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咖啡馆:17世纪的社交网络

作者 杰克曼·莱尔 译者 言一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17日   41 版)

    17世纪的英格兰咖啡馆

    社交网络常因不利生产而遭人诟病。据一家流行的网站统计,使用脸谱网、推特以及其他社交网站,每年就会花掉美国6500亿美元。我们保持注意力的时间不断萎缩,测试成绩不断下滑,全是因为这些转移大众注意力的“武器”惹的祸。

    此类担忧古已有之。17世纪晚期,英格兰也对另一种新型传媒共享环境,表现出了十分类似的担忧,它的诱惑似乎正让年轻人逐渐丧失专注学业和工作的能力,这个地方就是咖啡馆。而咖啡馆就是当时的社交网站。

    和咖啡一样,咖啡馆也是从阿拉伯地区引入。英格兰第一家咖啡馆在17世纪50年代营业于牛津,之后数年间,数百家类似店家如雨后春笋般在伦敦及其他城市开业。人们到咖啡馆并不仅是为了喝咖啡,还是为了阅读、讨论最新出版的小册子、小报,还有就是打听小道消息。

    咖啡馆也可当邮局来用。老顾客一天几次到最喜欢的咖啡馆检查信件、打听消息和其他客人——既有朋友,也有生人聊天。有些咖啡馆会专门对某些话题举行讨论,如科学、政治、文学、航运。客人一家一家地换,信息则跟着他们一圈一圈地传。

    公务员塞缪尔·佩皮斯的日记因大量“……时,到某某咖啡馆”类的语句,变得支离破碎。他的日记让人觉得,他听到的谈话题目着实广泛。

    1663年11月的日记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两位医生进行了长久而极其富有激情的谈话”,此外还有关于罗马史的讨论,关于如何储藏啤酒的讨论,关于一种新型海上武器的讨论,以及一场即将开庭的审判的讨论。

    这些谈话如此生动的一个原因是,在咖啡馆内,社会差异是看不出来的。顾客不仅出入畅通无阻,而且咖啡馆也鼓励他们与各行各业的搭讪谈天。如诗人萨缪尔·巴特勒所说:“绅士、商人、地主、无赖混在一起,不分彼此。”

    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此事。如抱怨文明人不喝老式啤酒,喜爱洋货一样,批评之声认为咖啡馆让人好逸恶劳。类似警告最早是在1677年,出自安东尼·伍德这位牛津学者之口——“扎实、严谨的学风为何会衰败,为什么没什么或者根本没有人愿意念大学?”他如是问道,“答案就是:咖啡馆,人们在那里虚度光阴。”

    同时,剑桥的一位律师罗杰·诺斯哀叹,“一个新鲜物,让光阴如此被虚度。哪个满脑子全是咖啡馆嘈杂景象的人,会专心务本呢?”1673出版的小册子《解密英格兰大忧患》则称,这些地方“不知毁了多少稳重严肃、前程似锦的青年绅士、商人”。

    所有这些能想到的可怕警告,是近代大量时评员提出的。担忧的共同原因是——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新型传媒共享平台给年轻人带来了特别的危险。

    但是咖啡馆为生产、教育、创新带来实际影响,它并非实业的敌人,实际上由于其推动人与理念融合的方式,咖啡馆成了创新的熔炉。

    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常到咖啡馆延续他们的讨论。科学工作者们常在咖啡馆指导实验、讲授课程,由于入门费仅收一便士(也就是一杯咖啡钱),咖啡馆有时会被称为“便士大学”。正是几位互为同事的科学家在咖啡馆引起的争论,促使牛顿撰写了近代科学的奠基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咖啡馆也为世界商业提供创新平台。商人把咖啡馆当成结交新伙伴、产生新模式的会议室。伦敦有家名叫Jonathan’s的咖啡馆,商人会专挑某张桌子谈生意,然后再去伦敦证券交易所。爱德华·劳埃德常去的咖啡馆,是知名船长、船主、商人集会地,后来他借机成立了保险界著名的劳埃德公司。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的诸多章节,就是在不列颠咖啡馆撰写的。那里是有名的苏格兰知识分子集会地,亚当·斯密就在那群人中传阅本书稿,请他们讨论。

    毫无疑问,有的时间的确是在咖啡馆被浪费。但瑕不掩瑜,咖啡馆提供了一种生气勃勃的社会以及知性环境,这种环境产生出的创新机制塑造了现代世界。所以咖啡馆依旧保留着具有合作以及社交功能的饮品,绝非巧合。

    现在咖啡馆的精神,已在社交媒体平台中获得重生。它们也是对所有访问者敞开门户,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相识、辩论,和朋友、陌生人分享资讯,建立新联系,产生新思想。这样的对话或许完全可视,虽无法听到,但它们改变现实世界的潜力巨大。

    富有远见的公司正向社交网络企业“投怀送抱”,以求促进合作,发现未被赏识的天才,了解雇员间传播的消息,减免邮件的使用。麦肯锡在2012年发布的研究显示,在公司内部使用社交网络能将“知识工人”的效率提高20%~25%。

    同时,研究显示,学生在和其他学习者交流互动时,使用社交媒体能提高学习效率。OpenWorm是先锋性计算机生物学项目,它从一条微博开始,现在凭借谷歌环聊影响全世界的共同研究者。

    新技术刚出现时,总要有段调整期。在这个过渡阶段——可能会是几年,科技常会因为打乱现有行事方式,而遭受批评。

    但咖啡馆给我们的经验则是,当下对社交网络危害的恐惧未免杞人忧天。这种传媒可谓历史悠久:例如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期就使用过小册子,这段历史为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扮演的角色,增添了新寓意,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流行的讽刺诗,和中国的微博则有几分殊途同归的味道。

    我们当然可以吐槽新技术引发的问题,但却能在历史中学到更多。

    博址 http://blogs.nytimes.com

分享到:

 

“法式悖论”的五种解释
咖啡馆:17世纪的社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