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会买下世界
作者 马丁·沃尔夫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17日
25
版)
中国令西方害怕,但西方人很少了解中国如何看世界。没错,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中国仍认为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者。
少数西方人能从中国视角看世界,比如剑桥大学研究中国发展的彼得·诺兰教授。去年他出版了一本发人深思的书。他在书中讲到外界对中国的一大担心——担心中国买下整个世界。他的回答是“否”,因为“我们在中国里面,但中国不在我们里面”。
为理解诺兰教授的意思,必须先了解他怎么看待过去30年,在技术驱动的全球经济融合时期发生的事情。他认为,世界经济被改变,是通过数量有限的霸主企业的兼并、收购和直接投资,而这些支配性企业几乎全部源自发达国家。
处于这种新的全球经济核心的,是诺兰教授所说的“系统集成者”公司——即具有优势品牌和超常技术的企业,它们处于服务于全球中产阶级价值链的顶端。反过来,这些全球企业对其供应链施加巨大压力,造成不断增加的整合。
它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的基础。这些公司对国外拥有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中国。
在此过程中,它们逐渐丧失国家特性和忠诚。这造成日益上升的紧张,因为政府发现越来越难对“自己的公司”征税或监管。不过,这些公司仍扎根于本国文化。
中国如何融入整个新世界?就发展而言,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的成功,靠的是愿意和能够向世界生产商提供工人和市场。
所以,中国对外国人管理的体系,做出了关键贡献。如果发达国家民众和政府对这些全球公司不满意,中国人岂不是感觉更甚?
中国没有买下世界。从1990年到201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2.1万亿美元,飙升至23.6万亿美元。到2012年,高收入国家仍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9%。美国对外投资为5.2万亿美元,英国为1.8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5090亿美元。
正如诺兰教授指出的:“中国企业明显缺席于国际重大兼并收购案。”由于缺少自然资源,中国海外投资集中在该领域。即便在这方面,相比支配性的外国公司,中国的对外投资也是相形见绌。
这一分析说明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中国尚未发展出任何全球知名的公司。而且,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中国将很难赶上。
所以,从中国视角来看,该国经济的主要特点仍是依赖别国技术。这也解释了中国急于获得技术的努力。此外还说明,中国远未达到“买下世界”的地步。对中国影响的恐惧毫无根据。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在一个全球化公司越来越多的世界上,担心公司不是“自己”的合理吗?我想,回答:是的。
中国有理由为此担心。中国公司仍依附于国家,这影响到它们如何行事,特别是如何用其自身的努力塑造中国的竞争力。但是,对一个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这种努力的重要性可能不及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公司。
到最后,几乎所有全球公司可能发现,它们自己被中国包裹:中国对它们的活动十分重要,以致不能逃离其需求。
如果那样的话,那是因为融合的自然过程。对于世界经济及世界将来而言,进一步发展这种深入的全球复杂关系是有利的。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继续前进。
《爱尔兰时报》
中国令西方害怕,但西方人很少了解中国如何看世界。没错,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中国仍认为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者。
少数西方人能从中国视角看世界,比如剑桥大学研究中国发展的彼得·诺兰教授。去年他出版了一本发人深思的书。他在书中讲到外界对中国的一大担心——担心中国买下整个世界。他的回答是“否”,因为“我们在中国里面,但中国不在我们里面”。
为理解诺兰教授的意思,必须先了解他怎么看待过去30年,在技术驱动的全球经济融合时期发生的事情。他认为,世界经济被改变,是通过数量有限的霸主企业的兼并、收购和直接投资,而这些支配性企业几乎全部源自发达国家。
处于这种新的全球经济核心的,是诺兰教授所说的“系统集成者”公司——即具有优势品牌和超常技术的企业,它们处于服务于全球中产阶级价值链的顶端。反过来,这些全球企业对其供应链施加巨大压力,造成不断增加的整合。
它们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的基础。这些公司对国外拥有大量投资,特别是在中国。
在此过程中,它们逐渐丧失国家特性和忠诚。这造成日益上升的紧张,因为政府发现越来越难对“自己的公司”征税或监管。不过,这些公司仍扎根于本国文化。
中国如何融入整个新世界?就发展而言,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中国的成功,靠的是愿意和能够向世界生产商提供工人和市场。
所以,中国对外国人管理的体系,做出了关键贡献。如果发达国家民众和政府对这些全球公司不满意,中国人岂不是感觉更甚?
中国没有买下世界。从1990年到2012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2.1万亿美元,飙升至23.6万亿美元。到2012年,高收入国家仍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9%。美国对外投资为5.2万亿美元,英国为1.8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5090亿美元。
正如诺兰教授指出的:“中国企业明显缺席于国际重大兼并收购案。”由于缺少自然资源,中国海外投资集中在该领域。即便在这方面,相比支配性的外国公司,中国的对外投资也是相形见绌。
这一分析说明了什么?最重要的是,中国尚未发展出任何全球知名的公司。而且,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绝对领先的位置,中国将很难赶上。
所以,从中国视角来看,该国经济的主要特点仍是依赖别国技术。这也解释了中国急于获得技术的努力。此外还说明,中国远未达到“买下世界”的地步。对中国影响的恐惧毫无根据。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在一个全球化公司越来越多的世界上,担心公司不是“自己”的合理吗?我想,回答:是的。
中国有理由为此担心。中国公司仍依附于国家,这影响到它们如何行事,特别是如何用其自身的努力塑造中国的竞争力。但是,对一个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说,这种努力的重要性可能不及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公司。
到最后,几乎所有全球公司可能发现,它们自己被中国包裹:中国对它们的活动十分重要,以致不能逃离其需求。
如果那样的话,那是因为融合的自然过程。对于世界经济及世界将来而言,进一步发展这种深入的全球复杂关系是有利的。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继续前进。
《爱尔兰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