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洪水来袭

社交网成德国抗灾新武器

○编译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26日   39 版)

6月6日,德国南部和东部洪水灾情继续加剧,河水水位不断上升,上万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图片来源 CFP

    近日,德国部分地区发生特大洪水。在抗洪救灾的工作中,脸谱网和推特网弥补了该国灾害警报系统的不足,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交媒体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但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通过现代通信手段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灾难通讯系统成了德国政府下一步的工作。

    6月初,在欧洲各地肆虐的洪水来到了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的帕绍市。21岁的当地网络计算专业大学生丽莎·瓦格纳,第一时间在社交网站脸谱上建立了“清理帕绍”页面,帮助协调该市在洪灾中的清理善后工作。

    瓦格纳的工作相当辛苦,她每天在电脑前花费16个小时,整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为人们提供帮助。

    截至6月11日,已有1.7万人在她的页面上点“赞”。当瓦格纳接到来自帕绍市应急管理办公室的电话时,她非常开心。办公室的官员们高度赞扬了她的工作,称在与“清理帕绍”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工作效率大为提高,现在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2002年洪灾时二个星期的。

    类似的故事也在其他地方不断发生。在遭遇洪水的10天里,人们一直设法用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信息,这是在2002年时无法做到的。不少人通过脸谱和推特等社交网聚集在一起,以志愿者的身份堆积沙袋,共同抵御洪水。许多人也在用智能手机时刻关注着有关洪水的最新消息。

    在推特上,关于“洪水泛滥”的主题标签像病毒一样无处不在;脸谱上,名为“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洪水”的页面,吸引了超过90000人的关注。社交网络在洪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弥补了官方通讯系统中的缺陷。

    柏林自由大学灾害研究主管马丁·沃斯认为,在洪灾中,紧急服务的及时性尤为重要,但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系统能做到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将信息准确地传达到每个人身上。而且,就目前的趋势看,何时能够出现新系统并付诸应用,也无法预测。

    冷战中的警报器被淘汰

    德国最近的全国性预警系统要追溯到大约20多年前。当时,在东德和西德,有近10万人被卷入冷战中,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是最普遍的预警工具。汽笛声调和长短的变化代表着不一样的信息,一分钟的连续长鸣标志着自然灾害或是空袭。在柏林墙倒塌后,为了减少城市预算,大部分的警报器都停止了工作,被无线电警报或配有扬声器的车辆所取代。

    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政府如何去提醒他们危险的来临,又或是在危机中给予人民指示。内政部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的话清晰地表达了政府工作前进的方向,他说:“当灾难来临时,在人口大规模聚集的地区,迅速预警是为人民提供保护的中心任务。”

    事实上,在德国2002年遭遇特大洪水后,国家和地区政府就在联邦公民保护和灾难援助办公室设立了一个中央灾害管理总部,但作用不大。在和平时期,该部门的责任是区域性的灾难防护,只有在战争时期政府才会涉足其中。

    没有统一的灾难信息发布平台,各种应急服务机构就选择不同的方法发布消息。从消防到城市灾害救护部门,社交媒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脸谱网为例,一些部门使用它更新消息,及时告知公众部门的工作动向;德国莱比锡市用它来征集志愿者;在另一个城市吉玛,市政府建立了一个名为“吉玛抗洪救灾2013”的主页。

    谣言来自社交网络中的“废话”

    社交网站广泛应用,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的发布者,这也意味着谣言和错误的报道有了传播的渠道。德累斯顿市城市管理局的发言人指出,自洪灾发生以来,谣言没有从遭遇洪水的居民口中传出,反倒都来自社交网络中的“废话”。帕绍市灾害管理中心的官员也说:“在脸谱网上,经常出现所谓的官方网页,这似乎成了一种趋势,以混淆视听,动摇人们的思想。”

    帕特里克·赫伯特是“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洪水”的管理员,由于在23岁时经历了2002年的那场洪水,他对应对洪灾已经有了经验。他同时还是一家在线营销公司的经营者,能够熟练应用各种社交网络。“我想比起搬运沙袋,我可以做更多事情。”他说。当有人需要帮助时,赫伯特就向脸谱网上的10万名支持者传递消息,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问题就能解决。但他也承认,的确有人在网页上发布不实信息,就连自己也曾犯过错误。

    他的网页曾转发过一条当地某电台的报道,称由于水量过大,政府灾难应对部门不得不放弃了在哈雷市的抗洪抢险工作,这篇错误的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不安。“从那时起,我们就检查每一条发送信息的来源,”赫伯特补充道,“消息得到过官方或是严肃媒体的确认是非常重要的。”

    新的灾难通讯系统将投入运行

    灾难研究员沃斯希望以当前的洪水为契机,政府能尝试发展官方的危机通讯系统。“眼前的灾难有可能变为一种动力,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在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担负着灾难预警的责任。即使人们没有订阅任何信息,该部门也会将龙卷风或洪水的警报发送到个人手机上。

    目前,德国政府也在积极完善灾难通讯系统。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预警系统模式”,并且有望在2013年底建成投入运行,该系统旨在由政府通过手机等现代渠道传播信息。联邦公民保护和灾难援助办公室则在研究通过无线台或汽车喇叭发送警报的可能性。尽管人们还不知道会被如何通知到,但可以看出,政府正在进行努力。还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新的警报系统离不开电脑芯片。

    据悉,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已经开发了一套新的手机预警系统,称为“Katwarn”。若订阅用户邮政编码所在的地区发生任何火灾、爆炸或是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他们都会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得到通知。自2012年起,该系统就有能力在德国境内所有城市和农村地区应用,但到目前为止,只有14个地区与开发商签署了协议,支付了1.5万欧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的使用费,其中包括柏林和汉堡。在此次遭遇洪水的地区中,只有柏林附近的达梅·施普利瓦尔德县使用了Katwarn系统。

    而在德累斯顿市,当地政府似乎更喜欢依靠久经考验的警笛。自2002年的洪水退去后,全市已投入超过200万欧元(约合1600万元人民币),先后安装近了200个警报器。不过与以前不一样的是,该系统不只可以鸣笛,也可以用它来进行对话。

    □德国《明镜》周刊

分享到:

 

社交网成德国抗灾新武器
社交媒体:灾难救援“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