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试读

中国读书人的“入世情结”

○作者 杨奎松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33 版)

    中国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性,与其“入世情结”有关,也是特定历史与政治环境使然。

    本书交稿时,恰好拿到金雁教授写俄国知识分子历史的《倒转“红轮”》一书。金书为我们对照探索中国知识分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倒转“红轮”》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知识分子在一个国家中的作用、影响和力量。虽然俄国革命的暴力、血腥、反智、专制的结果不是我们希望的,但是,这样一场革命及其后果,恰恰是俄国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从不同方向合力促成的。

    掌权是中国读书人的理想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拿俄国知识分子与中国知识分子相类比。俄国知识分子的特点是极其明显的,20世纪俄罗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对此有过很具体的说明。他指出,俄国知识分子具有一切知识分子都可能有的弱点,如无根基性,与日常生活脱离,疯狂执着于社会改造思想,等等。但他又提醒说,俄国知识分子有一个既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色。那就是,这个群体从形成之日起,“便与牺牲、苦难、监狱和苦役相伴而行”,因此,它和政府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的,它的反抗精神特别强。

    无论是和西方知识分子独立于政府体制的批判精神比,还是与俄国知识分子同政府对立的反抗精神比,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不大像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我同意金雁所说,中国知识分子深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有着根深蒂固的“入世情结”。也许,对中国多数知识分子来说,用中国传统的“士”的概念来理解,会更准确一点。

    自春秋战国始,中国即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其位居庶民之上,卿大夫之下。为士之人,既以入世报国为目标,又须有很高的学问造诣和道德操守,要能做到“从道不从君”。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后,“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也就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影响着所有读书人。清末科举制中止,“学而优则仕”表面上失去了固定的制度渠道,而实际上,直到民国年间,各级政府官员多数还是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因此,士或士大夫这个阶层看似不存在了,天下读书之人的“入世”情结仍旧十分强烈。

    中国读书人热衷于“入世”,自然和俄国知识分子形成了很大的差别。因为所谓“入世”,就是要进入体制,为国家服务,也就不可能保持独立和批判的态度与立场。清末民初以来,无论是革命党人,还是各种民间知识精英,“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无非是谁来做帝王和为哪家帝王服务而已。

    20世纪初,因为政治混乱,知识界尚不受当政者重视,因此还颇多独立的声音。20年代中期以后,国民政府当政,各路精英人士开始受到器重,甚至被延揽入阁,于是,过去批评政府的知识精英很快对政府采取了积极理解的立场。而当中共建政,过去受国民政府重视的知识精英,多半跟随国民党退出了中国大陆;过去对国民党持批评态度的知识精英则马上与中共合作,积极加入中共组织的联合政府,且大都积极谋取在政府任职的机会。

    知识多寡无关政治成熟度

    中国知识分子是不是因此格外软弱,不像人们想象中的“知识分子”呢?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也不尽然。知识分子是人,是人就有个性差异。中国知识分子再软弱,不是还有个别如陈寅恪、顾准等展现出一定独立性吗?陷入同样的政治环境之中,西方知识分子又会如何呢?想来,人们赋予知识分子的期望,恐怕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得到的。

    美国学者马克·里拉2001年出版的一本书,曾在西方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本书的名字可以译作《糊涂记:政治中的知识分子》,讨论了20世纪几位享誉世界的学术大师的政治表现。作者宣称,他吃惊地发现,这些大师在政治上竟然如此错误和糊涂,面对法西斯主义乃至欧洲左派的暴力主张,往往盲目同情,甚至攀附权势,或助纣为虐。

    《纽约时报》曾就此发文评论称:“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者要失望了。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知识丰赡、影响力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在面对充斥于20世纪的暴行时,这些深刻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在政治上极为不负责任。”

    另一位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也写过一本言词尖刻的、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书名就叫“知识分子”。里面涉及的人物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更权威和更有代表性。他们是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布莱希特、罗素、萨特、奥威尔……

    约翰逊发现,这些头顶光环的精神教父背后,存在太多的个性弱点和生活道德方面的问题。他的结论是,那些力图教导人类的知识分子,恐怕“并不比古代的巫医或牧师更聪明、更值得尊重”。让这些知识分子结成团体,会“十分危险,因为他们制造了舆论潮流和流行的正统思想,常常导致非理性的和破坏性的行为。”如果他们有朝一日掌握了政权,前景将更加可怕。因为,他们多半会将那个最重要的“人”字丢到一边,为了实现纯粹是乌托邦的幻想,转而迷信暴力,并可能“实行残酷的思想专制”。

    我并不赞同两位作者针对知识分子某一方面的问题,大肆渲染,上纲上线。但我还是感到些许释然。试想,已有两千余年理性思维传统,两三百年知识分子成长史的欧美,一些大牌人物尚且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那么,我们这些土生土长,本来就缺乏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遗传的中国“知识分子”,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只能算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了。

    □摘自《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标题和提要系编者所拟。

分享到:

 

中国读书人的“入世情结”
美国、古巴携手保护海明威遗产