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7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试读

美国人为何“阶级意识”淡薄

○作者 费孝通 《 青年参考 》( 2013年07月10日   33 版)

    本文虽然是以上世纪中叶的美国为分析对象,但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就社会流动性问题展开的观察与思考,至今没有过时。

    Social Class在中文中总是翻译成“社会阶级”。而在美国人心目中,这个词有它独特的意义,和我们所了解的颇有出入。

    “阶”和“级”两个字都是指由低而高,斜面上分划的步骤。“晋身之阶”,“拾级而登”——都是指通门达户的一条攀登的道路。反过来说,社会里划分的各个大体上不相逾越,而在价值上又分高下的团体,就不能说是“社会阶级”了,只能说是社会层次。

    我咬文嚼字一番,是要说明美国的社会很少“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的分层,他们的社会结构是梯阶性的,Social Class这个词其实就是指社会梯阶的各级。

    社会梯阶的发生不但改变了社会结构的性质,同时也发生了一种新的精神。这精神可说是“攀登上进”的精神。还没有登高到顶的人,总有一种不断上升的奔头。他们必然要否定运命,否定社会地位是上帝安排下的岗位。在他们,好汉得靠自己,要白手起家,不希罕祖宗余荫,不讲究天生丽质;有本领的要从努力里见颜色。他们不会安分,他们要到处找垫脚石,有机会不肯放松,百变不离其宗地要达到“上去呀!”的目的。

    这种性格和一个生于斯,死于斯,身份地位改变不了的人不会一样。在层次里生活的,既然改变不了,只有安之若素。譬如一个矮子,长不高,就不会成天照镜子。天也,命也,不痛快也忍了。命运自有幸与不幸,但安于其位是一样的。他们无从紧张,不必努力。

    美国这个社会,从这角度看去,是很别致的。大体说来,它是早年截去了两头的层次,只剩下了个中间梯阶的结构。我说它是别致的,因为梯阶是发生在两端之间的,没有两端也就无所谓梯阶了。其实美国的两端不在美国,它是个移民的社区,是从欧洲中间梯阶里分出来,到了这新大陆,结果保持这梯阶的精神,永没有顶的往上爬。

    反观在英国,一个出身高贵的人是掩藏不了他的社会地位的。我在印度旅馆里远远地听见走廊里有人问掌柜的在不在,那个腔调,一听就知道这位先生是牛津念过书的。在美国,这种情形是不会发生的,刚刚相反,只要你借得着漂亮的汽车,时髦的行头,任何人都可以在最高贵的旅馆里出入,不会露马脚。如果一个地位相当高的人,没有留心他的行装,譬如忘了在胸前挂上某某学会的金钥匙,没有在名片上刻上某某工厂的经理,又穿得不太体面时,很可能被大旅馆门前站着的、那种穿着礼服的仆役们冷冷看上几眼。

    美国人的社会地位是比出来的。你没有汽车,我有汽车,我的地位比你高。你有汽车,我有比你更新的汽车,我的地位比你高。如果大家各有一辆最新式的汽车,汽车也就不成为表示社会地位的标志。这一点显然又和英国不同。在英国,作为上等人标志的特色是富有独占性的,得先加入上等人的集团才有学习的机会,层次严格的社会里,这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美国的社会结构像个梯子,大家在上边攀登,速度快,所以不能采用那些富于文化性的标志,于是他们只有在汽车、衣着、住宅、浴室等物质条件上去争强了。这些物质条件顿时成了每个想要面子,想要被人看得起的人所追求的对象。以汽车说,在二战前美国已接近了每家平均有一辆的程度,于是只能一面讲款式,一面讲数目。你有一辆,我有两辆;你有两辆,我有三辆。新花样难想,数量上比较倒不必费心思,于是美国社会地位的比较多少成了量的竞赛,和英国社会地位偏重质的差别,大异其趣了。

    美国人崇拜造纪录。什么都有个纪录,甚至持续跳舞的时间,喝啤酒的洪量,在高楼架空铁丝上站立的长久,全有纪录。这些造纪录的人是值得推崇的,因为他们给了美国人许多生活的目标,刺激生命的活力。美国社会是个梯子,不是平常的梯子,而是愈走愈长的梯子。有时在我们看来确是没有什么道理,但这种活力却推动了他们物质的享受。

    有人说民主、资本主义、科学等现代化的特征,是中间人的贡献,我觉得这说法有点道理。美国社会整个结构是个梯阶。在第一和第三阶层之间流动着的人们,并不容易团结为一个共同层次而成为争斗的团体。他们不必去打倒在上的层次,因为每个人都有希望,或是相信有希望,有一天会攀登进去的。美国人缺乏“阶级意识”,也与此有关,他们记得福特、洛克菲勒都是工人出身,如果取消了这些记录,他们努力的目标不是同时失去了么?

    美国是不是能永远使工人中不断地有福特、洛克菲勒这等人物出现?他们能不能使他们的社会梯阶永远开放,每个努力的人都能向上爬?这些都是美国人关心的问题,因为假如梯子折断,他们也会变成层次性的社会了。

    生活在这种结构里的美国人,一说Social Class就会想到学校一年升一级的体制。只要你用功,考试及格,就能升级。这和我们所了解的“社会阶级”显然是不同的。

    摘自《美国人的性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标题和提要系编者所拟。

分享到:

 

美国人为何“阶级意识”淡薄
纽约街头有位“签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