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7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棱镜门”继续延烧

德国政府:监视的受害者还是帮凶?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31日   09 版)

    6月19日,德国柏林,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演讲。图片来源 CFP

    德国民众游行声援斯诺登 图片来源 CFP

    德国民众对斯诺登“推崇备至”

    7月27日,数以千计戴着面具的抗议者聚集在德国街头,对爱德华·斯诺登表示支持,抗议德国政府参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间谍活动。

    参与者来自松散的网络组织“别看我们了”,他们在汉堡、慕尼黑、法兰克福等40多个德国城市举行抗议活动。夏日灼热的阳光下,有人带着帽子,还有人举着巨大的海报,上面写着“现在是1984年”。

    几天前,48名德国作家联合署名,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公开信:“为什么德国联邦情报局(对外情报机构)和联邦宪法保卫局(对内情报机构)要使用NSA的‘XKeyScore’间谍软件进行监测?即使没有法律依据也要如此?政府要绕过法治,而不是捍卫它吗?”

    信中还质问自称在媒体泄密前,从未听说过“棱镜”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是否对美国安全部门的信息监控行为知情。“我们目睹了我国的宪法民主,从无罪推定向普遍怀疑的历史性逆转。”

    短短几天,包括文化精英在内的5000多名德国人,在这封信下签名,使其成为影响力巨大的网上请愿书。

    7月25日,“透明国际”组织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德国科学家联盟(VDW)、国际反核律师联盟(IALANA)和“透明国际”一致决定,将2013年度的德国“揭密者奖”颁发给斯诺登。

    不过,要想在今年8月底领到证书和3000欧元(约合2.4万元人民币)奖金,斯诺登还需要赶赴德国。而截至7月30日,他仍然滞留在莫斯科机场,俄移民局可能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批准他的庇护申请。一旦申请获批,斯诺登将面临一系列严格的医疗检查和安全评估。俄移民局莫斯科分部负责人基里洛娃29日表示,若斯诺登的临时庇护申请通过,他可能被移送到莫斯科以外的难民中心。而另一方面,美国司法部继续敦促俄罗斯引渡斯诺登,俄官方也表示将于近日给予回复,但并未透露具体回函日期。

    IALANA德国分部的负责人奥托·杰克尔告诉路透社:“除了德国这样一直被NAS暗中严密监视的国家,还有谁能更适合,为一个遭受迫害的美国公民提供安全的住所?斯诺登的揭发是了不起的举动,我们颁奖给他,出于信念,也是出于感激。”

    德国科学家哈特穆特认为,“一个开放的社会需要像斯诺登这样有勇气而勇敢的公民”。“透明国际”德国区主席埃达·穆勒则简单明了地表示,“我们欠斯诺登的。”

    7月26日,德国总统约阿希姆·高克在表示“美国行为令我不安”的同时,还向法新社大加赞扬斯诺登:“这通常只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才会被纠正。而斯诺登的行为发自良心,值得尊敬。”他说,就连自己都会觉得打电话和发邮件十分不安全。

    尽管德国总统并不拥有政治权力,但高克一向因捍卫公民权利而备受欢迎和尊敬。在国家分裂时期,这个东德异见者曾致力于揭露秘密警察“斯塔西”的监视行为,被路透社视为“伟大的道德权威”。

    受害者成帮凶,德国政府揣着明白装糊涂?

    高克告诉路透社,“德国人不得不经历两次国家权力的滥用和秘密监视,因此我们格外敏感。我们的美国朋友必须接受这一点。”美国雅虎新闻网称,在德国,就连爱管闲事的人都会被格外厌恶,更不要提窃取他人隐私的监视者了。

    正因为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没有安全感的痛苦经历,“棱镜门”曝光之初,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被牵扯其中的德国民众,反应已十分激烈,认为美国侵犯了基本人权。德国司法部也开始审查美方就德国到底收集了什么数据。

    6月13日,德国《图片报》刊登一张照片,把奥巴马的竞选名言“Yes,We can!(是的,我们能)”改为“Yes,We scan!(是的,我们在监视)”。

    为此,6月19日,奥巴马在访问柏林时承诺,“棱镜”计划的目的是“拯救生命”,不针对欧洲盟友。然而,这一承诺很快就被斯诺登手中的证据粉碎了。

    6月30日,德国《明镜》周刊公布斯诺登手中一份NSA在2010年9月的“高度机密”文件,上面明指欧洲是其监控目标。其中,对“三级伙伴”德国的监控尤为严密,平均每月截获德国约5亿个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几乎与对中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同。

    美国“不择手段”的行为立刻在欧洲,尤其是德国掀起轩然大波。德国司法部长劳伊特豪瑟·施纳伦博格批评美方行径“犹如冷战时期的敌对行为”,并要求美国对此作出解释,澄清真假。欧洲议会议长、德国人马丁·舒尔策代表欧洲议会要求美国政府“提供全面澄清和更多信息”,并表示如果报道属实,该事件会严重冲击欧美关系。

    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十分震惊,并称她是“通过媒体”才了解到“棱镜”事件的。但不久后,《明镜》周刊再次投出重磅炸弹,称德美两国的情报机构其实是“穿一条裤子”的。据斯诺登的材料,德国联邦情报局和宪法保护局曾在电子监听计划框架内,与NSA进行合作,收集本国国民数据。直到现在,德国情报部门还在使用NSA的间谍软件“XKeyscore”。

    文章还透露,两国情报合作远比想象中更加密切,NSA下属“外国事务主管”专门负责与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这是一种防御机制,一旦监听行为曝光,领导人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对此,德国宪法保护局局长马森辩称,他们正在测试NSA提供的一个软件,但还没有投入使用。情报局局长辛德勒则强调,他所管辖的部门没有每月将数以百万计的德国公民个人数据交给NSA。

    默克尔的回答十分简短:我等待美国人的解释。她还反复强调,“德国不是一个监控国家”。但德国民众对这样的答案并不满意,媒体纷纷指责,默克尔很可能对NSA的行为早已知情,只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在舆论的强烈压力下,德国政府派出内政部部长弗里德里希亲往美国了解此事,并要求对方进行澄清。然而,弗里德里希到美国后,只是象征性地与副总统拜登和司法部长霍尔德会面,压根没见到NSA官员。“我们至今尚不清楚”这句话甚至成了他的名言,这进一步招致德国民众的不满。

    美国、大选,默克尔如何平衡

    默克尔的态度显得模棱两可。路透社称,她在竭力与华盛顿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也一直试图表现出自己对选民愤怒的理解。这位德国女总理一再说,国家有责任保护其公民远离恐怖主义的威胁。

    正如《以色列时报》所说,NSA事件在德国已被放大成政治丑闻。德国民众想知道,作为美国的盟友,德国政府对美国安全部门的信息监控行为是否知情;而德国政府关注的是,这一丑闻是否会影响暂定今年9月22日举行的大选。

    德国很多高级内阁成员提出倡议,推动改变目前的隐私立法,因为这部自1966年以来就没有变更过的法律,已不能适应如今的手机和互联网时代,此举被视为“以某种方式应对铺天盖地的批评”,以减少最近丑闻带来的负面影响。

    柏林数据保护专员亚历山大·迪克斯对此态度乐观,他告诉“今日俄罗斯”网站,无论政客的动机是什么,他们似乎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走。

    有人担心,这个问题有可能损坏默克尔在选举中的形象,但到目前为止,民调结果显示影响不大,她的支持率仍然领先对手、社会民主党的佩尔·施泰因布吕克16个百分点。

    然而,德国人对美国信任暴跌。7月26日,德国ARD公共电视台发布民意调查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民众认为美国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而在丑闻披露前,这一数字是65%。78%的受访者相信,默克尔将采取坚决行动,反对美英两国,后者也于近日被曝出监视德国电话和互联网,与NSA共享数据。

    《莫斯科时报》称,过去,德国人将小布什时代的美国视为比伊朗更危险的“流氓国家”,奥巴马成了救世主,但这一想法如今幻灭了。德国主流日报《每日镜报》甚至质问美国“是否可以被视为一个民主国家”。

    《莫斯科时报》还评论道:“大西洋两岸关系的走向不可预测。所有的声音都是愤怒的吗?欧洲人真的打算搁置与美国的自由贸易条约?如果这是真的,只能说偏爱密切监视欧洲的奥巴马自食其果。”

    此前,默克尔向华盛顿表示不会庇护斯诺登。《明镜》周刊却认为解救斯诺登是种“仁慈的行为”,甚至提出,“只要德国愿意,总有办法将斯诺登带到德国,并让他留在这里。但现在德国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因此,默克尔政府被本国媒体视为“彻底的失败”、“向美国屈服”、“在国际舞台上正成为懦夫”。

    泰国《民族报》则惟恐天下不乱地向默克尔提议,如果她可以“从复仇心切的美国政府手中拯救一个倒霉的青年”,一定会得到德国民众的热情回应,在选举中一帆风顺。

分享到:

 

德国政府:监视的受害者还是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