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中文惨不忍睹
○作者 林沛理(牛津大学出版社英语教学出版副总编辑) ○译者 缪小析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26日
27
版)
香港人笔下的中文,也许没有他们写的英文那么哀鸿遍野、错漏百出,但同样让人触目惊心。最讽刺的是,港式英语视文法如无物,但港式中文却似乎心甘情愿接受英文文法的约束。中文与英文文法无媒苟合,生下来的怪胎我称之为“grammatical Chinese”,即用英文文法写出来的中文。
比如,我们经常读到“慢慢地走”、“静静地躺着”和“不知不觉地爱上他”,这个“地”分明就是英文之中、加在形容词之前的后缀“ly”的中文同义词或对应物。其实中文的许多叠字,例如“缓缓”、“淡淡”、“徐徐”、“渐渐”和“悠悠”,本身已是副词,又何苦加个“地”画蛇添足?
还有那个令人不胜其烦的“们”字。根据港式中文惯用法,“们”这个字等于英文第19个字母、构成名词复数的那个“S”。于是“观众们”、“同学们”、“同事们”和“朋友们”之声不绝于耳,你除了可以说“阿们”之外,还可以怎样?
当下港式中文最不堪入目之处,是“恶性”西化得越来越像翻译体,还是廉价、拙劣和急就章式的翻译体。早已有人指出,现代中文“无性不欢”——严重性、结构性、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概念性……仿佛什么复杂艰涩的概念,给它加个“性”字,就会马上变得明辨可懂。
自问不懂得欣赏黑色幽默的,就不要读太多港式中文,一个“性”字还会令人想入非非,但那个避无可避的“被”字才真正令人头昏脑胀。即使绝少读报和看杂志,只要漫不经心看看电视和听听广播,也会发现“被”字已泛滥成灾。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文的被动语态不言而喻。说钱花光了,晚饭吃过了,谁都明白。偏偏要写成“被花光”、“被吃过”当然是贻笑大方;将“被告裁定有罪”写成“被告被裁定有罪”也是多此一举。
在这方面,内地人的语言触觉比香港人敏锐。他们发明“被自杀”这句流行语,将“被”这只咬得动词叫苦连天的跳蚤,放进睁大眼睛说瞎话的腐败官员的裤子,令他们出尽洋相。
香港传媒不但未能拨乱反正,反而做了令人惨不忍睹的港式中文的领头羊,以一种随心所欲的“语文无政府主义”淹没了中文的优美。
□香港《南华早报》
香港人笔下的中文,也许没有他们写的英文那么哀鸿遍野、错漏百出,但同样让人触目惊心。最讽刺的是,港式英语视文法如无物,但港式中文却似乎心甘情愿接受英文文法的约束。中文与英文文法无媒苟合,生下来的怪胎我称之为“grammatical Chinese”,即用英文文法写出来的中文。
比如,我们经常读到“慢慢地走”、“静静地躺着”和“不知不觉地爱上他”,这个“地”分明就是英文之中、加在形容词之前的后缀“ly”的中文同义词或对应物。其实中文的许多叠字,例如“缓缓”、“淡淡”、“徐徐”、“渐渐”和“悠悠”,本身已是副词,又何苦加个“地”画蛇添足?
还有那个令人不胜其烦的“们”字。根据港式中文惯用法,“们”这个字等于英文第19个字母、构成名词复数的那个“S”。于是“观众们”、“同学们”、“同事们”和“朋友们”之声不绝于耳,你除了可以说“阿们”之外,还可以怎样?
当下港式中文最不堪入目之处,是“恶性”西化得越来越像翻译体,还是廉价、拙劣和急就章式的翻译体。早已有人指出,现代中文“无性不欢”——严重性、结构性、思想性、艺术性、政治性、概念性……仿佛什么复杂艰涩的概念,给它加个“性”字,就会马上变得明辨可懂。
自问不懂得欣赏黑色幽默的,就不要读太多港式中文,一个“性”字还会令人想入非非,但那个避无可避的“被”字才真正令人头昏脑胀。即使绝少读报和看杂志,只要漫不经心看看电视和听听广播,也会发现“被”字已泛滥成灾。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文的被动语态不言而喻。说钱花光了,晚饭吃过了,谁都明白。偏偏要写成“被花光”、“被吃过”当然是贻笑大方;将“被告裁定有罪”写成“被告被裁定有罪”也是多此一举。
在这方面,内地人的语言触觉比香港人敏锐。他们发明“被自杀”这句流行语,将“被”这只咬得动词叫苦连天的跳蚤,放进睁大眼睛说瞎话的腐败官员的裤子,令他们出尽洋相。
香港传媒不但未能拨乱反正,反而做了令人惨不忍睹的港式中文的领头羊,以一种随心所欲的“语文无政府主义”淹没了中文的优美。
□香港《南华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