过3/4的人希望有更多时间与孩子在一起。
上述父亲表示,挣钱养家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爱孩子,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跟孩子待在一起,参与孩子生活,做一个好导师和榜样。
过去一二十年来,尽管父亲工作时间加长了,同时做家务活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养儿育女的时间增加了两倍,虽然在家务活和育儿方面要大大少于母亲。过去10年,居家爸爸的数字也翻了一倍。
父母都在的家庭会过得更好。在收入养家方面,无论女比男挣得多,还是相反,都不太重要。这不应是男女竞争。真正重要的进步,在于是否所有美国家庭都过得更好。
父亲需要自己的孩子
○作者 汉娜·洛欣(美国《大西洋月刊》和《石板》杂志资深编辑)
我不能确定一个孩子是否需要父亲:对单身母亲的大量成熟研究显示,此类家庭环境——贫困、不稳定,不利于孩子成长,但单身母亲本身不是问题。
从我做母亲10年的经验和直觉来看,对孩子需要什么的回答,似乎相当明显:孩子身边至少有一个爱他的成年人;要有足够的资源避免过苦日子。
但我十分确信,男人需要孩子。过去30年的大悲剧是,一些男人淡出了。接二连三的衰退,令工薪阶层男人更难找到工作,他们一时还不适应“要求大学学历”的新环境。
女性成为一家之主,因为她们觉得男人没用。我经常听到单身妈妈描述孩子父亲时,所用的一个说法是“多一张吃饭的嘴”。这样的悲剧导致恶性循环:男人不工作,所以养不了孩子,也就没有工作目标。
社会学家凯瑟琳·埃丁和蒂莫西·尼尔森新出了一本书,叫《竭尽所能》,讲述了内陆城市身为爸爸的生活。书中试着描述一群骄傲自大、沉浸在风花雪月的男性的放荡生活,他们抛妻弃子,但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现实——他们都极度渴望成为父亲。
他们谈论着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宝贵时光,回忆那些温柔甜蜜的时刻。这种渴望是他们本质的一部分,就像任何母亲一样。但他们不能。
那么,在现代家庭中,我们要男人做什么呢?当然是拯救他们。
没有人既可以当爸又当妈
○作者 朱莉·斯拉特利(作家)
仅仅50年,我们的社会就从“父亲最懂”转变到“父亲一无所知”再到“谁需要父亲?”有人可能觉得这是进步,我却认为,这是家庭最佳运转方式遭到侵蚀,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单身妈妈永远存在——这些女人为了孩子的幸福牺牲一切。以前,这种情况被视为悲剧,呼吁家庭和社区支持。悲剧何时变成了可接受的常态?没有女人可以既当妈妈又当爸爸。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更有可能遭受疾病、贫困、自杀。
在一些人看来,父亲的坏榜样,败坏了父亲独特贡献之美。不管怎样,父亲提供了两种情感需要,而这是妈妈不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完全补偿的。
其一,父亲提供安全感。千百年来,一个男人的责任是保护女人和孩子。这不仅包括人身保护,也涉及经济来源,在家里展示健康的权威;其二,父亲也向孩子传递祝福。在妈妈看来,勉强用小提琴拉出“玛丽有只小羊羔”曲子的孩子,日后注定会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而爸爸的肯定却不同。从未得到父亲祝福的儿子或女儿,可能无意识地一辈子都在寻找。
父亲重要,但并非不可缺少
○作者 简·马特斯(心理医生,单身母亲)
越来越多女性大学毕业,她们有足够的收入养家。在这种情况下,女性不必为了养孩子而结婚。一些人多年寻找伴侣,最后认定只要一个孩子,好过跟一个可能不好、也不顾家的丈夫或父亲生活在一起。我们被称为“自愿的单身母亲”。
一些怀疑者马上问:“没有父亲的孩子成长不会有问题吗?”我们或许都认同,一个孩子需要至少一个持久、稳定、成熟的父母,能爱孩子、设定规矩。这可以是单身母亲,也可以是单身父亲。真正的问题不是父母的性别或数量,而是育儿能力。
许多父亲在家庭里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知道,有些父亲(就像有些母亲一样)不是好父亲,我们有些人甚至知道,父亲会虐待孩子。我是一名心理医生,经常听患者讲述“问题父母”带来的伤害。
孩子们天资聪颖,能用生命中经历过的各种人物的丝线,编织成一幅织锦。这些人包括老师、祖父母、牧师、朋友、教练。他们可以成就美丽人生,不论其生父是否属于其中的一股线。一个有爱心的好男人,绝对是家庭资产,但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未必一定要是生父。
没有父亲的孩子过得更好
○作者 米歇尔·威尔顿(西北大学新闻学副教授)
在美国,有2400万男孩和女孩没有父亲,他们并未遭到厄运。同性恋父母的孩子也没有。父亲当警察、消防员、军人不幸殉职的孩子也没有。那些父亲死于疾病、事故或自杀的孩子也没有。我们社会不要动辄认为,没有父亲,儿女就没救了。
有些时候,父亲远非英雄,甚至打人骂人。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缺席,免去了他会带给家庭的争吵、愤怒、痛苦和破坏。
美国人鼓励女性离开凶恶的伴侣,但母亲若这样做,我们会把她归入丢脸和怜悯的一类。政府传递出的讯息是,有父亲的孩子会过得更好。事实上,确实许多孩子没有父亲,反而过得更好。
有双亲爱护和养家当然最好。但与其坚持所有男人都会是好父亲,不如用爱填充孩子的生活,争取非传统的支持。
伊利诺伊大学的约瑟夫·普雷科在今年刚出版的《文化大背景下的父亲》一书中写道:“认为父亲对孩子的社会和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看法,似乎成了美国人的一种偏见。当前的研究对这种观念缺少支持。”
我个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就是个单身母亲,我的孩子并未因此倒霉。现在他们分别24岁、22岁和19岁,我总是告诉他们没有父亲的成功男人的故事。随便举两个例子,比如奥巴马总统和克林顿。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