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曾被官方定性为“法西斯政变”

“617起义”:东德人为自由发出声音抗争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26日   22 版)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街头,示威者向苏军坦克投掷石块。

    当地时间6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纪念仪式上讲话。

    尽管只持续了不到48小时,发生在60年前的东德的一场民众抗议,打破了二战后苏东各国表面上的平静。特殊的政治含义,亦令其被后世的德国人所铭记。

    2013年6月17日,德国以空前严肃的态度纪念了一场60年前发生的政治运动。那是二战后在苏联、东欧诸国,第一次针对其政权及体制的斗争,东德政府曾经对它讳莫如深。时过境迁,现任德国总统高克呼吁各界给予“617起义”更高的敬意。

    “我们怀念那些在1953年6月17日失去生命的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纪念仪式上说。“但是,我们也要纪念那些被逮捕和控罪的人。我们要纪念所有参加起义的人。”默克尔此言旨在试图传达这样的讯息:人们不愿意生活在压制下,“617起义”是活生生的证据。

    “我知道将发生什么大事”

    1953年6月17日是个温暖晴朗的日子。太阳刚刚升起,东柏林的斯特劳斯贝格广场上已聚集了上万人。时年16岁的卡洛斯·格罗瑙也在其中。

    正接受培训,希望成为食品销售员的格罗瑙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参加集会的动机,一半来自对冒险的渴望,一半源于某种说不清楚的、对自由的向往。格罗瑙回忆,在那个清晨,他一点也不感到害怕。“我知道将发生什么大事,而我将是亲历者。”

    1953年初,东德遭遇严重的社会问题,从50年代初开始的体制转型,降低了工业生产效率,数以百计的农庄、旅社及商户被没收,不少被剥夺了产权的农场主逃往国外。加上德国要向苏联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粮食欠收,多重打击让东德的经济连年低迷。人们对当局的不满和失望悄然累积并发酵,1953年春,平均每个月有3万人逃离东德。

    对此,东德统一社会党开出的药方是让工人们加倍工作,在不增加工资的情况下提高工作份额。党的总书记乌尔布里希特,也希望在自己的60岁寿辰上听到更多好消息。

    然而事与愿违,5月底6月初,罢工开始在东德多地,特别是东柏林蔓延。

    6月16日,建筑工人成为抗议的先锋。彼时,当事人门泽尔只有17岁,他告诉英国《卫报》,“斯大林死后,我们希望新的领导人放松控制……当局却表现得更加强硬,他们想取缔教堂,还要增加10%的工作份额。”

    工人们向工会申诉,只得到后者的嘲讽。因此,他们决定罢工,并提出多条要求,其中不仅包括保护罢工者人身安全、取消提高的劳动份额,还要求在整个德国实行自由选举,并实行言论和新闻自由。

    同一天,格罗瑙在从职业学校回家的路上,看到建筑工人一边高喊口号,一边用铁锤砸向汽车。这场针对食品价格上涨和工作时间延长的抗议,引起了格罗瑙的共鸣。他当即加入建筑工人的队伍,向政府大楼前进。中途不断有同路者加入,示威队伍很快就超过了1000人。

    格罗瑙告诉德国之声网站,警察赶来,把人群驱散,不过他们很快又聚在一起。有人撕下统一社会党的竞选宣传画。更多的人则高喊 “我们不要人民军,我们要黄油。没用的小胡子,赶快下台。”按照格罗瑙的解释,所谓“小胡子”指的就是乌尔布里希特。

    “明早7点在斯特劳斯贝格广场集合。”领头者用高音喇叭宣布。随后,队伍暂时解散。

    当时,在柏林东部地区,大约80%的居民收听美国RIAS电台的广播,该电台报道了东柏林发生的事件,并转发了游行组织者的号召。格罗瑙的父母出于安全考虑,极力劝说他留在家里,不过,对格罗瑙和更多参与者而言,他们早已打定主意,次日一定要前往广场。

    抗议游行终成流血冲突

    6月17日一大早,格罗瑙到达斯特劳斯贝格广场时,那里已经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据美国中央情报局事后统计,当时有1.7万人走上东柏林的街头。到了中午,参与抗议的人数已增加至3万到5万人。仅斯大林大街一处,就聚集了超过1.5万民众。当年21岁的哈迪·菲尔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他手里举着涂有“自由选举”口号的横幅。 

    从自己的公寓朝外望去,瓦尔特劳德·库格勒看到,“街上到处都是人,他们喊着‘加入我们,一起抗议’,队伍变得愈发庞大。到下午两点左右,街道已经被人流塞满了”。随着交通停滞,示威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暴力色彩,人们开始撕碎执政党的旗帜,掀翻路边的报亭。

    库格勒没有参与抗议,但她认为人们的愤怒有道理。毕竟,她自己也是东德民众的一员,对当时的经济状况印象深刻,“基本没有肉,完全没有水果,一切都是定量配给的。”

    最初,人们呼吁增加工资、减少工时,但随着时间推移,口号内容发生了变化——增加政府透明度、提高生活质量……后来更发展到呼吁民主选举、 开放言论、政府下台、两德统一。

    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东德官员当时身在政府大楼当中,他描述了这种变化:“大约到中午的时候,(起义)达到了高潮,口号已经只剩下政治内容了。人们喊的不是‘定额滚蛋’,而是‘乌尔布里希特滚蛋’。‘自由选举’的吼声此起彼伏……突然,枪声大作,轰隆作响的坦克穿过街道……惊慌失措的尖叫盖过了引擎声。”

    当日午后,驻扎在东德的苏联军队,出动了数百辆坦克,连接西柏林的通道被关闭。美联社称,约两万名苏军士兵和8000名东德军警投入“清场”行动。从下午1点开始,东柏林实施戒严并启用了战时法。士兵和坦克将游行队伍分割,部分示威者用石块反击。最开始,军警放空枪以示威吓;随着清场行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示威队伍中出现了伤亡。

    有人高呼“艾森豪威尔万岁!”然而,美国总统无法响应来自东德的求助。中情局档案称,得到消息的华盛顿吃了一惊,为避免与苏联直接冲突,选择袖手旁观。

    那一天,柏林共有14人死亡。格罗瑙回忆说,他曾经和一位穿黄色棉衣的建筑工人并肩游行,人群四散奔逃时,发现后者已倒地身亡。“我害怕了,赶紧跑回家去。”

    哈迪·菲尔未能及时走脱。“警察从四面八方冲来,囚车已准备好,”他被带到临时看守所,面壁站立,背后是荷枪实弹的苏联士兵。“他们没有开枪,只是虚晃了两下。”

    晚21点,随着宵禁的大幕落下,东柏林的大街小巷空无一人。这场持续不到48小时的街头政治运动被扑灭了。

    东德公共安全部门对外宣布,当天共有4名警察、2名居民和19名示威者身亡,380余人受伤。不过,也有研究者援引时任东德安全部长查赛尔写给苏联同僚的报告称,整个事件中有267人死亡,戒严令宣布后的几天中,还有31人被杀害。此外,89名示威者按照戒严法被处决;数千人被捕,但其中多数未被判刑,经过长期的审讯后被无罪释放。

    被判入狱的菲尔则没有如此幸运。他至今愤愤不平,称:“他们夺走了我3年美好的青春。”

    一场运动影响了几代人

    从目前披露的东德档案来看,来自700多个城市和乡镇的100余万人参与了当天的政治活动。然而,在统一社会党执政期间,“617起义”属于不能说的秘密,包括流血冲突,这一天发生的种种,都被官方定性为“外国煽动的法西斯政变”。

    卡洛斯·格罗瑙并不了解问题的复杂性。从6月19日开始,他回归了沉闷的日常生活。由于犯了“政治错误”,他在学习期间不能做与顾客打交道的工作,而是被分配到仓库。

    试图让后世记住那天发生的一切的人,只能进行秘密活动。抗议爆发时,保罗·瓦格纳才5岁,和父亲一起参加了游行。他毕生坚持的信念,就是让人们不要忘记“617起义”,不要忘记那些锒铛入狱的人们。“对我来说,6月17日是希望的象征。而那些为此付出代价的人不应被遗忘。”因宣传“617起义”,瓦格纳在铁窗后度过了3年。

    回首往昔,“617起义”的确改变了很多人。在东德罗斯托克,一位13岁的少年兴奋地守在收音机前,一字不漏地追踪着局势的进展。这次不寻常的政治运动让他坚信,人们有自由发出声音的权利。这位少年就是今日的德国总统高克。

    还有人认为,1953年夏天发生在东德的民众抗争,代表了对自由和国家统一的诉求。它的余音,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1968年“布拉格之春”和1968年的波兰起义中回荡不绝。而在那之后,东德人沉默地生活了36年,直到柏林墙在又一次大规模抗议之下土崩瓦解。

    冷战年代,西德政府将6月17日定为“国家统一日”。1990年两德正式统一后,这个假日被改到10月3日,作为补偿,通往勃兰登堡门的大街被命名为“6月17日大街”。

    “617起义”60周年纪念日当天,美联社在德国街头随机采访了民众,发现尽管年轻人也知道这场运动,但对老一辈的柏林人来说,它更具特殊含义。

    83岁的阿诺·海勒不仅参加了当年的游行,还向苏联坦克投掷过石块。机缘巧合之下,他的身影被一名外国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从此成为相关历史档案的一部分。在他看来,“柏林是一座政治城市,这里的人不仅为了吃饭和工作而活着。在这里,政治是人们的本能。”

分享到:

 

“617起义”:东德人为自由发出声音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