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军事发烧友涉嫌“泄密”?
“爬墙党”令军方劳心伤神
○本报特约撰稿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18
版)
|
美军基地外的“爬墙党”阵容壮观 |
“爬墙党”与各国军方的关系,实质上涉及公众知情权与保密制度的博弈。
“爬墙党”即军事狗仔队,他们喜欢在军事设施附近转悠,甚至登上墙头拍照,故获此“封号”。近年来,国内的“爬墙党”十分活跃,从歼-10、歼-20战机试飞到“辽宁”号航母出航,他们经常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报道”。
根据美国《星条旗报》的说法,“爬墙党”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兵强马壮的美军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目标。在双方的博弈中,美军也出台了不少措施,专门应对“爬墙党”。
保密工作的挑战者
无数个日日夜夜,冲绳市民久保田站在一栋能俯瞰嘉手纳美国空军基地的三层小楼顶部,用专业级长焦镜头扫视基地内的风吹草动。他在楼顶上待的时间太久,以至于年幼的儿子以为那是爸爸的职业。久保田冒着被当成间谍的危险,守在那里拍什么?他拍的是战机,进出基地的各型战机。实际上,像他这样狂热的军事发烧友,在全球各地数以万计。
“爬墙党”往往以“活跃在民间的自由军事记者”自诩,很多猛料的确是由他们曝光的。平日,他们三三两两在军营附近转悠,一有突发事件如新型战机试飞、战争动员等,则迅速聚集起几十上百人,哪里热闹就往哪里涌。就军方的保密工作而言,他们无疑构成了挑战。
“爬墙党”并不认为自己威胁军事行动的安全,但他们的装备和职业特工相差无几——长焦相机、夜视镜,还有人弄到了能截获通信的频率扫描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拍照并非只为自己欣赏,还喜欢相互交流、发表在网上或卖给报刊杂志。类似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从英国本土起飞的“狂风”战机吸引了无数“爬墙党”的目光,它们的起飞时间、出动架次等信息也随之曝光。卡扎菲当局的军队随即做出反应,使“狂风”的作战效果打了折扣。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编辑本·沃格尔指出:“引人担忧的是,利比亚情报官员能读懂这些信息并获知‘狂风’出动了多少架次、何时到达。”
另一起典型事件,是2005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中情局(CIA)用非常规程序绑架恐怖嫌犯事件,导致CIA为千夫所指,并引发欧洲人权法庭公开谴责。有关此事的系列报道,最初见于英国《卫报》,据称,曝料者也是聚集在美国驻外军事基地附近的“爬墙党”。
美军祭出“怀柔政策”
“爬墙党”在美国本土更是规模庞大,几乎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线。美国媒体经常提到,一群各色打扮的人物拿着长枪短炮在军事基地外闲逛,记录各种敏感信息。尽管在普通人看来很有些无聊,对大多数“爬墙党”来说,这是令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乐趣之源。
有意思的是,“爬墙党”之所以在海外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军的政策。为了与当地居民搞好关系,美国驻军更多地倾向于向所在地居民保持开放,没有将战机这类“利器”锁进机库或藏进树丛里,给“爬墙党”远距离拍摄提供了方便。当然,基地有高墙阻拦,闲人免进,一般居民看不到细节,只有登高望远并借助先进装备方能一饱眼福。
随着时间推移,美军也在反思自身和“爬墙党”的关系。美国驻欧洲空军倾向于认为,“爬墙党”不应被一概视为防范对象。“绝大多数‘爬墙党’只是热情的发烧友,他们以追踪在民航机场不常见的军用飞机为乐。”美国驻欧空军发言人威廉·拉塞尔说。
拉塞尔表示,美军最近发起了名为“爬墙党参观”的项目,邀请一些“爬墙党”进入第48战斗机联队的家——皇家空军莱肯希思基地近距离参观。美军会对参观者进行细致的背景审查,对合格者发放登记卡,准许进入。军方还鼓励参观者向当地警方或军方报告可疑分子。该项目延续了美军驻英部队与“爬墙党”的互助传统。早在20年前,同样有美军驻扎的皇家空军阿尔孔布里基地就曾邀请当地“爬墙党”拍摄U-2高空侦察机。后者在进基地前注意到一伙示威者正在破坏围墙,遂立即报警,阻止了这些人的违法行为。
也有人为揭短而来
不过,并非所有“爬墙党”都和驻军相处得这么融洽,其中部分人拍摄军事基地是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这在日本较为普遍。有些“爬墙党”甚至身兼政客身份,靠这种方法搏取政治筹码。例如,曾任福生市议员的远藤洋一与同伴多年来在美军横田空军基地附近窥探,他对战机本身不感兴趣,而是一心要揪出美军的违规行为,并向民众通风报信。于是,只要美军一犯错,日本国内的抗议声浪立刻高涨,远藤洋一等人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去年夏天,因安全问题引发巨大争议的美军MV-22“鱼鹰”运输机,计划在岩国海军陆战队机场首次试飞。考虑到日本民众强烈的抵触情绪,美军与日本政府把消息捂得很严。但基地周围的“爬墙党”还是很快获知了消息,从而在当地引发了新一轮的反“鱼鹰”示威。
去年11月一个寒冷的冬日,出海执行了3个月任务的“华盛顿”号航母携众多舰载机刚一返航,又在横须贺吸引了数十名“爬墙党”围观。此前不久,“华盛顿”号的舰载机出动时因噪音过大被指扰民,消息被“爬墙党”曝出后引发不少批评。眼见又有众多长枪短炮伺候,“华盛顿”号也没有心情摆酷,不得不放低姿态,以免再次被揪住“小辫子”。
“爬墙党”与各国军方的关系,实质上涉及公众知情权与保密制度的博弈。
“爬墙党”即军事狗仔队,他们喜欢在军事设施附近转悠,甚至登上墙头拍照,故获此“封号”。近年来,国内的“爬墙党”十分活跃,从歼-10、歼-20战机试飞到“辽宁”号航母出航,他们经常借助互联网平台,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报道”。
根据美国《星条旗报》的说法,“爬墙党”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兵强马壮的美军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目标。在双方的博弈中,美军也出台了不少措施,专门应对“爬墙党”。
保密工作的挑战者
无数个日日夜夜,冲绳市民久保田站在一栋能俯瞰嘉手纳美国空军基地的三层小楼顶部,用专业级长焦镜头扫视基地内的风吹草动。他在楼顶上待的时间太久,以至于年幼的儿子以为那是爸爸的职业。久保田冒着被当成间谍的危险,守在那里拍什么?他拍的是战机,进出基地的各型战机。实际上,像他这样狂热的军事发烧友,在全球各地数以万计。
“爬墙党”往往以“活跃在民间的自由军事记者”自诩,很多猛料的确是由他们曝光的。平日,他们三三两两在军营附近转悠,一有突发事件如新型战机试飞、战争动员等,则迅速聚集起几十上百人,哪里热闹就往哪里涌。就军方的保密工作而言,他们无疑构成了挑战。
“爬墙党”并不认为自己威胁军事行动的安全,但他们的装备和职业特工相差无几——长焦相机、夜视镜,还有人弄到了能截获通信的频率扫描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进行拍照并非只为自己欣赏,还喜欢相互交流、发表在网上或卖给报刊杂志。类似行为引发了不少争议。
在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从英国本土起飞的“狂风”战机吸引了无数“爬墙党”的目光,它们的起飞时间、出动架次等信息也随之曝光。卡扎菲当局的军队随即做出反应,使“狂风”的作战效果打了折扣。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编辑本·沃格尔指出:“引人担忧的是,利比亚情报官员能读懂这些信息并获知‘狂风’出动了多少架次、何时到达。”
另一起典型事件,是2005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美国中情局(CIA)用非常规程序绑架恐怖嫌犯事件,导致CIA为千夫所指,并引发欧洲人权法庭公开谴责。有关此事的系列报道,最初见于英国《卫报》,据称,曝料者也是聚集在美国驻外军事基地附近的“爬墙党”。
美军祭出“怀柔政策”
“爬墙党”在美国本土更是规模庞大,几乎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线。美国媒体经常提到,一群各色打扮的人物拿着长枪短炮在军事基地外闲逛,记录各种敏感信息。尽管在普通人看来很有些无聊,对大多数“爬墙党”来说,这是令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乐趣之源。
有意思的是,“爬墙党”之所以在海外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美军的政策。为了与当地居民搞好关系,美国驻军更多地倾向于向所在地居民保持开放,没有将战机这类“利器”锁进机库或藏进树丛里,给“爬墙党”远距离拍摄提供了方便。当然,基地有高墙阻拦,闲人免进,一般居民看不到细节,只有登高望远并借助先进装备方能一饱眼福。
随着时间推移,美军也在反思自身和“爬墙党”的关系。美国驻欧洲空军倾向于认为,“爬墙党”不应被一概视为防范对象。“绝大多数‘爬墙党’只是热情的发烧友,他们以追踪在民航机场不常见的军用飞机为乐。”美国驻欧空军发言人威廉·拉塞尔说。
拉塞尔表示,美军最近发起了名为“爬墙党参观”的项目,邀请一些“爬墙党”进入第48战斗机联队的家——皇家空军莱肯希思基地近距离参观。美军会对参观者进行细致的背景审查,对合格者发放登记卡,准许进入。军方还鼓励参观者向当地警方或军方报告可疑分子。该项目延续了美军驻英部队与“爬墙党”的互助传统。早在20年前,同样有美军驻扎的皇家空军阿尔孔布里基地就曾邀请当地“爬墙党”拍摄U-2高空侦察机。后者在进基地前注意到一伙示威者正在破坏围墙,遂立即报警,阻止了这些人的违法行为。
也有人为揭短而来
不过,并非所有“爬墙党”都和驻军相处得这么融洽,其中部分人拍摄军事基地是为了达到特殊目的,这在日本较为普遍。有些“爬墙党”甚至身兼政客身份,靠这种方法搏取政治筹码。例如,曾任福生市议员的远藤洋一与同伴多年来在美军横田空军基地附近窥探,他对战机本身不感兴趣,而是一心要揪出美军的违规行为,并向民众通风报信。于是,只要美军一犯错,日本国内的抗议声浪立刻高涨,远藤洋一等人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去年夏天,因安全问题引发巨大争议的美军MV-22“鱼鹰”运输机,计划在岩国海军陆战队机场首次试飞。考虑到日本民众强烈的抵触情绪,美军与日本政府把消息捂得很严。但基地周围的“爬墙党”还是很快获知了消息,从而在当地引发了新一轮的反“鱼鹰”示威。
去年11月一个寒冷的冬日,出海执行了3个月任务的“华盛顿”号航母携众多舰载机刚一返航,又在横须贺吸引了数十名“爬墙党”围观。此前不久,“华盛顿”号的舰载机出动时因噪音过大被指扰民,消息被“爬墙党”曝出后引发不少批评。眼见又有众多长枪短炮伺候,“华盛顿”号也没有心情摆酷,不得不放低姿态,以免再次被揪住“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