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海上力量投送极限
中国新型补给舰掀起建造高潮
○本报特约撰稿 安然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18
版)
|
编号889的“太湖”号补给舰 |
对走向远洋的中国海军而言,加速建造新型补给舰是顺理成章的举动。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6月18日,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新型综合补给舰——“太湖”号在青岛某军港正式加入作战序列,编号“889”。据香港《亚太防务》杂志分析,中国海军“走出去”既然已成为常态,对远洋行动举足轻重的后勤舰艇的服役动向更应被关注;这是因为,对于一支现代化海军,补给舰的保障能力延伸到何处,作战舰艇的力量投送极限就在哪里。
借海外订单积累工程经验
事实上,对长期局限于近海防卫的中国海军而言,大型综合性补给舰是最后一个出场的辅助舰种。1977年8月,远洋补给舰的开发计划才被中国海军提上日程,初期目标是发展具备完整横向、纵向、垂直补给能力,可提供燃油、淡水、干货及弹药的现代化补给舰,初步满足三大舰队的远洋作战需求。但受制于当时中国国力有限,工程进展缓慢。
时间转眼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海军为搭配051改进型驱逐舰(“湛江”号、“珠海”号)与全新的052型驱逐舰,于1988年决定发展新一代综合油弹补给舰(又称“903工程”),该舰被要求具备医疗船的部分功能。不过“好事多磨”,因经费与技术欠缺,“903工程”在1992年底被暂停。取而代之,中国从乌克兰购入一艘未完工的军用油轮,将其改装成“南运953”补给舰(后改名为“南仓”及“青海湖”号,舷号也改为“885”)。
尽管“903工程”并非从最开始就为中国海军设计,积累的相关经验却引来了国际订单。1992年12月,泰国招标采购一艘综合补给舰,项目代号“R-22T”,满载排水量2.2万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参与竞标,最终击败法国、 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及韩国厂商,于次年9月29日与泰国海军达成协议。按照泰方要求,中方承建的补给舰须符合北约标准,中方遂大幅调整原始设计,并请挪威船级社(DVN)协助验收。1994年12月17日,泰国订购的“锡米兰”号(Similan,AOE871)补给舰在上海正式开工,1995年11月9日下水,1996年8月12日交付,9月2日离沪赴泰,9月12日加入泰国海军。
由于“锡米兰”号在泰国海军中表现卓越,之后,智利、秘鲁、阿联酋等国都曾邀请中方参与其补给舰投标。“锡米兰”号的成功,让中国在设计、建造大型补给舰方面积累了相关设计与工程经验,无怪乎之后专为中国海军打造的补给舰上都有“锡米兰”号的影子。
迈向“蓝海”的必要后援
随着新一批主战舰艇的建成和服役,中国新版“903工程”重装登场。21世纪初,上海沪东厂与广州黄埔造船厂各自建造一艘903型补给舰,西方称“福池级”(Fuchi)。首舰“千岛湖”号(886)由沪东厂建造,“微山湖”号(887)则由黄埔厂负责,前者于2005年4月30日交付东海舰队,后者也在2005年内配属给南海舰队。
就在外界猜测“福池级”是否会有后续舰之际,2008年12月,中国宣布派遣由两艘驱逐舰与一艘补给舰组成的特遣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担任补给任务的就是 “微山湖”号。《亚太防务》称,随着护航任务逐步展开,加之中国海军积极迈向“蓝海”,航母战斗群的组建提上日程,中国海军认识到现役的补给舰严重不足。于是,2012年5月和6月,又有两艘903型新舰下水,随即展开密集试航,其中一艘就是编号889的“太湖”号。
文章分析并总结称,903型舰类似美国海军的12艘T-AKE型补给船,这些4万吨级辅助船所服务的是比中国海军庞大得多的舰队,况且,它们只是美军海运补给船队的一部分。今后若干年间,中国海军的航母和新一代作战舰艇固然重要,但没有后勤保障,这些舰队势必“走不远”,也就不可能在公海上有多大作为。据此反推,由于远航作训及护航任务的需求极其旺盛,中国要想实践“海洋强国论”,新型远洋补给舰的建造计划势必会进一步加速。
对走向远洋的中国海军而言,加速建造新型补给舰是顺理成章的举动。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6月18日,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新型综合补给舰——“太湖”号在青岛某军港正式加入作战序列,编号“889”。据香港《亚太防务》杂志分析,中国海军“走出去”既然已成为常态,对远洋行动举足轻重的后勤舰艇的服役动向更应被关注;这是因为,对于一支现代化海军,补给舰的保障能力延伸到何处,作战舰艇的力量投送极限就在哪里。
借海外订单积累工程经验
事实上,对长期局限于近海防卫的中国海军而言,大型综合性补给舰是最后一个出场的辅助舰种。1977年8月,远洋补给舰的开发计划才被中国海军提上日程,初期目标是发展具备完整横向、纵向、垂直补给能力,可提供燃油、淡水、干货及弹药的现代化补给舰,初步满足三大舰队的远洋作战需求。但受制于当时中国国力有限,工程进展缓慢。
时间转眼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海军为搭配051改进型驱逐舰(“湛江”号、“珠海”号)与全新的052型驱逐舰,于1988年决定发展新一代综合油弹补给舰(又称“903工程”),该舰被要求具备医疗船的部分功能。不过“好事多磨”,因经费与技术欠缺,“903工程”在1992年底被暂停。取而代之,中国从乌克兰购入一艘未完工的军用油轮,将其改装成“南运953”补给舰(后改名为“南仓”及“青海湖”号,舷号也改为“885”)。
尽管“903工程”并非从最开始就为中国海军设计,积累的相关经验却引来了国际订单。1992年12月,泰国招标采购一艘综合补给舰,项目代号“R-22T”,满载排水量2.2万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参与竞标,最终击败法国、 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及韩国厂商,于次年9月29日与泰国海军达成协议。按照泰方要求,中方承建的补给舰须符合北约标准,中方遂大幅调整原始设计,并请挪威船级社(DVN)协助验收。1994年12月17日,泰国订购的“锡米兰”号(Similan,AOE871)补给舰在上海正式开工,1995年11月9日下水,1996年8月12日交付,9月2日离沪赴泰,9月12日加入泰国海军。
由于“锡米兰”号在泰国海军中表现卓越,之后,智利、秘鲁、阿联酋等国都曾邀请中方参与其补给舰投标。“锡米兰”号的成功,让中国在设计、建造大型补给舰方面积累了相关设计与工程经验,无怪乎之后专为中国海军打造的补给舰上都有“锡米兰”号的影子。
迈向“蓝海”的必要后援
随着新一批主战舰艇的建成和服役,中国新版“903工程”重装登场。21世纪初,上海沪东厂与广州黄埔造船厂各自建造一艘903型补给舰,西方称“福池级”(Fuchi)。首舰“千岛湖”号(886)由沪东厂建造,“微山湖”号(887)则由黄埔厂负责,前者于2005年4月30日交付东海舰队,后者也在2005年内配属给南海舰队。
就在外界猜测“福池级”是否会有后续舰之际,2008年12月,中国宣布派遣由两艘驱逐舰与一艘补给舰组成的特遣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担任补给任务的就是 “微山湖”号。《亚太防务》称,随着护航任务逐步展开,加之中国海军积极迈向“蓝海”,航母战斗群的组建提上日程,中国海军认识到现役的补给舰严重不足。于是,2012年5月和6月,又有两艘903型新舰下水,随即展开密集试航,其中一艘就是编号889的“太湖”号。
文章分析并总结称,903型舰类似美国海军的12艘T-AKE型补给船,这些4万吨级辅助船所服务的是比中国海军庞大得多的舰队,况且,它们只是美军海运补给船队的一部分。今后若干年间,中国海军的航母和新一代作战舰艇固然重要,但没有后勤保障,这些舰队势必“走不远”,也就不可能在公海上有多大作为。据此反推,由于远航作训及护航任务的需求极其旺盛,中国要想实践“海洋强国论”,新型远洋补给舰的建造计划势必会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